•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開溝深度對玉米莖稈強度和產量的影響

    2021-11-05 13:35:44李小霞靳鯤鵬李萬星李丹曹晉軍
    浙江農業(yè)科學 2021年11期
    關鍵詞:穗位開溝出苗率

    李小霞, 靳鯤鵬, 李萬星, 李丹, 曹晉軍

    (山西農業(yè)大學 谷子研究所,山西 長治 046001)

    山西省玉米播種面積占全省作物播種面積的40%以上[1],是山西省主要種植作物,但75%的玉米種植在旱區(qū)。在全球氣候逐漸變暖的背景下,干旱越來越嚴重,主要是因為降雨量逐年減少,且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這3個月的降雨量達到年均總降雨量的85%以上,這種情況下,春旱尤其嚴重[2]。北方春季土壤表層蒸發(fā)快,含水量低,播種時土壤墑情低,導致種子不能充分吸收水分膨脹發(fā)芽[3],嚴重影響出苗時間和出苗率[4-5],幼苗長勢變差,導致作物減產。研究[6]表明,玉米出苗時間每推遲1 d,減產2.9%,出苗率每下降10%,減產9.2%。即使玉米出苗后,也需要足夠的水分保證其正常生長,在幼苗期進行水分脅迫試驗發(fā)現(xiàn),玉米對水分脅迫極其敏感[7-8]。

    深播可使種子避開含水量少的土壤表層以確保種子正常吸脹萌發(fā)[9],播種的深度影響著種子的萌發(fā)、出土、長勢、產量等。播種太淺,種子所處土壤墑情低難以萌發(fā)。播種太深,種子雖然可以吸收足夠的水分膨脹,但土壤深處氧氣不足,發(fā)芽、出苗需要消耗的養(yǎng)分增多,導致形成弱苗和出苗率下降[10],影響全苗、齊苗、壯苗。播種過深,萌發(fā)中的種子易被土壤病原菌侵染[11]和害蟲咬食,導致種子腐爛,影響出苗。甄曉宇等[12]發(fā)現(xiàn),花生播種深度過淺或過深都會影響植株主莖高、側枝長、葉面積指數(shù),植株干物質質量顯著降低。因此,本文章通過模擬機器開溝,進行探墑播種,尋求玉米最佳播種深度,以期解決春旱難以播種的問題。

    1 材料與方法

    1.1 處理設計

    試驗在山西農業(yè)大學谷子研究所進行,采用單因素隨機區(qū)組設計,模擬播種機開溝播種,試驗設5個處理,開溝深度分別為8 cm(KG8)、11 cm(KG11)、14 cm(KG14)、17 cm(KG17)、20 cm(KG20),播種后種子上均覆土4 cm,3次重復,小區(qū)3.85 m×7 m=27 m2,品種為晉單73,定苗密度為每667 m24 500株,等行距55 cm。大田常規(guī)管理,2018年自然降水,2019年生育期滴灌。

    1.2 測定項目

    出苗率的測定:玉米播種2 d后開始統(tǒng)計出苗數(shù),以玉米幼苗出土2 cm左右為出苗標準,三葉期時計算出苗率。

    莖稈強度的測定:于玉米吐絲后,每15 d測定一次,采用YYD-1B型莖稈強度檢測儀(浙江托普儀器有限公司)測定。測量時將莖稈用橡皮條和測定儀的附件固定在一起,并放置在離地20 cm高處,在莖稈與地面垂直情況下推動玉米莖稈,直至玉米莖稈與地面成45°夾角時,記錄數(shù)值,每個處理3次重復。

    產量及其構成的測定:田間調查性狀包括株高和穗位高。成熟后全小區(qū)收獲測產,取10穗用于室內考種,測定穗部產量性狀,包括穗長、穗粗、百粒重、穗行數(shù)和行粒數(shù)。小區(qū)所有果穗脫粒后測定籽粒產量。

    1.3 數(shù)據(jù)分析

    采用Excel 2007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顯著性分析和相關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開溝深度對玉米出苗率的影響

    隨著開溝深度的增加,玉米出苗率先增加后降低(圖1)。開溝深度為8和11 cm時的出苗率分別為84.8%和87.2%,二者差異不顯著。開溝深度在14 cm時玉米出苗率最高,為92.15%,與開溝深度為8、11和20 cm時的出苗率相比差異顯著,但與開溝深度為17 cm時相比差異不顯著。開溝深度為17 cm時的出苗率次之,為90.3%,與開溝深度為11和14 cm時差異不顯著,與開溝深度為8和20 cm時相比差異顯著。當開溝深度為20 cm時,玉米出苗率最低,為76.9%,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說明在開溝深度為14 cm時最有利于玉米發(fā)芽萌發(fā),在深度為20 cm時最不利于玉米萌發(fā),出苗率最低。

    柱上無相同小寫字母表示組間差異顯著(P<0.05)。

    2.2 開溝深度對玉米莖稈強度的影響

    在玉米吐絲后,開溝深度分別為8、11、14、17和20 cm時,玉米莖稈強度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玉米后期長高,莖稈強度變小,如果受到外界風的影響,很容易折斷倒伏。開溝深度為20 cm時,玉米在整個觀測期內莖稈強度表現(xiàn)為最大,其次依次為開溝深度17、14、11、8 cm(圖2),說明隨著開溝深度的增加,玉米莖稈強度增大,莖稈強度大,則玉米的抗倒性強。

    圖2 開溝深度對玉米莖稈強度的影響

    2.3 開溝深度對玉米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數(shù)的影響

    隨著開溝深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數(shù)先增大后降低,但開溝深度為20 cm時,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數(shù)又增大,這是因為在此開溝深度,玉米出苗率低,植株密度減小,植株接受的陽光充足,光合作用強,獲得更多的干物質積累。開溝深度為14 cm時,植株最高,除與開溝深度為20 cm時差異不顯著外,與其他開溝深度差異顯著。穗位高最高為開溝深度14 cm,與開溝深度11和20 cm時差異不顯著,與其他開溝深度差異顯著。而穗位系數(shù)在開溝深度為11 cm時最大,與開溝深度14 cm時差異不顯著,與其他開溝深度差異顯著(表1)。

    2.4 莖稈強度、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數(shù)之間的關系

    將5個時期的莖稈強度和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數(shù)進行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5個時期的莖稈強度之間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shù)在0.9以上,D2、D3、D4、D5測得的莖稈強度與株高呈正相關(表2)。

    表2 莖稈強度、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數(shù)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2.5 開溝深度對玉米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2 a趨勢一致,2018年當開溝深度超過17 cm時產量顯著降低,2019年開溝深度超過14 cm產量顯著降低。百粒重在開溝深度8 cm時最大,在開溝深度為20 cm時最小;穗長在開溝深度為20 cm時最長,開溝深度14 cm時最??;穗粗之間差異性不顯著;穗粒數(shù)以開溝深度為11 cm時最多,開溝深度為14 cm時最少,且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表3)。

    表3 開溝深度對玉米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3 小結與討論

    玉米播種深度對出苗率的影響顯著[13-14],本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開溝深度的增加,出苗率先增加后降低,這主要是因為播種深度對種子的發(fā)芽率影響較大,而種子的發(fā)芽率直接影響著作物的出苗率。開溝深度太淺,種子缺水難以往深處扎根,幼苗難以成活。開溝深度增加,種子所在土層含水量高,種子可以吸收足夠的水分萌發(fā),出苗率提高。本研究中,在開溝深度為14 cm時玉米出苗率最高,之后隨著開溝深度的增加出苗率降低,這是因為開溝太深,一方面土壤溫度低,達不到玉米種子發(fā)芽所需要的溫度,另一方面由于播種太深,所處土壤層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含量低,種子缺乏萌發(fā)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種子胚死亡或者形成弱苗,出苗率降低[10]。而出苗率的降低直接導致玉米減產,出苗率主要通過密度影響玉米的產量。2018年開溝深度超過17 cm時產量顯著降低,2019年開溝深度超過14 cm時產量顯著降低。

    玉米莖稈的強度能夠反映植株的抗倒伏能力[15],且與株高、穗位高等指標相關性較強[16-19]。隨著開溝深度的增加,玉米莖稈強度、株高、穗位高逐漸增加,這很有可能是因為開溝深度增大,玉米可以吸收足夠的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干物質增多,促進營養(yǎng)物質在玉米莖稈中的重新分配,使得玉米莖稈強度增加,株高增高。在開溝深度為20 cm時,出苗率較低,導致玉米后期生長密度較低,而密度又能影響玉米的莖稈強度,莖稈強度的大小與種植密度又有較強的負相關,所以在開溝深度為20 cm時,莖稈強度最大。黃海[20]、蔣帆等[21]通過研究密度對玉米莖稈強度的影響發(fā)現(xiàn),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玉米莖稈強度降低,兩者之間負相關性較強,這與本研究的結果一致。

    綜上分析,結合玉米的出苗率、莖稈強度、株高和產量等指標,開溝深度為14 cm和17 cm時可以最大程度地解決春天干旱造成的難以播種問題。

    猜你喜歡
    穗位開溝出苗率
    有機物料還田對夏玉米穗位葉光合性能及氮代謝的影響
    作物學報(2022年8期)2022-05-29 06:22:44
    小麥不同穗位籽粒品質和形態(tài)性狀分析
    作物雜志(2022年6期)2022-02-03 04:56:06
    早播條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種與種衣劑處理對花生出苗的影響
    免耕播種機種肥開溝器的結構設計及力學分析
    果園鏈式開溝器系統(tǒng)的設計及有限元分析
    農機化研究(2020年2期)2020-10-17 00:59:16
    利用大芻草滲入系群體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
    多年秸稈還田后減追氮肥對玉米穗位葉光合特性和衰老生理的影響
    小型茶樹開溝和施肥一體機的設計和仿真
    農機化研究(2018年8期)2018-07-10 11:39:26
    提高玉米密植品種出苗率技術要點
    新農業(yè)(2018年6期)2018-04-18 07:30:36
    作物播種開溝器及劃行開溝器的構造和使用介紹
    基隆市| 互助| 庆城县| 志丹县| 诸城市| 南雄市| 龙江县| 容城县| 封丘县| 郯城县| 绩溪县| 梅河口市| 阿拉善左旗| 进贤县| 临夏市| 大理市| 广元市| 哈尔滨市| 伊吾县| 汪清县| 土默特左旗| 泽普县| 杭州市| 秭归县| 宝坻区| 德化县| 新郑市| 道孚县| 桂林市| 思茅市| 即墨市| 精河县| 绥宁县| 陵川县| 巩义市| 阿鲁科尔沁旗| 阿拉善右旗| 高密市| 青铜峡市| 铅山县|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