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輝
我從事語文教學(xué)工作已經(jīng)十多年,最近在寫作教學(xué)中遇到一些問題,引發(fā)一些思考。要解決“寫什么”這個難題,首要是積累素材。素材源自生活,但是生活五彩紛呈,信息浩如煙海,同學(xué)們就會感到一片茫然。如果我們作文教學(xué)回歸課本,可以讓學(xué)生意識到作文需要我們認真學(xué)習(xí)課文才能搜集有用的素材和方法。那么我們的語文教學(xué)才可以正常地進行下去。
一、挖素材
第一組:責(zé)任擔(dān)當(dāng)
1.在《沁園春·長沙》中毛澤東同志表現(xiàn)了他在青年時期就追求自由和進步,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胸懷崇高理想、肩負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壯志。(《沁園春·長沙》)
2.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勇?lián)葒厝巍#ā稜T之武退秦師》)
第二組:家國情懷
1.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只身前往敵營,拜見秦伯分析利弊而保全鄭國。(《燭之武退秦師》)
2.劉和珍、張靜淑、楊德群等能為中國的前途欣然前往北洋政府門前請愿,最后英勇犧牲了。(《記念劉和珍君》)
第三組:逆境成才
1.一直不得重用的燭之武,沒有自暴自棄、妄自菲薄,而是以驚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圖強,飽讀詩書,關(guān)心時事,終于在國家的危急時刻,挺身而出,一鳴驚人。(《燭之武退秦師》)
2.被貶黃州的蘇軾,走到了人生的低谷。但是他不僅沒有凋零,反而傲然盛開。他創(chuàng)作出了一篇篇像《赤壁賦》那樣的華美篇章,登上文學(xué)的巔峰。(《赤壁賦》)
二、找方法
此處只談從課文中找得來的部分素材運用方法。
1.正反對比法
課文《勸學(xué)》:“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焙锰帲乎r明的對比,是非對錯分明,增強了說服力。
2.名句串聯(lián)法(引用+排比)
①引用
課文《師說》:“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p>
好處:增添文采,更有說服力。
②排比
課文《寡人之于國也》:“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好處:有節(jié)奏感,句式整齊,有極強的說服力,能增強文章的氣勢,論據(jù)充實,材料豐富,更有文采。
三、五感法
包含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課文《故都的秋》:①視覺: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②聽覺: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fēng),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③味覺: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④觸覺: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好處:豐富內(nèi)容,描寫更生動
課本無處不素材,方法也從課本來。課本就是我們的寫作寶庫。當(dāng)然如果能夠在寫作中加入一些課本外的素材,再加上其他的寫作方法,我們的作文就不愁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