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肖
算命求風水,企盼步步高,小心掉入“魔性陷阱”
近期一項網(wǎng)絡(luò)調(diào)查顯示,近80%的被調(diào)查者有過算命行為。一半左右的人都舍得為算命掏錢,少則50、100元,多則上千元也很常見。近幾年算命行業(yè)的火爆,得益于社交媒體。據(jù)說在某搜索引擎上搜索“免費算命”四個字,相關(guān)結(jié)果多達6000萬個。在年輕人中,曾在線上但從未在線下算命的比例為37.82%,而僅通過線下算命的比例只有7.09%。
常見的算命方法有八字算命、星座羅盤算命和塔羅牌占卜,與抽象晦澀的周易八卦、紫微斗數(shù)等算命方式相比,星座羅盤算命(通過星辰位置預測禍福的形式和手段)以輕松易懂的優(yōu)勢受到年輕人的青睞。30歲以上有過星座羅盤算命和塔羅牌占卜(西方古老的占卜工具)經(jīng)歷的人數(shù)占比為41.29%,而30歲以下的年輕人占到了62.05%。在某視頻網(wǎng)站,熱門的塔羅牌占卜視頻點擊量超過了200萬次。
很多人也知道算命并沒有什么科學性,有些人算命是為了試試轉(zhuǎn)運的方法,更多還是抱著功利性的目的,比如,最近要考試了,跑去求個簽;渴望戀愛了,跑去求個如意的對象;想買基金了,跑去測個財運。算命能有這么大的市場,當然是因為有人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51.3%的人對算命結(jié)果“半信半疑”,28.3%的人“視當次結(jié)果而定”,完全不信的人僅占17%。
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應該能理智看待未知現(xiàn)象,那么他們?yōu)槭裁催€會求助算命來解決自身遇到的困惑呢?就像17世紀荷蘭杰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無神論者斯賓諾莎在《神學政治論》中說的那樣:“人們常常陷入法則全然不起作用的各種困難中,大多數(shù)情況下往往顯示出隨便信奉某種東西的傾向。”
說到算命,離不開心理學上的“巴納姆效應”。該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解釋了為什么有很多人在請教過算命先生后都認為說得“很準”。因為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事實上算命先生對每個人說的都是差不多的內(nèi)容,都是一些籠統(tǒng)的、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因為節(jié)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所以我才能廣受歡迎?!?/p>
算命先生得知你的生辰八字后,對你說:“你最近人際關(guān)系出問題了吧?”如果不仔細琢磨,你聽了這句話后會信以為真,覺得“太準了”??蓪嶋H上,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會有人際關(guān)系方面的困擾。由此可見,開放性的算命用語極大地拓寬了它的解釋空間,激活了“巴納姆效應”。
1948年,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對學生進行了一項人格測驗。實際上,所有人拿到的“性格分析”是一樣的,就是下面這些從星相書上抄來的句子:“你祈求受到他人喜愛卻對自己吹毛求疵;你有巨大潛能等待開發(fā);雖然人格有些缺陷,大體而言你都有辦法彌補;看似嚴格自律的外在,掩蓋著你不安與憂慮的內(nèi)心;有時你嚴重質(zhì)疑自己,是否做了對的事情或正確的決定;你喜歡一定程度的變化,在未能如愿時感到不滿;你為自己是獨立思想者自豪,不會接受沒有充分證據(jù)的言論;你發(fā)現(xiàn)對他人過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時候你外向、親和、喜歡交際,某些時刻你卻內(nèi)向、謹慎、沉默寡言;你的一些人生抱負很不切實際;追求安全感是你人生主要目標之一。”
福勒給學生發(fā)調(diào)查問卷,根據(jù)答題結(jié)果給每個人提供一份性格分析。對自己收到的反饋,學生們給出了平均4.3的高分(0分完全不準,5分完全準確)。這個測試充分證明了心理學上的“巴納姆效應”: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tǒng)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以著名的美國馬戲團藝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名字將福勒的實驗結(jié)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曾經(jīng)說過一句名言:“任何一流的馬戲團都應該有能力讓每個人看到自己喜歡的節(jié)目。”
在“巴納姆效應”測試的另一項研究當中,要求學生們回答多項人格問卷,隨后進行評價。研究者們先寫下對他們個性的正確評估,但交給學生的卻是兩份評估,除了這份正確的評估,還有一份造假的評估,也就是一些模糊的、泛泛而談的評估。當學生們被問相信哪一份評估報告最能夠切合自身時,結(jié)果選擇那份假評估報告的學生占59%。
有心理學家認為:“‘巴納姆效應主要源于‘主觀驗證,如果某件事對個人十分重要,人們會‘寧可信其有。我們的大腦在很多時候是很頑固的,無關(guān)對錯,就是單純的頑固。一旦相信一件事,就總能找到證據(jù)證明自己是對的?!痹谏钪校鞍图{姆效應”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準”。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人在情緒低落而失意時,失去了對生活的控制感,從而影響安全感。隨著安全感的缺失,心理依賴性倍增,受暗示性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內(nèi)心感受,理解求助者的感受,能使他們即刻感到一種精神安慰。他們巧舌如簧,接下來一段無關(guān)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證實偏差”指當人接受了某一個信念或觀念后,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種尋找支持這個信念的證據(jù)的傾向?!白C實偏差”在錯覺相關(guān)效應中最明顯,如果兩種因素相互聯(lián)系,人們就更容易注意并記住它們相互聯(lián)系的信息。
“證實偏差”是一種先入為主的心理作用,我們常說的首因效應、暈輪效應等都是這種偏差在某些時刻的表現(xiàn)。比如,我先入為主地認為你不錯,那么你干什么都看起來不錯。我看你穿著得體、干凈漂亮,那么你做起事情來應該也是干凈利落的。再如,某個女生老是從某個男生身邊走過,無意間的一句話就會讓這個男生想入非非,認為自己很有可能魅力超凡。但是一般情況下,女生只是單純地認為那一邊人多,從這邊走更方便而已。身體有些不舒服時,人就容易與自己知道的某些病癥相關(guān)聯(lián),要是去網(wǎng)上一查那就更精彩了,羅列的一系列癥狀真是越看與自己越像,分分鐘魂兒都嚇到九霄云外,之后便陷入長期的意志消沉狀態(tài),無論別人怎么勸自己都不愿意相信。
人類認知存在的“證實偏差”,也有助于算命先生。當算命先生告訴一個熱戀中的女人:“你的感情今年會面臨考驗?!彼芸赡芫蜁粩嗷貞浤茏C實該觀點的事件,比如“男朋友昨天約會時好像沒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等。通過給該類事件貼上“面臨考驗”的標簽,以此證明算命結(jié)果的正確性。由于“證實偏差”的存在,如果這個女人最終和伴侶分手了,會傾向于將其解釋成:“果然算命是準的,我就是過不了今年這個坎兒?!比绻樌冗^了這一年,她也不會懷疑算命結(jié)果,而會將其理解為:還好提前算命了,讓她今年躲過一劫。由此可見,若想證實一個觀點,人們總能找出各種理由。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總有人被算命先生忽悠,因為人類的思維慣性就是善于證實而非證偽。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為研究星座羅盤算命的有效性,曾招募了1000名孩子作為調(diào)查對象,對他們進行人格測評。這些孩子基本不知道性格和星座的對應關(guān)系,最終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他們的人格特質(zhì)與星座沒有任何關(guān)聯(lián)。但如果將對象換為對星座羅盤算命有所了解的成年人,結(jié)果則讓人大吃一驚:調(diào)查對象越熟知星座羅盤算命的知識,他們的問卷結(jié)果與其所屬星座性格特征的吻合程度就越高。相反,如果調(diào)查對象對占星學沒太多了解,其與相關(guān)星座性格特征的吻合程度就越低。該研究揭示了算命“準”的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一旦人們給自己貼上了特定標簽后,就很可能向這個標簽“靠攏”,經(jīng)年累月最終讓自己成為符合這個標簽特征的人。
成語“疑人偷斧”就是這種心理效果的生動寫照:從前,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注意那個孩子。他看那個孩子走路的姿勢,像是偷了斧子的樣子;他觀察那個孩子的神色,也像是偷了斧子的樣子;他聽那個孩子說話的語氣,更像是偷了斧子的樣子。總之,在他的眼睛里,那個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像是偷斧子的。不久,他在刨土坑的時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原來是他自己遺忘在土坑里了。從此以后,他再看鄰居家那個孩子,一舉一動絲毫也不像偷過斧子的樣子了。
這個成語說明了主觀意念的干擾,因為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的,所以他的言行舉止都像是偷斧子的。當斧子找到后,一切都正常了。主觀意識太強,經(jīng)常會造成識人的錯誤與偏差。當人以主觀臆想去觀察世界時,容易歪曲客觀事物的原貌。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