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偉
大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農作物,大豆,擁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并且其適應能力強,所以在種植方面沒有過多的要求,在我國北方的寒冷地區(qū)也能進行種植。因此我國北方對于大豆的種植面積非常的廣闊,是北方地區(qū)的主要經濟作物。正是由于大豆擁有非常好的適應能力,因此在非常復雜的環(huán)境中,也可以穩(wěn)定生長,所以為了更好的提升大豆的經濟效益,增加大豆的種植產量。我們就需要對大豆的種植技術進行研究,使其獲得相應的創(chuàng)新,獲得更多的大豆產量。
一、大豆生產的重要作用
大豆的營養(yǎng)含量非常豐富,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和礦物質,由于大豆中含有維生素以及乳糖,因此在防治糖尿病方面也有明顯的成效。而且大豆可以生產出很多的農產品,可以作為原材料直接加工成食品或飲品,是非常重要的農作物,在市場中擁有重要的地位,能夠給農業(yè)種植帶來很高的經濟收入,再加上大豆種植有很好的適應能力,因此在一些環(huán)境惡劣的地區(qū)也可以進行生長,所以在我國的北方地區(qū)可以種植大豆來提高農業(yè)經濟利益。不僅如此,大豆加工之后,所剩余的產物也能在畜牧業(yè)中再次應用,所以我們必須要重視大豆的種植,增加其種植產量,從而更好的為農業(yè)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二、北方大豆種植技術
由于北方地區(qū)環(huán)境的特殊性,因此在北方地區(qū)進行大豆種植時,需要一年一收貨。通常情況下大豆的生長過程有6個階段,播種期、出苗期、開花期、結莢期、鼓粒期、成熟期。每一個階段都非常的重要,都需要嚴格的管理以及照顧,才能使大豆獲得更多的產量與品質,所以我們需要對不同時期的栽培技術進行充分的掌握。
1、豆種選擇
首先要想使大豆的種植品質以及產量得到根本性的保證,我們就需要在選擇大豆品種時加以控制,保證大豆種子的質量,可以為后續(xù)的種植產量和品質作出相應的保障。選擇的大豆品種要根據種植地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需要提前做好土壤的勘察,對于土壤中的各個條件進行確認后,作為選擇豆種的依據。通常情況下我們需要選擇蛋白質含量高的大豆品種,這也是因為大豆的種植品質,其實與大豆中所含有的蛋白質含量有著直接聯系。就我國目前的北方大豆種植情況來看,能夠獲得更好種植效果的品種有農黑以及東農。選擇好大豆品種以后,我們還需要對種子的出芽率進行有效的控制,通常要保證出芽率在98%以上,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種植效果。
2、適當耕作
大豆的生長過程中需要有良好的種植環(huán)境,而良好的種植環(huán)境是要靠我們的耕作來實現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對耕作的具體操作內容進行明確。由于大豆的不同生長時期,對于土壤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別,所以我們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處理。當大豆生長出幼苗,并且幼苗成熟時,對于土壤有較高的敏感性,所以不能重茬耕種。依據大豆的生理周期,合理的選擇輪作方式。但是通常情況下,進行土地整理時,要保證土地有疏松多孔的狀態(tài),有更好的透氣性,從而在保水能力方面也能得到提升。
3、合理施肥
大豆生長過程中必須有營養(yǎng)物質的提供,這就需要通過施肥來實現。通過合理的施肥,能夠使大豆的產量和品質都得到增長,但是在進行肥料施加時,我們必須要對土壤的實際需求進行明確,并且還需要對大豆生長中所需要的營養(yǎng)元素進行了解,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肥料的施加。大豆肥料的市價需要通過追肥來實現,對于生長的不同時期要進行不同的施加肥料。種植之前我們要在土壤中施加充足的底肥,種子播種以后施加的肥料叫做種肥,在生長到一定階段后再進行肥料的施加,叫做追肥。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進行不同的肥料施加作業(yè),其產生的功能效果也不同。底肥的主要作用是,將土壤進行培養(yǎng)改良土壤的狀態(tài),使其擁有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給大豆生長營造出重要的環(huán)境基礎。種肥的主要作用是在大豆發(fā)芽階段提供必要的營養(yǎng)支持。追肥的主要作用是大豆進入開花結莢的時期時,可以提升它的開花能力,獲得更多的大豆產量。
4、播種
要想使大豆的種植品質和產量都能得到提升,我們不光要在品種選擇方面入手,還需要對其播種的時機進行明確。自古以來我國都是以農耕為主的國家,因此形成了非常豐厚的種植經驗,對于播種時期方面有著一定的要求,我們必須要嚴格按照時間進行播種,從而使大豆的種植效果得到全面提升。
5、化控與化除
如果大豆在生長過程中出現營養(yǎng)含量過高的情況,可以適當的噴灑生長調節(jié)劑,這樣可以使花莢脫落的問題得以緩解。當進入8月份和9月份時,屬于大豆開花時期非常迅猛的階段,尤其是雨水過后,我們需要立即噴灑多效唑等化學藥劑,從而控制大豆的生長。大豆生長過程中一定會生長出很多的雜草,我們必須要對其進行去除,否則雜草會搶奪大豆的營養(yǎng)。通常情況下我們需要應用50%乙草胺乳油375~1125mL/hm2對水675kg進行土壤封閉處理,這樣可以提前遏制雜草的生長,但是如果沒有進行提前的控制,雜草已經生長出來,那么也可以對其進行人工除草或者噴灑除草劑。
三、化學除草
1、苗前除草
在大豆幼苗生長出來之前,我們就應當預料到日后會出現雜草的問題,所以進行提前的預防,在大豆幼苗生長出之前的除草工作主要是噴灑化學藥劑,最常見的有光譜性除草劑。其分類包括普施特和廣滅靈,這兩種除草劑有著很好的除草效果,不管是對禾草科雜草還是對闊葉雜草都有很好的治理效果。用藥量:5%普施特水劑,每公頃用量1.5-2公斤;48%廣滅靈乳油。每公頃用量2-2.5公斤。普施特、豆磺隆、廣滅靈都可以在土壤中保留較長時間。要特別注意對后茬作物的藥害。
2、苗后除草
在剛剛出苗的時期,我們可以應用的除草劑是普施特,雜草的生長剛有苗頭時,我們就可以進行藥劑的施加,但是不能晚于大豆兩片復葉期。早期的使用量是50%的藥劑一公斤左右,每畝地的主要用量。用藥的時機最好選擇在濕度大的環(huán)境下或者是降雨的前后,一定不要在高溫干燥的環(huán)境下用藥。
結語:大豆擁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及副產品也非常的多樣,是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再加上大豆的種植隨意性強,因此在我國北方地區(qū)也能進行廣泛種植,是我國北方地區(qū)的重要經濟作物為了更好地提升其種植產量和品質,我們一定要對其種植技術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