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龍 邱文驍 王謙謙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創(chuàng)作的經典小說作品。在簡·奧斯汀的創(chuàng)作中往往會使用女性獨特的視角反映社會發(fā)展情況和社會現實理念,在小說《傲慢與偏見》中,女主人公伊麗莎白溫柔大方、聰明機智,并且還有獨立思想和勇敢堅強的性格特點,將作者獨特的女性意識充分地反映出來。對《傲慢與偏見》中的女性意識進行解讀,就要結合伊麗莎白的形象塑造進行分析,對簡·奧斯汀在創(chuàng)作中所表現的女性意識形成深刻的認識。
一、《傲慢與偏見》女性意識書寫的淵源
《傲慢與偏見》創(chuàng)作于18世紀至19世紀的英國,而此時的英國不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文學作品中,都表現出男性主宰一切的特點,女性被當作是男性的附屬品。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生存的女性一般沒有經濟來源,接受過教育的女性群體相對較少,她們往往只能夠被動地借助婚姻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在小說中,簡·奧斯汀選取女主人公擇偶作為切入點,通過伊麗莎白與達西先生的故事,揭示出當時社會背景下女性將婚配作為經濟保障的思想觀念,甚至婚配已經成為女性提高自身經濟地位、社會地位的重要工具,反映出當時女性情感和人權被忽視的社會風氣。小說通過對以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的婚姻為主的幾段婚姻、愛情關系進行描寫,將簡·奧斯汀對愛情、婚姻和人生的看法融入其中。在簡·奧斯汀的筆下,女性和男性擁有相同的智力水平,因此應該享受同樣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價值,從婚姻的角度看,簡·奧斯汀認為理想的婚姻應該建立在金錢和愛情同步的基礎上。在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簡·奧斯汀通過伊麗莎白意識的展現,反映出女性在爭取自身社會地位和生存價值方面的心聲,也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能對當時社會背景下女性的生活情況形成形象化的認識,對女性意識的覺醒形成深層次感知,從而進行深層次閱讀和把握小說的思想內涵。
二、《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的形象特點
伊麗莎白是簡·奧斯汀創(chuàng)作的小說《傲慢與偏見》中塑造的人物,同時也是英國文學發(fā)展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小說人物形象之一,作者在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雖然沒有對故事發(fā)生的時間進行明確的交代,但是從小說中所描述的環(huán)境能看出小說所表現的是18世紀末期到19世紀初期,英國資本主義社會和封建社會殘余思想相互碰撞,男性和女性的地位進一步拉開差距,女性受到壓迫的情況。在此背景下,伊麗莎白鮮明的個性以及作為女性在男尊女卑的社會中獨立思考的能力,顯得極其重要,體現出寶貴的女性意識。同時,通過對簡·奧斯汀在《傲慢與偏見》中所塑造的伊麗莎白形象進行分析,能看出伊麗莎白不懼世俗,愿意表現真實的自我,不愛慕虛榮,重視對真實愛情的追尋,不畏懼權貴,希望能得到平等和尊重。在伊麗莎白的身上,簡·奧斯汀將自己對女性意識的理解融入其中,通過伊麗莎白形象的塑造,使讀者能夠通過解讀伊麗莎白對人生、對婚姻的態(tài)度,感受當時社會背景下女性意識覺醒的情況,聆聽女性所表現出的對自由、平等的向往之情。因此在對《傲慢與偏見》進行閱讀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伊麗莎白的形象進行準確的定位,并以此為基礎對其中蘊含的女性意識進行深層次解讀,從而深化思想認識。
三、《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的形象塑造對女性意識的書寫
在《傲慢與偏見》中簡·奧斯汀通過對伊麗莎白形象的塑造,更加準確地傳達出自身對女性自覺意識的理解,對女性意識的啟發(fā)產生積極的影響。在研究中要注意結合伊麗莎白人物形象,對其中蘊含的女性意識進行深度挖掘。
(一)女性應該通過學習增長才智
簡·奧斯汀高度重視女性教育問題,其在小說中倡導女性應該主動地學習知識,增長自己的才智。在《傲慢與偏見》中,簡·奧斯汀專門對伊麗莎白熱愛讀書的情況進行了描繪,還使用達西先生的話語表現了對女性讀書的肯定。在伊麗莎白停留在瑟菲爾德期間,達西先生和賓利先生在關于女性多才多藝的討論中,就對女性讀書的問題進行了強調,達西先生認為要想成為多才多藝的女性,“除了這一切,還必須博覽群書,增長見識,而且還得達到具有真才實學”。從達西先生的話語中能夠看出,簡·奧斯汀認為不僅僅是男性應該讀書,女性要想不成為男性的附庸,也應該主動地讀書和思考。在小說中伊麗莎白作為具有獨特個性的女性,與她喜歡讀書、愿意博覽群書存在緊密的關系,并且伊麗莎白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是因博覽群書獲得的。
(二)女性應該注重鍛煉,增強體質
在《傲慢與偏見》中,對女性意識的書寫不僅在于強調女性應該具有聰明才智,并且也強調女性應該增強體質,突破傳統淑女思想的束縛。簡·奧斯汀認為女性增強體質與獲得聰明才智同等重要,在她塑造的伊麗莎白身上,就表現出與傳統淑女形象明顯的差異性,其身上所表現出的旺盛生命力,是吸引達西先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小說中,簡·奧斯汀描寫伊麗莎白獨自跋涉幾英里,弄得滿身泥濘,但是卻沒有損害其氣質,反而得到了他人的認可。在此類描寫中,能看出簡·奧斯汀對女性體質強化的重視,甚至可以說在當時社會背景下,女性身體素質偏低,過于柔弱是她們不得不服從于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簡·奧斯汀認為女性要想獲得獨立和自由,首先應該像伊麗莎白一樣獲得強健的體魄,能獨立解決自己的問題,能獨立在社會上生存和發(fā)展。
(三)女性應該保持自我尊重
女性自我尊重是自我意識覺醒的前提和基礎,在《傲慢與偏見》中,簡·奧斯汀對于伊麗莎白形象的塑造,就反映出女性自我尊重意識,為女性意識的書寫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在小說中,面對凱瑟琳夫人的興師問罪,伊麗莎白不卑不亢地回答:“我與達西先生結婚,并無違反任何這方面的原則。至于說到他家人的怨恨和世人的憤怒,如果他家人的怨恨是因為他娶我而引起的,我絲毫不擔憂。再說,世人一般都很有見識,不會都看不起他。”在言語中能看出伊麗莎白不畏懼強權的性格特點和自我尊重的意識。同時,伊麗莎白自我尊重的表現還能從其不墨守成規(guī),能勇敢地打破世俗封建思想的角度得到體現,在伊麗莎白的姐姐生病的情況下,她能不顧泥濘的道路,步行幾英里路去看望她,在當時的社會,這種做法是不合時宜的,甚至伊麗莎白的媽媽也說,這樣做是不能見人的。但是伊麗莎白重視姐姐,認為姐姐的健康比陳規(guī)爛俗更加重要,因此毅然決然地付諸行動,去看望姐姐,伊麗莎白的選擇也得到了達西先生的理解和認可。從這一點能看出,在簡·奧斯汀的創(chuàng)作思想中,明確反映出女性意識的彰顯需要將女性自我重視和自我尊重作為前提,只有女性能自我尊重,才能獲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才能更好地在社會上生存和發(fā)展,逐漸獲得自由和平等的地位。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簡·奧斯汀對伊麗莎白自我尊重的描寫還能從伊麗莎白對待婚姻的態(tài)度上得到體現,通過對伊麗莎白對婚姻獨特看法的描寫,表現出金錢和愛情是婚姻的基礎和保障,進一步通過伊麗莎白形象的塑造實現對女性意識的傳達。
(四)女性應該重視張揚個性
女性個性的釋放是表現女性意識的重要基礎,簡·奧斯汀在《傲慢與偏見》中也表現出這種思想,其通過對伊麗莎白形象的塑造,展現出伊麗莎白勇敢無畏、幽默詼諧的個性,對伊麗莎白形象的塑造能表現出簡·奧斯汀對張揚個性的肯定和宣揚。在小說中,很多場合的描寫都能反映出伊麗莎白語言的幽默詼諧以及個性的彰顯,并且在這種幽默詼諧中可以更加清晰地反映出她的聰慧和睿智。在凱瑟琳夫人追問伊麗莎白年齡的過程中,小說中的伊麗莎白這樣回答:“我有三個長大成人的妹妹,您老人家就別指望我會老實說出自己的年齡?!边@種回答雖然沒有明確說明自己的年齡,但是機智地回答了凱瑟琳夫人的問題。再如伊麗莎白對好朋友盧卡斯小姐邀請讓她當眾彈鋼琴的過程中,也使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如“作為朋友,你真是個怪人!—總是要我當著任何人的面,當著每個人的面……實際上,我真的很不情愿在那些聽慣了一流演奏家表演的人面前獻丑”。這種特殊的語言形式能更好地完成對伊麗莎白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能讓讀者在對小說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對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形成深層次的認識,有助于更好地解讀小說中的女性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傲慢與偏見》的女主人公伊麗莎白身上,簡·奧斯汀融入了新時代的女性意識,對伊麗莎白的形象進行解讀,不僅能對簡·奧斯汀所表述的女性意識形成深刻的認識,還能對當時時代背景下女性意識的覺醒產生深刻的反思,體會小說中表現出的女性成長過程中對自由、平等和進步思想的追求。因此要想深層次地解讀簡·奧斯汀的小說作品《傲慢與偏見》,就要結合伊麗莎白形象的塑造對其中蘊含的女性意識進行深層次探索,對小說中蘊含的女性意識思想內涵產生深度的情感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