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莎
有這樣一句諺語: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這句話道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必要性。
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上天賜給我們兩只耳朵,兩只眼睛,但是只有一張口,是為了使我們更多的看,更多地傾聽,寥寥幾句話足以使我們感受到聽的重要性,但隨著高效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學生傾聽不容樂觀,有時上課教師發(fā)現亂動的學生比較多,與課堂教學無關的雜音也很多,看不到誰在說話,但嗡嗡嗡的說話聲,總是時不時地傳入耳內,尤其在交流時,大部分學生只關注自己的想法的陳述,根本不管他人是否在用心聽。其實他們不一定是在說閑話,有的同學是在練習自己的對話;有的同學是想著要自己發(fā)言或去表演,但是這樣對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如何讓學生們能有效地聆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和表演呢?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個問題“為什么學生在別人發(fā)言時,會在下面說自己的或者不聽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發(fā)言的學生聲音太小,坐在中間和后面的同學是聽不見的,因為聽不見,所以也就不聽了。
二是其他學生在表演時或者回答問題時,他們也很想來表演或者回答,但是沒有準備好,于是在其他同學的發(fā)言時,他們認為可以有時間去準備。
三是發(fā)言的同學說的不精彩,不足以引起其他同學的重視,也沒有吸引力。
四是老師沒有培養(yǎng)學生們認真聆聽的好習慣。
針對以上的問題,我們是不是可以想一些好的辦法呢?
第一,學生發(fā)言聲音太小,好辦!老師平時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大聲單獨發(fā)言的好習慣,有些老師會說,怎么培養(yǎng)呢?每次我讓他大聲說,他就是不說。請老師們試試用評價的方式去鼓勵學生,我給每個發(fā)言好的學生在他的書后面蓋上章子,然后每十個章子換一個大星星貼在班級后墻上的英語角,這樣誰表現好,一目了然。可以鼓勵更多的學生們積極大膽的發(fā)言。當然在這里我會給大聲發(fā)言的學生們蓋章子,如果他第一次聲音太小,我會鼓勵他,稍微大一點我就會給他及時的蓋一枚章子,下次他再大聲一點我會再蓋一枚給他。平時我鼓勵學生讀書的時候大聲去讀,所以他們長期下來就養(yǎng)成了良好的大聲讀書和發(fā)言的習慣,不用擔心班里誰的發(fā)言聲音會太小了。還有,可以給學生們組織一個小活動,對于膽小的學生來說是很好的鍛煉,每次上英語課時讓他們準備一個“Daily report”,每節(jié)課一位同學,膽小的學生也要來說,長此以往,老師有效地加以鼓勵,膽小的學生會慢慢地大膽起來。
第二,自己想發(fā)言和表演,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好辦!給足時間。我在講完一篇課文的時候,會給出學生10 分鐘的時間來準備,之后再來表演課文內容。這個10分鐘不是來給學生讀課文和背課文的,就是讓他們扎扎實實地準備表演。在我的課堂上學生基本可以熟讀和背誦課文,這個任務早在預習時已經完成了。我們一節(jié)課只有40分鐘,給學生一半的時間也不夠他們來背誦或者熟讀的,更不要說表演了。所以預習可真是個好辦法,孩子們預習時把課文已經讀得很熟練了,大部分的孩子已經可以背過課文了,所以還用擔心他們在課堂上沒有準備好么?他不擔心,你不擔心,課堂表演自然就很有效率了,他們也不會在別人表演時去再去準備自己的表演了。
第三,發(fā)言同學不精彩,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好辦!其實這一點和老師講課是一樣的,老師的課對學生有吸引力,學生在課堂上自然會聽的很認真。發(fā)言的時候我不會讓一個同學說的很久,我會把一個大問題分成幾個小問題來提問,每個人的發(fā)言很簡短,一個問題有時候我會多問幾個同學,一旦我發(fā)現誰沒有認真的在聽,我會繼續(xù)問他同樣的問題,當同樣的問題他沒有回答出來的時候,不用我多說,他會感到很不好意思,我說輕聲的告訴他,認真聽講。還是那句話,單獨發(fā)言的學生聲音一定要洪亮。
第四,老師的培養(yǎng)。這個是關鍵,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我對學生的培養(yǎng)用的是多樣的評價方式,小學生對于各種事物都還是很新奇的,所以常常換一下你的評價方式,他們會很高興,也會引起他們的注意力。對學生的培養(yǎng)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一是積極鼓勵學生們。不僅對回答問題的孩子鼓勵,也要對認真聆聽的孩子鼓勵,我給予的是在英語書后面蓋一枚章子,當章子集齊十枚后可以換一個大星星貼在教室后面的英語墻上,大大增加了孩子們的積極性。
二是設置英語組。我在班里設置了一個英語小組叫做“我愛英語組”,這個組的孩子都可以得到一張?zhí)刂频目ㄆ⒄Z組的成員要比其他同學有“優(yōu)待”。這樣他們對自己是不是英語組成員是很在意的,所以都很努力,英語組的要求很嚴格,英語課上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就更高了。用這樣的方式也能更煎熬的帶動其他學生。
三是口號互動。我會在每位同學上來表演得時候給予一個口號的互動,老實說“ready ready”學生說“go go go”說完口號,同學才開始表演對話,這樣大家就可以更認真地去聽講。有時候來點儀式感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是多種方式分組教學。上課時很多老師都采用分組的方式來進行評價,其實分組方式可以多樣一點。比如,按座位來分組、按照男生女生來分組等。分組時我會用鯊魚加牙齒、男孩女孩加牙齒、小狗跑步比賽、月亮媽媽的寶寶和爬山運動等方式來加減分,讓他們進行PK,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監(jiān)督和約束學生們的課堂行為。
五是游戲互動。老師們經常會通過各種好玩的游戲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但是要注意的是,玩游戲的老師一定要覺得游戲很好玩,學生才會覺得很有意思,讓更多的學生去參與,一定要和每個學生有關系,有老師會問我,我單獨教學生來玩游戲怎么能和每個學生有關系呢,別忘記了我們的游戲都是在比賽,他們很注重自己的隊的成績,贏得勝利老師是要給予獎勵的。
新課改下的高效課堂就是要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更大的教學效益,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即便是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教室,同樣的課本,最后的教學效果也會不同。導致這種現象的出現,其原因是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的程度不一樣,因此,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設置主體參與課堂活動,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定制。
[2] 趙杏梅主編。培養(yǎng)自主意識,促進主動發(fā)展。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02.
[3]河北省教育學會學英語教學與國際交流專業(yè)委員會編. 中小學英語教學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