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利 丁小燕 劉 婷
遵義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婦科,貴州遵義 563000
卵巢囊腫是婦科的常見疾病,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改變,工作壓力的增加,很多女性為了家庭及生活承受了諸多壓力,從而使得卵巢囊腫等婦科疾病的發(fā)生率不斷上升,據(jù)相關報道顯示[1],卵巢囊腫易發(fā)生于生育年齡的女性,其最高檢出率為17%,患者患病后常規(guī)檢查可見,小腹部單側或雙側存在腫塊,多以球形狀態(tài)存在,表面比較光滑,伴有一定的疼痛,嚴重時可發(fā)生囊腫蒂扭轉、破裂等急腹癥,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卵巢囊腫的發(fā)病機制,臨床尚未給出明確答復,多認為與盆腔感染有關,炎癥或感染導致上皮細胞出現(xiàn)炎性增生,隨著炎性滲出、包裹的發(fā)生,最終形成囊腫[2]。臨床主要采取手術的方式方法治療卵巢囊腫,本研究針對不同微創(chuàng)術式治療卵巢囊腫的臨床效果及卵巢功能恢復情況加以分析。
回顧性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遵義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收治的106 例卵巢囊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手術方式分為觀察組(53 例)與對照組(53 例)。對照組中,年齡27~58 歲,平均(47.6±3.8)歲;囊腫直徑4.1~14.6 cm,平均(9.6±2.0)cm;囊腫位于左側25 例,囊腫位于右側28 例;卵巢囊腫類型:巧克力囊腫22 例、功能性囊腫20 例、子宮內膜樣瘤9 例、出血性囊腫2 例。觀察組中,年齡29~55歲,平均(46.9±3.9)歲;囊腫直徑3.9~12.4 cm,平均(8.9±2.1)cm;囊腫位于左側27 例,囊腫位于右側26 例;卵巢囊腫類型:巧克力囊腫26 例、功能性囊腫19 例、子宮內膜樣瘤5 例、出血性囊腫3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經B 超及詢問病史、體征檢查確診為卵巢囊腫,后由病理證實;②所有患者術前6 個月內未使用任何激素類藥物;③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并同意情況下參與本次實驗,簽署知情協(xié)議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患者;②患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③免疫系統(tǒng)疾病患者;④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患者;⑤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手術方法治療。
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開腹手術方法[3],具體方法為:指導患者采取仰臥位,麻醉采取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將腹部中心作為手術切口,依據(jù)囊腫位置、大小確定切口長度,一般情況為7~8 cm,逐層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充分暴露病灶后,將卵巢皮質切開后剝離囊腫,使用提拉鉗子將卵巢病變組織鉗出,給予止血,術后沖洗腹腔避免感染,關閉腹腔后手術完畢。
觀察組則給予腹腔鏡手術治療,具體方法為:告知患者采取仰臥位,墊高頭部,確保頭高腳低,采取氣管插管麻醉。麻醉見效后,以患者臍上部做腹腔鏡切口,大小為1 cm,建立人工氣腹,控制腹內壓力為13 mmHg(1 mmHg=0.133 kPa)左右[4]。氣腹建立完成后,緩慢插入腹腔鏡,全面探查病變情況,主要包括:囊腫大小、具體位置、形態(tài)、活動深度等;隨后在雙側腹部做一個穿孔,稍微抬高臀部,將5 mm 和10 mm 穿刺套管置入其中[5];對于同時伴有腔內粘連的患者實施銳性分離,利用相應器具將患者囊腫翹起后放置在子宮上方,對于直徑較大的囊腫需先分離腫物與卵巢,再在患者囊腫側端利用單極電凝鉤切出卵巢皮質,大小約為2 cm 左右[6],確保吸引器能夠到達囊腫內部,取出囊內物質,當囊腫體積變小后經操作孔取出;如手術中發(fā)生囊壁破裂問題,必須立即清理囊液并反復清洗,隨后清除囊壁;止血后使用生理鹽水沖洗腹腔,手術完畢。兩組患者止血均給予縫合止血法,使用可吸收2-0 微橋線[7],適當修剪破壞嚴重的卵巢皮質,采用8 字型縫合或內翻縫合,縫合后恢復卵巢外觀。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首次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指標;②比較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主要包括腹腔感染、盆腔粘連、腹部不適等。③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前及術后3 個月的卵巢功能指標,抽取患者5 ml 空腹靜脈血,分離血清,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促黃體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所有操作必須按照相關標準執(zhí)行。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首次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的比較(±s)
組別例數(shù)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住院時間(d)首次排氣時間(h)下床活動時間(h)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值53 53 78.7±7.5 55.7±4.2 19.436<0.001 84.4±3.7 50.4±2.6 54.783<0.001 7.9±2.8 3.8±1.3 9.645<0.001 22.4±3.6 14.1±1.0 16.133<0.001 16.5±1.4 6.3±0.6 48.608<0.001
兩組術前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的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均低于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促黃體素、促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卵巢功能指標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卵巢功能指標的比較(±s)
與同組術前比較,aP<0.05
組別促黃體素(U/L) 促卵泡刺激素(U/L) 雌二醇(pmol/L)對照組(n=53)術前術后觀察組(n=53)術前術后6.98±0.30 2.55±0.12a 5.13±0.56 2.32±0.14a 200.36±12.31 98.61±3.51a t 兩組術前比較值P 兩組術前比較值t 兩組術后比較值P 兩組術后比較值6.95±0.29 4.12±0.24a 0.523 0.601 42.596<0.001 5.15±0.51 4.06±0.13a 0.192 0.847 66.304<0.001 200.19±12.28 157.73±6.42a 0.071 0.943 58.823<0.001
觀察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的比較[n(%)]
卵巢囊腫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段,而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較大變化,飲食結構也發(fā)生了較大改變,從而使得卵巢囊腫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臨床尚未明確根本致病因素[8],認為其與長期飲食結構,生活不良習慣,心理壓力較大,家族遺傳,內分泌疾病,長期食用含有生長激素的食物等因素有關,患者患病后出現(xiàn)痛經,生理期紊亂,腹部疼痛等癥,卵巢囊腫多為良性,不會造成患者生命危險,但若不及時治療,長期發(fā)展下去也可能出現(xiàn)蒂扭轉、卵巢破裂、嚴重感染等風險,嚴重時會誘發(fā)腹膜炎或惡性腫瘤,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9]。
臨床對于該疾病的治療主要采取手術切除的方法[10-13],傳統(tǒng)開腹手術在治療卵巢囊腫上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主要通過剝離囊腫表現(xiàn)包膜,囊腫的方式實現(xiàn)治療目的,但開腹手術容易對病變周圍正常組織造成損傷,而且開腹手術切口較長,術后恢復速度較慢,還會留下手術疤痕,無法滿足患者對美觀性的需求;開腹手術需要長時間打開腹腔,腹腔內部臟器與空氣接觸時間較長,容易發(fā)生感染的并發(fā)癥,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此外,開腹手術術中出血量明顯較多,可能造成患者出現(xiàn)低血壓的狀況,同樣不利于患者預后[14]。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微創(chuàng)手術逐漸應用于臨床的各個科室,在治療卵巢囊腫時采用腹腔鏡手術,切口無需太大,僅需要3~4 個較小的切口,患者不會擔心美觀問題[15];手術中腹腔鏡與顯示系統(tǒng)相連接,方便手術操作者顯示系統(tǒng)中觀看到內部情況,可有效查明囊腫大小,具體位置,范圍等指標,腹腔鏡檢查對患者內部環(huán)境的傷害較小,且無需打開腹腔,降低了感染的發(fā)生率,有效的提高了治療效果[16]。腹腔鏡手術對比傳統(tǒng)開腹手術,具有微創(chuàng)、恢復快、不影響美觀等優(yōu)勢,因此深受廣大女性患者的青睞,已逐漸發(fā)展成婦科疾病首選治療方法。卵巢囊腫經腹腔鏡下手術效果顯著,存在較高的臨床價值,腹腔鏡手術對機體損傷小,術野清晰,便于術者操作,也減少了對相鄰組織的損傷[17]。同時,腹腔鏡具有放大作用,可以幫助醫(yī)生觀察更細小的病灶,清除病灶更徹底。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采取腹腔鏡手術,相較于采取傳統(tǒng)開腹手術的對照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術后觀察組患者卵巢功能指標更優(yōu),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卵巢囊腫患者實施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效果更優(yōu),更安全,可顯著促進患者康復,注意不可作未經本研究驗證結論,不可過度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