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萬碩
一時盛事東京奧運會已于日前落下帷幕,中國的奧運健兒們也為祖國贏得了38金、32銀、18銅,共計88枚獎牌的好成績。那熱血拼搏的個人賽,配合默契的團隊賽,堅韌不拔的意志、千錘百煉的技巧,還有國歌響起、國旗升起時的熱血自豪,也都已深深刻進觀眾的記憶深處。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49名為國出戰(zhàn)的山東運動員之外,東京奧運會上,乃至歷屆奧運會上,“濟南元素”都是幕后臺前低調(diào)而又亮眼的重量級元素。
比如,在本屆奧運會上,無數(shù)目光匯聚之處——運動員們熱血拼搏的目標與終點——頒獎典禮上象征著奧運會精神的“五環(huán)LOGO”,便全部由濟南裝備制造企業(yè)邦德激光生產(chǎn)的激光切割設備切割制作而成,全面展現(xiàn)了濟南市的制造能力。
實際上,這并不是濟南元素第一次登上奧運會的舞臺。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濟南軍團”便“殺進了”奧運創(chuàng)意隊伍里,其中有奧運獎牌“金鑲玉”的設計者、中央美院設計學院教授肖勇,奧運海報設計修改與設計小組成員苗登宇,北京奧運會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中方總設計師趙小鈞,還有“福娃之父”、著名美術(shù)家韓美林……他們或是在濟南成長,或是至今還在濟南工作和生活。
奧運會上,有濟南元素,更不乏山東元素。
2015年9月,泰山體育收到2016里約奧組委獨家供應商確認函,為里約奧運會和殘奧會自行車、摔跤、柔道、跆拳道11個大項提供器材,占奧運會全部項目器材的40%,一舉成為里約奧運會最大的器材供應商。
不僅如此,山東制造還在這場奧運會打破了另一項歷史,泰山體育憑借自主研發(fā)的碳纖維自行車,樹立了“中國制造”新標桿,徹底終結(jié)了中國運動員騎行國外自行車品牌參賽的歷史,打破了國外品牌對這一項目長達1個多世紀的壟斷。
今年6月11日,中國自行車運動協(xié)會與泰山瑞豹復合材料公司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標志著山東省體育器材生產(chǎn)企業(yè)泰山瑞豹正式成為中國國家隊公路自行車、場地自行車這兩個項目的器材贊助商和器材供應商。
未來,中國隊的選手們,將騎著一輛輛“山東戰(zhàn)車”,向金牌發(fā)起沖擊,將“山東元素”帶向世界。
As the Tokyo 2020 Olympic Games drew to an end, Team China has won 88 metals with 38 golds, 32 silvers and 18 bronzes. While the excitement of Olympic Games has ended, they left behind a lasting impression of sportsmanship, team spirit, quality and tenacity. The scenes that Chinese players sang the national anthem as the flag of China was hoisted are carved in my memory.
As 49 athletes from Shandong competing in the Japanese capital, the elements of Shandong have sparkled on the sports scene for this and previous Games. These elements with Shandongs characteristics are one of the highlights and also a strong incentive for the athletes to plunge ahead with inspiration and h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