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莎莎
摘要: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單純依靠“師講”這種單向的知識灌輸方式是不可行的,必須要實現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方可順利構建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此時創(chuàng)新應用互動教學法顯得非常重要?;诖耍韵聦φn堂互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課堂互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應用
引言
互動式教學方式的應用有利于促進課堂上師生間的有效溝通,通過教師和學生語言以及行為等方面的互動,活躍課堂氛圍,同時促進學生思維的開放,實現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提升。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教學的指導者。學生從傳統的被動接受者轉變?yōu)閷W習中的主體,二者間的關系不斷變化,因此教學模式也不能拘泥于一種方式,還需要強調教學的形象化和生動化,使課堂教學更生動,具有活力,實現對學生思維的引導。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彰顯、突出及強化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想方設法地激活他們的主觀思維是順利構建有效課堂的前提。這就需要教師授課中對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進行巧妙設計,保證契合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同時,提高其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度。除此之外,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發(fā)現自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進,持續(xù)性完善互動教學方案的同時,教師還要提高自身教學水平,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將互動教學法充分融入課堂教學中。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互動教學的方式來啟發(fā)學生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進行思考,隨后,讓學生思考自己如何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建立學習小組進行討論,學生互相交流發(fā)表自己的觀念,對知識內容進一步理解,同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際交往原則,提高學生自身的道德品質。在師生或生生互動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注意對整個互動過程進行有效管控,根據學生的當堂聽課表現及時給予互動干預,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充分發(fā)揮互動教學的優(yōu)勢,提高教學質量。
二、積極開展合作學習,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的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也是教師經常采用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拉近師生、生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彼此之間的互動,從而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將學生分成四到六人的學習小組,并明確小組內成員的分工,為學生布置一些問題和任務,讓學生在小組內探討,讓學生踴躍發(fā)言,提出自己的見解,實現學生思維的互補,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生活需要法律》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在討論之前,將學生分成五人一組,每個小組的成員構成基本平均,再為學生布置問題:生活中為什么需要法律?如果沒有法律,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什么樣的后果?然后規(guī)定好時間讓學生討論并得出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小組內的成員都可以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通過激烈的討論達成共識,并在課堂中派小組代表做最后的總結,最后由教師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點評。小組合作的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法律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組織探究活動推動學生之間互動
初中階段學生事物認知能力尚不成熟,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合作探究活動,推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提高互動教學的有效性。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師生互動主要由教師提出問題,教師處在高高在上的地位,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的思路思考問題,在組織合作探究活動時,教師可以將課堂完全交還給學生,由學生之間進行互動與討論,借助學生自身的力量解決道德與法治學習問題,既能夠鍛煉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同時也能夠提高互動的效率。在以4~6人為單位分組過后,教師需要結合課文知識點布置互動討論的任務和主題,要求學生圍繞道德與法治知識進行深度交流。以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一課為例,為了引起學生對國家安全的重視,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圍繞“作為一名初中生,該如何維護國家安全”的主題進行互動和討論。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聯系觀看閱兵儀式的感受進行討論,談談自身對閱兵儀式印象最深的點?;佑懻撨^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合作學習取得的成果,并將學生之間的互動轉化為師生之間的互動,由教師總結知識點,進而幫助學生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
四、強調教材分析,明確互動目標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需要以教材為載體,從人教版教材的編制情況來看,整本書都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線索,結合國際以及我國的國情設置不同的教育理論,其中包含青少年各個階段的公民意識和法規(guī)。因此在教學互動目標的設計中,教師也需要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互動。比如在學習《青春的情緒》這部分內容中,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時可以結合學生青春期的特點和矛盾心理等設置教學目標。比如提問“同學們在什么情況下容易產生情緒波動?”“在情緒發(fā)泄出來后能夠解決問題嗎?”“情緒發(fā)泄出來后有哪些影響?”“你們覺得應該如何緩解不良情緒?”通過這些問題的逐步設計使學生在與教師互動以及小組討論中能夠逐漸意識到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緩解的方式等。雖然沒有明確提出教學目標,但是卻能夠在問題的引導下逐漸解決問題。
結束語
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根據初中道德與法治具體知識點調整互動教學的策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互動熱情,組織合作探究活動推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并對學生互動反饋做出及時評價,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發(fā)揮互動教學的教育價值,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志紅.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J].基礎教育論壇,2021(15):101.
[2]馬雪蓮.互動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實踐研究[J].教師,2020(34):11-12.
[3]張海波.課堂互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