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銘
大數據背景下在華外國留學生移民管理工作的挑戰(zhàn)與啟示
◆周家銘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國家安全學院 北京 100038)
大數據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大數據具有質量高、速度快、規(guī)模大、種類多等“4V”特征。隨著來華留學生的不斷輸入,留學生移民管理工作對大數據的應用需求越來越強。在大數據背景下,留學生移民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信息采集意識不夠、能力不足,數據庫數據質量不高,數據孤島現象普遍,信息共享渠道不暢等問題,因此相關移民管理部門可在數據條件建設、數據平臺開發(fā)、信息資源共享等方面進行改進,對留學生在華活動進行動態(tài)化管控,以此提高留學生移民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科技化水平。
大數據;在華外國留學生;移民管理;信息化
由于我國實行對外開放,以及近年來放寬免簽政策,在出入境管理方面給予了外國人較大的便利,更多外國留學生選擇到中國學習深造,根據2018年的數據,過去40年(1978-2018),中國累計有585.71萬人出國留學,并吸引了513.4萬名留學生來華,來華外國留學生人數逐年(2012-2018)遞增。
如今,大數據時代來臨,傳統的移民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發(fā)展,在對外國留學生移民管理方面,移民管理部門在信息搜集能力、信息整合水平、情報信息利用率、留學生數據平臺建設等方面暫且不能跟上科技進步的腳步,因此移民管理部門應加強推動移民管理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大數據建設移民管理信息平臺,為留學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同時,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對留學生違法犯罪進行預防、控制和制止,以此提高管理部門的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維護我國的社會穩(wěn)定和公共安全。
在眾多部門信息共享的過程中,利益沖突、標準不同、缺乏共享意識、法律不完善等一系列問題阻礙了信息共享的發(fā)展[1]。在我國,留學生移民管理工作涉及部門眾多,包括公安、外國專家、教育、外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文化等,這些部門分別建設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統,對出入境記錄、出入境證件、外國人簽證證件、外國人來華工作、學習等信息進行處理和存儲,在證件簽發(fā)、出入境記錄等方面[2]實現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共享。但是各部門的信息管理系統主要用于日常辦公、行政審批等,作用并未完全發(fā)揮,未能將信息數據有效地整合并進行共享。
(1)數據質量不高。據《中國政務數據治理發(fā)展報告(2020年)》顯示,經過近二十年的電子政務建設,政務數據量初具規(guī)模,但其中很多在實際應用中并未發(fā)揮應有作用,有的數據應用流于表面,有的處于休眠狀態(tài),真正用于提升管理效率、輔助科學決策的應用并不多[3]。由于基層公安機關數據采集意識不夠、數據分析能力不足,因此數據庫中信息質量、時效性得不到保證。
(2)存在數據孤島現象。數據在不同部門相互獨立存儲,獨立維護,彼此間相互孤立,便會形成“數據孤島”現象。例如,我國各級地方公安機關根據當地條件和工作需要自行籌劃、自主建設外國人信息管理系統,獨立配置服務器,單獨建成數據庫[4]。但由于各級各地的公安機關的外國人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統中采用的計算機網絡結構、運行平臺、信息傳輸和交換格式存在一定的差異,底層傳輸軟件也不盡相同,直接導致數據庫中的數據相對分散,各個外國人管理系統自成體系,信息共享困難,信息“孤島”大量存在,造成地方之間涉外信息互訪的瓶頸[5]。
(1)缺乏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統。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統的落后使得移民管理部門對外國留學生的實時信息不能及時掌握,公安機關與外交、教育、人力資源等眾多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不流暢。移民管理部門尚未建立一個統一的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統,將各部門的數據有效地整合并進行信息共享。無論是在證件簽發(fā)還是出入境通關過程中,往往涉及眾多部門,因此,通過統一的管理信息系統是減少部門間信息交流壁壘、加強部門間協作配合、提高對留學生移民管理服務水平的應有之舉。
(2)缺乏留學生事實資料庫。由于留學生的信息儲存在不同部門的數據系統中,在查詢信息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各部門協同合作,提供信息查詢,無法通過一個統一的數據庫實現對留學生身份、學籍、出入境、簽證、停留居留等信息的一鍵式查詢。各部門根據自己系統里所載入的留學生信息對其進行查詢、管理,因此無法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不利于提高移民管理工作效率。例如公安機關在查處涉外案(事)件的過程中,在與高校、外事部門進行交流取證時,手續(xù)多、時間慢、效率低,如果能通過留學生資料庫中其他部門錄入的數據進行比對,核實,可簡化辦案流程,防止證據滅失、嫌疑人脫逃。
大數據在留學生移民管理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可或缺,特別是在各個移民管理部門相互交流共享信息的過程中,如果一味強調硬件建設,輕軟件建設、抵御外部攻擊的技術防御,對用戶輕監(jiān)督、數據積累,輕分類保護,導致缺乏對信息資源共享的安全保障[6]。例如,有關留學生的信息被泄露或者信息系統被黑客攻破,不懷好意者便會利用此機會進行非法居留停留、非法就業(yè)、違法犯罪,甚至是進行在華恐怖活動。因此,我國需要提高信息資源的安全性并使信息資源的安全性制度化,以便留學生移民管理部門可以有法可依。
(1)提高數據質量。各移民管理部門應對獲得的數據嚴格把關,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與數據規(guī)范,保證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目前,公安機關在信息采集及數據質量考核方面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機制,例如源頭信息采集制度、全警錄入制度、信息研判制度、網上實戰(zhàn)應用制度、信息考核制度等[7],其他部門可參照此做法。
(2)統一數據規(guī)范,避免信息孤島現象。要對移民管理信息系統在數據格式、通信協議、瀏覽查詢界面以及建網和管理方面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規(guī)范,使之在兼容、擴容性上規(guī)范統一,打破各地各部門之間“條塊分割”的局面,實現涉外信息的大共享[8]。
在完善“大外管”工作格局中,各部門需明確職權,構建高效運轉的協調聯動體系,進行信息共享以及協作配合。針對部門信息共享環(huán)節(jié),本文設計了圖1所示模型。首先,經過認證機構密鑰核驗,然后,不同的部門進入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統操作界面,同時獲取相應的訪問權限。利用云計算技術,各部門可通過Web將數據傳遞到相應的云端或者下載數據。對移民管理部門來說,該平臺不僅能實現數據共享,也不影響其自身運行效率,因此,可以實現跨部門之間的數據整合,各部門充分利用資源,開展工作和進行配合。同時,由于數據存儲在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統云端,各部門可減少初始投資成本以及后續(xù)在數據管理和平臺維護上的成本。
圖1 出入境信息管理系統
(1)建立留學生資料庫。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要努力推進全國外國留學生信息平臺建設,實現全國范圍內的留學生信息資源共享,在現有信息管理系統的基礎上結合高校、教育廳、工商等多個行政機關建立留學生事實資料庫,將涉及留學生的動態(tài)信息統一錄入系統,包括姓名、地址、國籍、學制、宗教信仰等,完整留學生相關信息,便于移民管理部門查詢使用。
(2)發(fā)放留學生IC卡。我們可以學習日本,給在華留學生發(fā)放“留學生IC卡”,卡片上載有該生的姓名、國籍、性別、出生日期等基本身份信息以及簽證信息,芯片內部包含該用戶生物特征信息以及在中國通關、乘坐交通工具、住宿登記、工作、學習、違法案件等信息。通過該IC卡掌握留學生在華停留居留情況,判斷其是否存在逾期非法居留、非法就業(yè)等問題,便于對其進行日常管理;通過對簽證信息的追蹤,判斷其是否違反簽證管理規(guī)定等。
對留學生的移民管理工作包括證件簽發(fā)、出入境通關、停留居留管理、日常生活學習管理等。本文通過設計如圖2所示工作流程,旨在實現“兩大”系統與“一”資料庫的信息共享,提高留學生移民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通過該流程,也可實現對留學生信息的全面掌握以及在華行蹤的全程掌控。
圖2 出入境管理信息平臺
從證件簽發(fā)到留學生管理是一個遞進的過程。首先,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與其他移民管理部門相聯系,將涉及外國留學生的動態(tài)信息統一錄入系統;其次是簽證簽發(fā),工作人員在該環(huán)節(jié)將簽證申請人的信息導入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統,從而移民管理部門可對申請人的背景資料進行審查核查,隨后將審查結果反饋駐外使領館,減少入境風險;然后是出入境,各交通運輸公司將留學生的旅客信息交由移民管理部門備案存檔,移民管理部門對出入境過程中留學生的生物特征以及簽證檢驗等過關信息輸入出入境管理系統存檔;最后是在華留學生管理,為解決留學生非法就業(yè)問題,規(guī)范留學生工作兼職流程,我們可以通過制定審批細則,建設一個全國統一的“外國人來華工作管理服務系統”,留學生可通過該系統指定窗口限時規(guī)范辦理入職相關手續(xù),通過該“綠色通道”,移民管理部門以此提升服務監(jiān)管水平。
(1)對數據使用進行規(guī)范。數據在使用之后還需要采取措施對其安全性進行保障。在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統中,各級移民管理部門將權力下放到本部門網絡安全管理機構,建立安全管理和保密審查制度以及事后監(jiān)督制度,制定完善應急預案明確數據保管責任,限定數據使用的范圍,同時給予其充分的自主權。
(2)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隊伍建設。通過為信息系統配備網絡專線安全管控員,對網絡環(huán)境進行管控,通過對該人員的安全意識培育以及專業(yè)知識培訓,強化專業(yè)技能,使得其在復雜多變的網絡環(huán)境中能夠有效辨別出持續(xù)更新的不安全軟件,為信息系統網絡安全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背景下,移民管理部門應該在引進大數據技術、開發(fā)大數據源、搭建大數據資源平臺[9]等方面著力研究,可通過建立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統、留學生資料庫等實現對留學生信息的搜集和行蹤的掌握,還需注意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以及對信息安全的保護。此外,各部門不能顧此失彼,傳統的管理模式不能完全摒棄,應將大數據與人力管理相結合,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注重提高移民管理服務效能,彰顯我國移民管理工作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
[1]翟吉英.大數據時代政府信息共享問題研究[D].長春:長春工業(yè)大學,2018.
[2]杜松.基于大數據的中國移民及出入境管理信息應用制度建設[J].武警學院學報,2019,35(05):11-14.
[3]馬立平,張凌潔.以大數據共享平臺助力高質量發(fā)展下政府治理[J].江南論壇,2021(03):7-9.
[4]張惠德,劉曉月.我國公安外國人管理信息化建設考量[J].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11,21(05):58-62+71.
[5]公安部政治部.公安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135- 146.
[6]劉振峰,覃娜娜.大數據時代政府部門間信息資源共享策略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12):200.
[7]王慶功,等. 公安機關“三項建設”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9.
[8]張惠德.論情報主導警務理念下的外國人管理[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7(06):101-107.
[9]涂鳴越.大數據背景下公安基層偵查情報工作的優(yōu)化路徑[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9,32(04):1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