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宇翔 程翰林 汪群力 方兵 虞紅林 黃順水 葉宏偉 汪日海 任偉
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高齡髖部骨折發(fā)生率逐漸升高,增長率約為20%,且預計到2050年,全世界范圍內(nèi)髖部骨折患者將會高達630 萬,已成為人類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1]。目前臨床首選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但由于高齡患者身體機能減退,且合并多系統(tǒng)內(nèi)科疾病,術后1年內(nèi)死亡率仍高達14%~36%[2]。故此臨床積極尋找預測預后的指標是降低術后死亡率的關鍵,也是目前骨科醫(yī)生的研究重點內(nèi)容。高齡患者循環(huán)容量極易受到骨折本身及圍手術期所致應激反應的影響,會嚴重威脅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而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是反映心功能的重要指標[3]。而近年來炎癥反應與營養(yǎng)狀況對術后恢復的影響逐漸引起臨床重視,其中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典型臨床標志物,其異常升高與骨科創(chuàng)傷、感染密切相關[4];白蛋白(Albumin,Alb)可反映營養(yǎng)狀況,其血清含量與術后病情發(fā)展密切相關,而CRP/Alb 可將炎癥與營養(yǎng)狀態(tài)結合起來,提高評估全面性[5]。本研究創(chuàng)新性初次嘗試分析不同時間點的NT-proBNP、CRP/Alb 兩者聯(lián)合預測預后價值,為臨床及早預測預后提供優(yōu)選方案?,F(xiàn)報告如下。
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黃山首康醫(yī)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高齡髖部骨折患者106 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老年髖部骨折診療專家共識(2017)》中相關診斷標準[6];多伴有髖關節(jié)疼痛,且經(jīng)正側位X 線片檢查確診為髖部骨折;均為單側新鮮髖部骨折;年齡≥65 歲;臨床資料完整。排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合并急性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嚴重精神類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癥;陳舊性髖部骨折或髖部手術史。所有患者均行手術治療,并根據(jù)術后6 個月生存狀況分為生存組(n=90)與死亡組(n=16),其中死亡原因包括心功能衰竭4 例,急性心肌梗死7 例,肺栓塞2 例,肺部感染1 例,呼吸功能衰竭2 例。兩組性別、體質(zhì)量指數(shù)、骨折至手術時間、骨折部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年齡、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merican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級[7]、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評 分)比較[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n(%)]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two groups[(±s),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n(%)]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two groups[(±s),n(%)]
資料年齡(歲)性別生存組(n=90)75.98±4.28死亡組(n=16)83.54±5.14 t/χ2值6.312 P 值<0.001男女0.294 0.587體質(zhì)量指數(shù)(kg/m2)骨折至手術時間(d)骨折部位股骨頸骨折轉(zhuǎn)子間骨折ASA 分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APACHEⅡ評分(分)入院時出院時44(48.89)46(51.11)23.57±2.02 3.56±0.75 9(56.25)7(43.75)23.44±1.97 3.62±0.72 41(45.56)49(54.44)6(37.50)10(62.50)0.357 0.550 15(16.67)33(36.67)39(43.33)3(3.33)1(6.25)3(18.75)5(31.25)7(43.75)3.006 0.003 15.79±2.15 7.59±1.12 23.48±2.56 19.52±1.57 12.803 36.784<0.001<0.001
①NT-proBNP、CRP/Alb 水平測定,均于入院時、出院時采集空腹肘靜脈血5 mL,靜置30 min,血液凝固后,采用高速離心機以3 500 r/min 的速度離心10 min,離心半徑為10 cm,分離得到血清,置于2~8℃下保存待測,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測定NTproBNP、CRP 水平,試劑盒購自博奧賽斯(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Alb 水平,試劑盒購自深圳市生科源技術有限公司,并計算CRP/Alb 比值。②ASA 分級評估[7],器官無重要器質(zhì)性病變?yōu)棰窦?;輕度系統(tǒng)性疾病,屬于功能代償階段為Ⅱ級;系統(tǒng)性疾病顯著,屬于功能早期失代償階段為Ⅲ級;嚴重系統(tǒng)性疾病、屬于功能失代償階段為Ⅳ級。③APACHEⅡ評分評估[8],包括急性生理學評分、年齡評分、慢性健康狀況評分評估,總分71 分,分數(shù)越高病情越嚴重,死亡率越高。④手術方法:股骨頸骨折采用人工全髖/股骨頭置換或閉合復位空心釘內(nèi)固定;轉(zhuǎn)子間骨折采用骨折閉合復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內(nèi)釘或動力髖螺釘固定;并同時術后6 個月內(nèi)的生存狀況。
采用SPSS 22.0 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比,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較采用LSD-t 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Pearson 相關系數(shù)模型;采用Logistic 進行多因素回歸分析;影響因素采用COX 回歸分析;預測效能分析采用ROC 曲線,獲取曲線下面積(AUC)、聯(lián)合預測實施Logistic 二元回歸擬合,返回預測概率logit(p),將其作為獨立檢驗變量,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死亡組入院時、出院時NT-proBNP、CRP/Alb 水平高于生存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NT-proBNP、CRP/Alb 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NT-proBNP and CRP/Alb levels between 2 groups(±s)
組別死亡組生存組t 值P 值n 16 90 NT-proBNP(pg/mL)入院時928.45±354.16 461.37±181.79 7.995<0.001出院時392.20±128.44 235.28±78.35 6.620<0.001 CRP/Alb入院時3.26±0.73 2.18±0.55 6.870<0.001出院時1.72±0.46 1.04±0.28 8.022<0.001
不同ASA 分級、APACHEⅡ評分患者入院時、出院時NT-proBNP、CRP/Alb 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入院時、出院時NT-proBNP、CRP/Alb 水平、APACHEⅡ評分:ASA Ⅳ級>Ⅲ級>Ⅱ級>Ⅰ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ASA 分級患者NT-proBNP、CRP/Alb 水平、APACHEⅡ評分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NT-proBNP,CRP/Alb levels and APACHEⅡscore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SA grades(±s)
表3 不同ASA 分級患者NT-proBNP、CRP/Alb 水平、APACHEⅡ評分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NT-proBNP,CRP/Alb levels and APACHEⅡscore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SA grades(±s)
注:與Ⅰ級患者比較,aP<0.05;與Ⅱ級患者比較,bP<0.05;與Ⅲ級患者比較,cP<0.05。
ASA 分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F 值P 值例數(shù)16 36 44 10 NT-proBNP(pg/mL)入院時262.78±85.41bc 438.97±105.09ac 606.51±201.27ab 968.19±320.36abc 38.910<0.001出院時202.31±25.16bc 238.40±36.29ac 272.51±40.08ab 364.10±63.35abc 39.161<0.001 CRP/Alb入院時1.81±0.20bc 2.09±0.24ac 2.47±0.35a 3.52±0.68abc 64.440<0.001出院時0.83±0.12bc 1.02±0.14ac 1.21±0.22ab 1.76±0.34abc 51.678<0.001 APACHEⅡ評分(分)入院時13.10±2.03bc 15.86±2.17ac 18.14±2.49ab 21.79±3.15abc 33.512<0.001出院時7.42±1.02bc 8.77±1.10ac 10.06±1.31ab 11.80±1.46abc 34.638<0.001
入院時、出院時NT-proBNP、CRP/Alb 與ASA分級、入院時、出院時APACHEⅡ評分呈正相關(P<0.05)。見表4。
表4 NT-proBNP、CRP/Alb 與ASA 分級、APACHEⅡ評分相關性Table 4 Correlation between NT-proBNP,CRP/Alb and ASA classification,APACHEⅡscore
COX 回歸分析,將年齡、ASA 分級、APACHEⅡ評分等其他因素調(diào)整后,入院時、出院時NT-proBNP、CRP/Alb 仍是預后的重要影響因素(P<0.05)。見表5。
表5 NT-proBNP、CRP/Alb 對預后的影響Table 5 The influence of NT-proBNP and CRP/Alb on prognosis
ROC 曲線結果顯示:兩者聯(lián)合預測預后值明顯優(yōu)于兩者單獨預測(P<0.05);Logistic 二元回歸擬合后,獲取兩者聯(lián)合預測預后值明顯優(yōu)于兩者單獨預測(P<0.05)。見表6、圖1。
圖1 NT-proBNP、CRP/Alb 對預后的預測價值Figure 1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NT-proBNP and CRP/Alb on prognosis
表6 NT-proBNP、CRP/Alb 對預后的預測價值Table 6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NT-proBNP and CRP/Alb
高齡人群由于身體機能衰退,鈣吸收受阻、骨質(zhì)變脆,極易發(fā)生髖部骨折,且對手術耐受性差,臨床應準確評估手術風險及預后效果,從而提前規(guī)避術后死亡相關的風險因素[9]。
既往學者多采用APACHEⅡ評分系統(tǒng)對高齡髖部骨折進行評估,但具有參考指標多、操作復雜等缺點,會限制其在臨床的普及[10];而ASA 分級是麻醉師對手術進行風險預測的準確依據(jù),二者在本研究中均承擔病情嚴重程度的評估標準,臨床應尋找簡單有效的實驗室指標。高齡患者發(fā)生髖部骨折后,常表現(xiàn)為多系統(tǒng)功能異常,且王金強等[11]學者研究表明,心功能不全是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30d 發(fā)生心臟不良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術后病死率遠高于心功能健全者。而NT-proBNP 是臨床評估心功能的重要指標,與心力衰竭具有明確相關性。本研究結果表明其與ASA 分級、APACHEⅡ評分均呈正相關。分析其原因為,高齡患者各項身體機能降低,組織功能異常,發(fā)生骨折后會進一步發(fā)生障礙,導致心功能損傷引發(fā)NT-proBNP 表達水平升高[12];且隨著ASA 分級的提高,其水平呈逐漸升高趨勢,與吳剛等[13]學者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同時,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死亡組NT-proBNP 水平較生存組高。NT-proBNP 能評估心力衰竭與心血管死亡發(fā)生的關系,是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影響因素,髖部骨折患者術后6 個月內(nèi)死亡患者心功能極可能發(fā)生進一步退化,發(fā)展為心力衰竭,其NT-proBNP 水平較高,是預后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NT-proBNP 能反映髖部骨折的病情程度,評估手術風險,對預后具有重要預測意義。
國內(nèi)外多個研究表明,炎癥反應、營養(yǎng)狀態(tài)對多種疾病治療效果、病情恢復均具有明顯關聯(lián)性[14]。隨著臨床對骨折生理病理的深入認知,炎性因子在骨折發(fā)生及圍術期的重要作用逐漸受到重視,CRP 是機體創(chuàng)傷的敏感性標志物,是骨科用于評估術后感染的常用指標;而高齡患者由于代謝功能降低、營養(yǎng)攝入不足等多種因素常合并營養(yǎng)狀態(tài)不良,Alb 是蛋白質(zhì)-能力消耗的評估指標,常被骨科醫(yī)師用于評價圍術期營養(yǎng)狀態(tài)[15]。但單一評估時臨床價值較為局限,CRP/Alb 可將二者結合起來,更加全面的評估髖部骨折病情與預后。CRP/Alb 比值較高反映機體炎癥反應較重,但全身營養(yǎng)狀況較差,間接表明CRP/Alb 可作為判斷病情程度、手術風險的指標之一。本研究為進一步探討NT-proBNP、CRP/Alb 的檢測價值,初次嘗試分析不同時間點的NT-proBNP、CRP/Alb 兩者聯(lián)合預測預后價值,通過繪制ROC 曲線結果顯示兩者聯(lián)合預測價值明顯優(yōu)于單獨預測,表明聯(lián)合檢測能提高對預后的預測價值。
綜上所述,高齡髖部骨折患者NT-proBNP、CRP/Alb 水平與病情程度密切相關,有助于評估術前風險、預測預后,臨床應重視二者的臨床意義并做出相應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