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蒼乾 辜勝坤 李 雪 譚 聰 黃新梅 楊 銘
(西南石油大學土木工程與測繪學院,四川成都 610500)
大學階段,學生的人生觀基本形成、自我意識逐漸成熟,對于情緒情感的控制和調(diào)節(jié)能力逐步提高,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技能,具備自我教育的能力。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終身學習理念被進一步推廣和研究,是否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成為人才衡量的重要依據(jù),特別是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自主學習能力成為人才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要求[1]。學習環(huán)境作為學習的直接的載體,對學生自主學習效率影響巨大,學生學習環(huán)境滿意度越高,其學習適應性越好[2]。本項目通過建立在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環(huán)境滿意度評價體系[3-5],以問卷調(diào)查方式獲取自主學習場所滿意度的相關數(shù)據(jù),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具有實際價值、可操作性的建議及結論,并及時反饋信息,降低校園運營成本,提高在校大學學習環(huán)境的滿意程度。
選取自主學習常見的四類場所(教學樓、圖書館、宿舍、室外環(huán)境)進行對比分析,均選取周邊綠化程度、步行達到方便度、學習專心程度、學習氛圍、開放運營時間、后勤管理、輔助設施7個指標進行問卷設計。
以封閉式問題為主,在提出問題的同時還給出若干個答案,要求回答者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進行選擇填答的問題。
本次調(diào)查共派發(fā)電子調(diào)查問卷338份,收回338份,回收率為100%;包含本科生(85.80%)、碩士(13.31%)、博士(0.89%)。碩士與博士同屬于研究生階段,故將兩種結果合并考慮;收回問卷中男性占比56.8%,女性占比43.2%,符合實際。
(1)不同學習階段自學場地選擇。
各學習階段的學生對于自習場地的選擇意愿基本一致,選擇圖書館的人數(shù)最多(60.1%),其次是教學樓(24.6%),最后是宿舍(2.7%)。而對于多人討論學習方式,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會共同傾向教學樓、室外,較少會選擇圖書館與宿舍。
本科階段學生傾向選擇圖書館進行自主學習(61.7%),室外選擇人數(shù)最少(2.8%)。在校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越來越偏向去圖書館,總體呈現(xiàn)一種隨著年級升高,學習主動性在加強的趨勢。本科生去圖書館主要為了備考,而研究生階段的學生更多是查找相關的研究資料。選擇宿舍進行自主學習的學生對宿舍自學環(huán)境滿意度的評分差別較大。50%研究生選擇圖書館為自學場所,其次是教學樓(33.3%)。研究生對于教學樓的滿意度評分較高,達到3.83分(滿分5分)。
(2)不同性別自學場地選擇。
不同性別在自學場所選擇基本趨同,66.4%女生更愿意在圖書館自習,較男生比例多了11.2%,而男生選擇教學樓自學的比例較女生多。對于多人討論的場所,男生和女生選擇的差異性不大。教學樓和室外是最受歡迎的多人學習討論場所,宿舍和圖書館由于不方便集合和討論交流,導致選擇人數(shù)較少。
(1)總體滿意度。
學生對于圖書館的滿意度最高,但圖書館步行到達較遠,且開放運營時間不能夠滿足學習時長等問題。教學樓滿意度不太突出,但對學生來說更近、更快、更高效,從選擇上會有一定傾向性。相較于教學樓和圖書館,宿舍和室外在學習環(huán)境方面舒適度較差,所以選擇的學生比較少,相應的滿意度也較低。
自主學習場所滿意度評價如表1所示。
表1 自主學習場所滿意度評價 單位:分
(2)各場所舒適度。
自主學習場所的總體舒適度差距較大,評價兩極分化明顯。圖書館設備等各方面條件較好,舒適度最高(4.28分);宿舍和室外環(huán)境受到多方因素影響,舒適度評分最低(宿舍2.69分,室外2.72分),多數(shù)學生還將教學樓作為選擇的“第二戰(zhàn)場”(3.57分)。多人學習討論以教學樓為主,室外場所為輔。同時,圖書館由于舒適度和滿意度評價都較高,造成了占座現(xiàn)象普遍、“一座難求”等問題。
(1)不同學習階段的自學需求不同。
由于研究生與本科在學習任務上不同,本科生的選擇較于研究生更為集中,大部分的人選擇圖書館。圖書館環(huán)境舒適;管理方面投入多,創(chuàng)造較為適合備考的環(huán)境。研究生多在需要查找文獻等情況到圖書館,同時研究生大多數(shù)有所屬的研究生辦公室,多集中在教學樓,因此有更高比例的研究生選擇在宿舍和教學樓進行自主學習。
(2)自學場所環(huán)境不同。
圖書館學習氛圍好,但步行距離較遠。在西南石油大學成都校區(qū),學生無論住一期還是二期學生公寓,對應的圖書館距離宿舍都較遠。教學樓優(yōu)點在于學生對其開放運營時間較長,這也是選擇到教學樓自習的原因之一。在西南石油大學成都校區(qū),女生大多居住在一期公寓,較圖書館近,所以多選擇安靜舒適的圖書館;男生一期二期公寓都有居住,所以選擇范圍較廣,選擇教學樓的人數(shù)多于女生。
(3)多人討論場所選擇成因。
多數(shù)人選擇教學樓和室外進行多人討論,因為教學樓和室外比較寬闊,能容納的人比較多,且教學樓不受天氣的影響,室外討論不會打擾別人。圖書館和宿舍不太適合多人討論,前者需要保持安靜,后者空間較小,且人員難以聚集。
(1)圖書館“占座”情況較為嚴重。
圖書館自習座位不足,“占座”現(xiàn)象最為明顯,且缺乏公共交流空間。為不影響他人,部分學生只能在六樓天臺或者樓道進行背誦或討論等,不僅影響樓道暢通,而且不利于圖書館管理。
(2)教學樓管理難度大。
教學樓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第二大選擇場所,存在問題如通風、采光、照明、衛(wèi)生等不良情況。并且教學樓人員混雜,環(huán)境喧鬧,除了上課、自習,還在此舉辦社團活動,教學樓的管理難度較大。
(3)室外自習資源較少。
校內(nèi)室外可供自習的場所較少,也加重了圖書館在使用上的壓力,也是較少學生選擇在室外進行自主學習的原因。
(1)增加自習座位,增設討論室,對圖書館進行智能化管理。
圖書館“占座”情況是對學習資源的較大浪費。為了減少對學習資源的占用,可設計圖書館座位的使用條件[6],如結合信息技術,利用微信小程序等方法,進入圖書館實行掃碼登陸;中途有事離開,需要在系統(tǒng)進行提交離開命令;在離開超過20 min或離開圖書館超過500 m,系統(tǒng)重新將此位置重新分配。同時可以增加圖書館座位,在安靜的角落,緩解人員過多的壓力;增加討論室,讓有討論或背誦需求的學生自主選擇。
(2)改善教學樓環(huán)境硬件設施。
對教學樓的通風、照明等附屬設施進行修繕加固。在教學樓劃定專門的自主學習區(qū)域,建立自習室管理體系綜合評價模型,求出給定人數(shù)下的自習室最優(yōu)開放方案[7];要求學生不要在樓道間喧嘩,保持安靜,降低圖書館的人員壓力,提高教學樓的使用率。
(3)增設討論教室,對教學樓進行分類管理,滿足學生不同需求。
為了保證自主學習和學習討論能夠同時展開以及互不影響,每棟教學樓可以單獨選取幾個教室作為固定的討論教室。其目的是防止需要討論時,如有教室在上課,則可以選擇其他的討論教室;也可以滿足討論需求,避免教室不夠用的情況。在相對較遠的教室,不會因為討論而打擾的教室設置為專門獨立學習教室。對于圖書館,當有學習資料的討論時,可以在圖書館頂樓一層專門設置為討論區(qū)域,保證學生們自主學習、參與討論。
大學校園戶外空間是大學校園空間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學校滿意度。本文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環(huán)境的調(diào)查,總結出“加大過渡空間,增大廣場空間,加寬道路空間,多設休閑空間”的戶外環(huán)境改善措施,以期能為西南石油大學戶外學習場所的設計與規(guī)劃提供相關現(xiàn)實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