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霞
我上小學時,最頭疼的就是老師要求家長簽寫意見。每次我爸拿起筆在家長意見欄里只寫下“無意見”三個大字。而其他同學的家長意見,感謝老師的客氣話寫了一堆,還在紙上表態(tài),一定配合老師監(jiān)督孩子學習等,這種有態(tài)度、有責任心的話,這樣的家長肯定被老師喜歡;但我爸那樣的“無意見”,就討厭多了,明顯是敷衍,不尊重老師。
到了四年級時,我再也無法忍受我爸的“無意見”,決定自己寫。多年來,我羨慕別人的家長意見,對如何寫早已了然于心——先對老師表示感謝,再指出孩子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最后表明家長該如何更好地監(jiān)督孩子,配合老師在新學期讓孩子的成績再上一個臺階。為了使字體保持一致,我連我爸的簽名也承包了。
小學時自己簽家長意見時,要刻意模仿大人的筆跡,要練習連筆字;上了高中,簽家長意見時我的字體會一反常態(tài),板板正正地寫,而且在語言上要尊重我爸的身份——高小畢業(yè)生的文采肯定不能同在校高中生比,語言要樸實,要符合我爸的語言風格才行。
我高中第一次給自己寫家長意見,就被班主任拿出來當范文讀,說我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特別上心,知道優(yōu)點,也指出了不足,還給老師提出了好的建議,老師就喜歡這樣的家長。
我爸這次算是在我們班出名了,也被班主任記住了。學校開家長會,班主任特意握著我爸的手,聊了半天。
畢業(yè)多年后,和高中的班主任聊起上學時的事兒,我坦白,那時我的家長意見都是自己簽的。班主任笑道:“高中生真讓家長簽意見的,沒有幾個吧?”
唉,原來班主任知道呀!班主任說:“這還用說嗎,從小我就自己簽家長意見,因為我父母都沒上過學,一個字也不會寫?!?/p>
呃,原來如此,那怎么還當著同學的面夸獎我的家長意見呢?班主任說,因為我簽的家長意見,對自己的優(yōu)點缺點有正確的認識,而且每次都能給老師提出好的建議,對他今后幫助我提高學習成績有參考價值。
那明知道家長意見是我代簽的,怎么還對我爸另眼相看呢?班主任聽我說完,解釋道:“因為你的學習確實一直在進步,我當然得轉告你爸了?!?/p>
這個理由好溫暖,不過我一直不知道,我上小學時代簽的那些家長意見,當時的老師有沒有看出端倪。班主任回答:“如果你上小學時不是總考前幾名的話,估計懸?!?/p>
班主任這樣一提醒,我倒吸了一口涼氣,幸虧我小學學習夠努力,老師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我一馬。
和爸媽說起此事,我爸悠悠地說:“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你學習刻苦,聽話又乖巧,即便考不好,我們也‘無意見?!?/p>
嗬,原來“無意見”是我爸的真實想法呀!
(一米陽光摘自《讀者·校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