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如約而至,我收拾行裝,趕往幾十公里外的高山村。其實,高山村無山,倒是有一汪漣漪瀲滟的湖水——九牧湖。是的,我奔九牧湖的雨景而來。然而,秋雨蒙蒙如薄霧,我剛到村口,雨已化成塵埃散去,終究還是錯過了一場期待已久的邂逅。
在水邊的海芋花叢旁,我遇見了村子里的一位老者,他跟我聊起了這個村子的傳奇。這座村子歷史悠久,村民以林姓居多,據(jù)說他們的祖先是九牧林氏,商朝比干的后代。“泱泱湖水,九牧重光”,這刻在村口木牌坊上的八個字,是對村子最貼切的詮釋。
相傳很久以前,村莊遭遇了洪水。不過,由于村莊地勢偏高,又有全村老少日夜挖土攔洪,村莊沒被淹沒。之后,洪水退去,村前被挖土攔洪形成的那片低洼地有溪泉匯入,逐漸聚成了湖。村民沿湖而居,引水造田,以農耕為業(yè)。
水,能滋潤人的心靈,能涵養(yǎng)人的心性,村民因久居湖邊,水的柔潤也就養(yǎng)育出了村民儒雅的品質。到了宋朝年間,村里出了林氏祖孫五進士,后來又有父子四進士。一村九賢,這在歷史上是少有的。村民為弘揚祖德,故把村邊的湖水命名為“九牧湖”,這個村子叫“高山村”,有“九牧林氏重光”及“高山仰止”之意。
我漫步在彎彎曲曲的石板路上,村子的阡陌蜿蜒貫通,村舍是統(tǒng)一的青黑琉璃瓦尖頂,院墻上攀爬著紅紅的火龍果,村旁菜地青翠喜人,肥美的鴨子在村后的小池邊爭搶啄食,構成一幅自然的鄉(xiāng)野趣圖。
輕風吹拂,垂柳依依,魚翔淺底,蘆花飄搖。九牧湖上曲橋縱橫連通,伴亭橋、風雨橋、魚趣橋,遙相呼應,如畫如詩。
村子給了這一汪湖水人間的煙火氣,而湖水也成了村子的靈魂。時光匆匆,一晃千年,宋代的林氏進士哪會想到,他們那年月里的荒野鄉(xiāng)村現(xiàn)已被建設成了社會主義新農村,風光旖旎,別有韻味。
(海南 陳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