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森
如果說王羲之《蘭亭序》是天下知名度最高的書法,那么目前流通的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這六個字則無疑是天下流傳最廣的書法。而關于這幾個字的來歷,曾引起很大爭議,答案一度撲朔迷離。直到1984年,人民銀行發(fā)布公函,認定人民幣票面漢字的真正書寫者為馬文蔚。
遭人誣陷
1904年,馬文蔚先生出生在山西省陽曲縣一戶小商人家。1925年他從山西國民師范畢業(yè)后,又考入南京國立中央大學經濟系學習。1935年,經傅作義將軍介紹,馬文蔚來到上海投身金融界。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fā)生后,中國銀行、中央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在上海成立四行聯(lián)合辦事處,馬文蔚以聯(lián)合辦事處視察員的身份,一路輾轉從上海至香港,返漢口又到重慶。任視察員期間,馬文蔚懷著強烈的愛國熱情,深入調查、潛心研究,足跡遍及大后方的各個省區(qū),不僅掌握了各地金融界的大量資料,而且總結撰寫了許多內容翔實、很有見地的金融調研報告,受到孔祥熙的賞識。
1942年,馬文蔚被安排到國民政府中央信托局人事處任甄核主任??墒?,他只干了半年,就因不徇私情,受到孔祥熙手下“銘賢派”的誣陷而被免職。待真相大白后,孔祥熙邀請馬文蔚回中央銀行當處長,卻被馬文蔚直言拒絕。
一段塵封的歷史
北平和平解放后,1949年6月,馬文蔚加入了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擔任研究員。隨后,中國人民銀行接到了為第二套人民幣征集文字的任務。1950年4月的一天,中國人民銀行首任行長南漢宸把時任人民銀行金融研究員的馬文蔚請到辦公室,并拿出一桿毛筆讓他鑒賞。馬文蔚只看了一眼便脫口而出:“好筆,是宮廷里的東西?!蹦闲虚L贊賞道:“好眼力,寫幾個字看看?!薄皩懯裁茨??”“就寫咱們銀行的這幾個字吧!”雖然感到南行長今天有點特別,但性情直爽、不善揣摩的馬文蔚也沒多想。他拉開架勢,按照南行長的要求,在裁成小方塊的虎皮宣紙上,反復寫了“中國人民銀行”以及“元、角、分、壹、貳、叁、伍、拾”等字。馬文蔚回家繼續(xù)寫,上班后把自己認為比較理想的交給了南行長。這組字后來便成了第二套人民幣票面上的全部漢字。1955年第二套人民幣發(fā)行后,看到票面上的字體,馬文蔚才明白了南行長當時的意圖。但是他守口如瓶,從未向人提及,一直以崇高的職業(yè)道德為國家保守著這個金融秘密。
此后三十多年,馬文蔚經歷了無數風風雨雨和是非曲直,題寫行名一事在他心中早已淡忘。直到1983年初春,他和家人無意中看到某報刊登的一篇文章,專門介紹人民幣票面上人民銀行行名的題寫者,但作者說的卻不是馬文蔚。馬文蔚見報后付之一笑,不以為然。但他的女兒馬眉卻認為應該實事求是,要對歷史負責,力主父親向總行報告此事,澄清真相。人民銀行總行得知此事后十分重視,派出專家,帶著“絕密一號”檔案袋內馬文蔚的原稿,作了深入調查和技術鑒定。經過專家綜合分析最后定論:第二套人民幣上的“中國人民銀行”等字均為馬文蔚所寫。1984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特發(fā)公函指出:馬文蔚同志是一位對銀行建設事業(yè)有貢獻的知識分子,1950年受南漢宸行長的委托,為人民幣題寫了“中國人民銀行”等字。此函一發(fā),震驚全國,至此,“中國人民銀行”六字之謎真相大白,馬文蔚的名字也就與人民幣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