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科
父親生性木訥,從我記事起就不茍言笑,我是在他那無形的威嚴(yán)下慢慢長大的。大學(xué)畢業(yè)定居城市有了孩子之后,我開始嘗試緩和同父親若即若離的關(guān)系,盡可能地在每個假期都回老家陪他幾日,并趁機拍攝父親生活的點滴。但父親每次都不配合我的拍攝,即便被我強拉著面對鏡頭,他的表情也會異常局促。
前不久,在父親68歲生日即將到來的時候,我攜妻帶女回鄉(xiāng)探親,讓父親繼續(xù)當(dāng)我手機鏡頭里的主角。
回到老家之后,父親正在門口的菜園里摘菜,見我們一家人回來,他樂得眉開眼笑。菜園中,瓜果飄香,父親穿著印有某化肥品牌的白色T恤站在菜園里,一幅老農(nóng)民的質(zhì)樸畫面赫然映入眼簾。我二話不說,掏出手機就對他進(jìn)行了一通拍攝。父親見我“故技重演”,止住笑容轉(zhuǎn)身去摘豆角。多年的勸導(dǎo)毫無作用,父親依然不愛拍照,他總說一個鄉(xiāng)下糟老頭沒啥可拍的。為了讓父親配合我,我打開一款短視頻軟件,用“農(nóng)民網(wǎng)紅”的事實告訴他,現(xiàn)在很多城里人就愛看真實質(zhì)樸、傳統(tǒng)悠閑的鄉(xiāng)村生活。我好話說了一籮筐,可父親就是不愿將他的鄉(xiāng)村日常生活公之于眾。
直到我死纏爛打地拍了大約10多分鐘,父親才問我們中午想吃什么。我說想喝綠豆湯,而妻子與女兒則說想吃莧菜饃。就在我們?nèi)齻€“饞貓”還在商量時,父親鏗鏘有力地說:“有啥好商量的,你們難得回來一趟,綠豆湯和莧菜饃我都給你們做!”說完,他將剛摘的豆角帶回家,然后去準(zhǔn)備綠豆、南瓜和冰糖,并以最快的速度將食材下鍋慢熬。緊接著,父親又挎上竹籃去菜園里面掐莧菜。我舉著手機緊跟其后,像記者一樣抓拍他忙碌時的樣子。掐了半籃莧菜之后,父親回到廚房將莧菜洗凈、控干、切碎,做成菜餡,然后和面搟皮、下鍋蒸饃。父親忙活的時候,我就站在廚房的一角伺機拍攝,“咔咔”的拍攝聲絲毫沒有影響他有條不紊的勞作。
晌午時分,父親剛把熬好的綠豆湯和出鍋的莧菜饃端上桌,我和妻女就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頤起來。父親熬的綠豆湯甘甜解暑,蒸的莧菜饃新鮮爽口,等我們酒足飯飽之后,他的臉上露出了心滿意足的笑容。
晚上回到城里的家中,我將手機里新拍的照片導(dǎo)入電腦,突然萌生給父親68歲生日送上一份特殊生日禮物的想法:把近年來給父親拍的照片做成寫真集送給他。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選照片,選著選著,兩行熱淚簌簌而下。近8年來給父親拍攝的照片上,全是他勞作的身影——麥地里鋤草、菜園里澆地、集市上賣菜、驕陽下?lián)屖?、廚房里烹飪、院落中喂雞……父親似乎沒有閑下來的時候。我決定從中選出68張最具代表性的照片,制作成兩套飽含父愛深情的寫真集,一套送給父親,另一套放在我家客廳最顯眼的位置,讓它時刻告訴自己,有空?;丶铱纯?,時光有多匆匆,父愛就有多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