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帆
我覺得每個人每天起床的動力都是有具體的,我那韶關南雄的姑姑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去那條把南雄市區(qū)一分為二的河邊走一大圈,回來的路上買買菜,一個早上精神抖擻。而每天能叫醒我的,不是明亮的光線,也不是那拿不出手的自律,是起床洗漱后,給自己沖的那杯掛耳咖啡,還有當作早餐的雞蛋、面包。
其實也是奇怪,因為每天這杯咖啡,我對起床是有期待的。在這以前的早餐,基本是媽媽煮好的粥,配合雞蛋什么的,這樣的早餐吃了三十多年。有一天,沖了一杯掛耳咖啡,再加兩片吐司面包當早餐,覺得這樣的一天充滿活力。享受生活不就是這么回事嗎?為此,我買了一個小小的咖啡手沖壺,嘗試各種掛耳咖啡,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節(jié)奏和早餐組合。起床洗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煮開水,倒進手沖壺六分滿的開水,測過這樣是150毫升左右,開水晾五分鐘左右,估摸溫度到90攝氏度多一點,這樣沖出來的咖啡不會太苦澀,略帶酸度。其實我知道,滿足我早晨的期待感的不僅僅是喝到這杯咖啡,還有一半來自于沖泡咖啡的一系列操作。這是一系列重要的儀式感帶來的滿足。如果起床后就有一杯沖好的咖啡放那里給我喝,或許會有一點小小的失落。一如爬山,登頂?shù)南矏偤屯纯煲话雭碜耘郎降钠D辛和汗水,剩下一半來自山頂?shù)娘L、山頂?shù)木啊?/p>
記得一次跟姐夫吃飯,準備好紅酒,姐夫自顧自地喝了。想起來以前跟朋友吃飯也這樣,朋友說你怎么自己喝不跟我碰一下。于是舉杯,說:“姐夫,來碰一下再喝。”從這一刻起,安靜的飯桌有生氣了,是一朵花開了,蝴蝶、蜜蜂也來了的那種熱鬧。
我設計過一款產品,初衷不是要靠它賺多少錢。我深刻記得有個人幫我洗過一件衣服,洗完后衣服上帶的味道,我一直記得,而且能清晰地描述出來。蜜茶的香味,綠茶里面加了蜂蜜的味道,我一點一點跟香料公司描述,調香師轉身去調三個味道的料體給我,我從里面挑一個最接近的,再繼續(xù)調。這個香味前后調了兩個月,中間也有忙別的事情,最后一次調香聞到那個香味,我立刻說:“就是它了?!毕阄吨笫峭庥^,看了幾百種香水瓶子找靈感,幾百個瓶子其實看得很快,半個小時就能看幾十個,一天幾百個就看完了。然而,我一個都沒有看中,也沒有一個可以拿來參考,但是又浮現(xiàn)出來一點點靈感。然而,靈感不是輕易能實現(xiàn)的。我想做方方正正的瓶子,PET的材料需要用機器吹,吹壞了好幾個樣品。瓶子廠的老板說,良品率只有五成了。意思是說,做出來十個,只有不到五個可以用。有了想要的瓶子,即使五成良品率也做。接下來是外觀平面設計,需要找到一個屬于這個產品的高辨識度的符號。我跟研發(fā)的工程師和代工廠老板,從配方到功效去找,找到最具代表的一個元素,有可能是一個詞,或者一個字母,或者一個數(shù)字。那個下午,大家都在冥思苦想。大概3個小時后,老熊說:“這個產品可以三分鐘祛血漬,這是市面上最領先的技術了,用‘3這個數(shù)字作為代表性符號怎么樣?”我當下拍大腿,就是這個了。這個產品,我為香味死磕,為做一款獨特的香水瓶子死磕,為外觀設計死磕,到最后其實是一款內衣清洗液。做出來后,在市場大受歡迎,這個產品的研發(fā)過程,其實就是這種儀式感去堆疊結成的最后果實。
跟開花一樣,最后會結果,儀式感就是努力開花的過程,并不是華而不實,它恰恰決定這個果子甜不甜。你看過這朵漂亮的花是怎么開的,最后又是怎么結果的,你會覺得它值得所有的贊美。而商人,比如我這種,就覺得它可以賣個好價錢,便是一種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