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 麗
新冠疫情持續(xù)下,新書版權引進更加謹慎,但已簽約引進出版的圖書再版率和續(xù)約率很高。
“做核酸來面談的都是真愛吧!”
“盡管疫情之下很多困難和限制,但依然期待有一次可以面對面的書展。我們已經與不少出版社線下或線上提前會談了,書展期間將有更多會談?!?/p>
“我們手頭積累了大量的優(yōu)質新書選題。和中國出版社的約見表已經爆滿。”
千太陽文化發(fā)展(北京)有限公司負責人千先生、安德魯·納伯格聯(lián)合國際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負責人黃家坤、北京華德星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星,對來之不易的第二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英文簡稱“BIBF”)線下書展表達了各自的期待。
在全球經歷了近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驗以及復雜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下,黃家坤、王星,以及姚氏顧問社(CCA)北京辦公室負責人范根定、DK出版社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郭志平等版權代理機構負責人均表示,盡管總體版權交易數量有所下降,版權引進輸出雙向都面臨著困難,但在新書版權簽約減少的同時,已簽約出版的引進版圖書再版率和續(xù)約率很高。千先生告訴《出版人》雜志,該公司代理版權的童書,尤其是套書,基本上都續(xù)約了,有些賣得好的書已經續(xù)約3次。
范根定認為,中國讀者市場在不斷擴大中,遠遠沒有達到高峰。隨著國民受教育程度提高,國民富裕程度增加,中國圖書市場必將成為全球最大市場。王星堅信“圖書不會消亡,閱讀是永恒的,相信未來”。而黃家坤的感受是:“中國出版社在積極主動適應新的市場變化,這兩年本土作品出版較版權書更強勢一些。我覺得疫情給全世界出版人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大家都在努力思考和實踐,摸索新形勢下更好的生存之路。編印發(fā)和營銷的數字化,以及書稿傳播媒介的多媒體狀態(tài)是目前所看到的最大的變化。數字化正在改變傳統(tǒng)出版業(yè)的格局?!?/p>
同時,這些版權代理人現在最憂心的是不知疫情何時結束,疫情帶來很多不確定性,給日常工作計劃造成困擾。導致有些引進版圖書不能按期出版,引發(fā)諸多問題,增加額外成本。
為應對這些不利影響,他們也在主動與外方溝通,闡明中國出版人的困難,嘗試調整授權方式。如姚氏顧問社提出,把出版準備期從18個月延長到24個月,合同期從5年延長到6年。該公司還計劃于明年探索推出一次性買斷10年授權期限,紙質版電子書有聲書一并授權。
和出版界的其他人一樣,版代們盼望著疫情盡早結束,“能和海內外的出版界同仁們重新聚在一起,聊聊選題,看看樣書”。
據郭志平介紹,自去年疫情爆發(fā)以來,出版業(yè)和其他行業(yè)一樣,或多或少都受到一些影響,特別是線下銷售受到的沖擊應該是很大的。作為DK公司在中國的代表機構,郭志平說他們只向國內授權DK自己的圖書,主要還是科普百科類圖書,就DK的業(yè)務來看受到的影響并不明顯,每年達成的合作項目與往年大致持平,沒有明顯的變化。這一方面因為DK圖書一向以線上銷售為主,京東、當當以及天貓等線上平臺一直是DK圖書傳統(tǒng)線上銷售主渠道。疫情的爆發(fā),更是把傳統(tǒng)線上平臺推上一個新臺階。所以在疫情出現初期DK圖書的銷量反而有所增加。另外,疫情初期確實對國內外新書的正常出版帶來不利的影響。很多新書不能按照原來的出版計劃如期出版,因而人們更加關注再版書和常銷書的經營,而常銷書恰恰是DK的長項。DK的書正是不斷地再版、重印而成為常銷書。實際上DK每年在中國授權出版的新書并不多,一般來說也就是100個品種左右,而再版書、重印書支撐著80%以上的銷售額。一本DK的書往往要賣上10年、20年,甚至更久。郭志平補充說:“當然這期間我們也不斷地更新內容,趕上時代的變化。正是憑借再版書和常銷書的優(yōu)勢使疫情以來我們的業(yè)務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p>
他表示,疫情持續(xù)到今天對DK在中國的業(yè)務影響不大,除了銷售額持續(xù)增長,“我們和國內出版社的合作也一如既往,呈現穩(wěn)定發(fā)展的態(tài)勢。而且有些合作的圖書在疫情持續(xù)期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銷售業(yè)績,比如一本由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從DK引進出版的《微生物大百科》在疫情爆發(fā)后多次重印,反映了疫情期間人們對相關知識的渴望”。銷售最好的圖書是兩年前國內引進出版的《DK博物大百科》,自出版以來已累計銷售近百萬冊。
王星的北京華德星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要代理德國、瑞士和奧地利德語類少兒圖書版權,以及少量英文和法語圖書,王星在這兩年的工作中也發(fā)現,國內出版社決定購買一個新書版權變得十分謹慎,有的社年度續(xù)約超過新簽。與此同時,許多已經在中國市場反響良好的引進版圖書銷售呈不斷上升趨勢,且一直再版。華德星際代理的不少圖書都成為了國內市場的常銷書,比如: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引進的《牙齒大街的新鮮事》和《肚子里有個火車站》,四川少兒社引進出版的《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以及新經典引進的《森林大熊》和雅諾什的小老虎小熊系列等。但王星認為大家對新選題的潛在需求還是很大的,新書簽約減少主要是受制于各種客觀因素。她希望疫情盡快結束,外界的各種限制變寬松一些?!半m然受疫情影響,版權銷量受限,但同時也正因如此,我們手頭積累了大量的優(yōu)質新書選題。我們和中國出版社的約見表已經爆滿?!蓖跣亲龊昧藴蕚洌舆@波壓抑已久即將在本屆BIBF上集中釋放的版權需求。
在范根定看來,確實有新書比例下降、再版書得到更多重視的趨勢。他判斷其中一個原因是新書書號審批更加嚴格。帶來的變化是出版社對新書版權的選擇越來越謹慎,評估周期加長,但與此同時預付版稅和圖書定價明顯提高;另外一個效應是,出版人更加重視挖掘現有資源潛力,投入更多資源推再版書。
黃家坤也認為疫情之下出版社都更注重對再版圖書的經營,新書購買量相對減少。而千先生的觀點是,因為新書投入大,而再版書只需補交新增版稅即可,所以疫情持續(xù)影響之下,圖書再版率更高。
安德魯·納伯格聯(lián)合國際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主要代理英語和歐洲語言的圖書在國內的授權,北京代表處負責人黃家坤透露,疫情之后授權的總數量有所減少,但歐洲語言的授權量增加了。知識類的圖書相對銷售比較好。反響好的還是一些已經在中國耳熟能詳的再版書,如《自控力》《誰動了我的奶酪》《殺死一只知更鳥》《肖申克的救贖》《可怕的科學》《小屁孩日記》等。黃家坤說,她們準備了包括成人書、兒童書, 虛構和非虛構類的很多好書在本屆BIBF上介紹給國內出版界。
范根定則坦言,受疫情和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影響,姚氏顧問社(CCA)所代理的身心靈類圖書、政治類圖書,銷售急劇下降??破疹悺⑸賰侯?、健康類、藝術類、知識類圖書明顯需求增加。因為疫情導致讀者更關心健康話題,人們社交時間減少,獨處時間增多,由此補充知識、欣賞藝術作品的需求推動了科普、知識類圖書和藝術類圖書需求增加。而少兒市場是一個剛需市場,不斷增長合乎預期。
范根定說,疫情極大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也深刻影響了出版業(yè)。以去年CCA代理的圖書在市場上表現為例,呈現如下特點:一是大事件、名人、藝術類圖書,特別受到關注。比如由中信引進出版的《瘟疫與人》《漫威之父斯坦·李》,電子工業(yè)出版社藝術分社引進出版的《藝用人體結構》,都賣得非常好。二是人們更關注新科技群體是如何實現財富自由的。比如時代華語引進的R&L出版社的講述硅谷才俊致富經的《財富自由》,獲得極度追捧。三是疫情讓人們更加關注健康、健身類相關圖書。如新經典引進的《球鞋 潮流文化史》,后浪引進的《瑜伽3D解剖書》系列,中信引進出版的《神奇的肝膽排石法》《芳香療法配方寶典》,都出現了熱賣現象。
王星表示,國內各出版社引進版權的選題范圍有所擴展。形式活潑的知識類選題最受歡迎。在童書領域,感覺大家關注的閱讀年齡段有所提高,面向6歲以上少兒的普及知識類和功能性圖畫書以及成長勵志類的獲獎文學作品備受關注。
千太陽文化發(fā)展(北京)有限公司主要代理日韓圖書版權,千先生介紹,疫情爆發(fā)后,去年上半年公司業(yè)務受到一些影響,但整體來說影響不大。童書的需求量變得更大了,面向3~6歲幼兒的數學、科普類圖書,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相關的圖書、子女教育類圖書(性教育、青春期子女溝通術、兒童情緒管理)等領域的圖書需求量很大。他說,也許這和“雙減”政策下,家長的焦慮有關。他覺得在國家“雙減”的多種組合拳下,以后考驗的是家長的心理素質和學識才能,近期此類版權書的需求量正在變大,似乎佐證了這一點?!八裕送瘯?,以家長為讀者對象的各種圖書應該有不錯的市場前景?!?/p>
提到“雙減”政策對版權書的影響,郭志平認為國家出臺“雙減”政策十分及時,是對長期以來過于偏重應試教育以及中小學生課業(yè)過重的重要糾正?!半p減”政策落實后,學生不僅會有更多的時間從事戶外運動,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和課外活動,這正是我們國家長期追求的但始終沒有真正實現的素質教育?!岸鳧K圖書正好能夠發(fā)揮優(yōu)勢,為廣大減負學生提供提升素質教育的優(yōu)秀讀物。” 在市場上新書授權普遍減少的情況下,DK依然向國內出版社新授權出版了《了不起的數學思維》《兒童情緒管理》等圖書,并取得了非常好的銷售業(yè)績。
黃家坤也表示,“雙減”讓學生也許可以有更多課外閱讀時間,“希望他們能飽覽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圖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不再是應試型閱讀”。
在引進版圖書品種發(fā)生變化的同時,國內原創(chuàng)圖書版權輸出受疫情影響更加艱難。王星說,外方出版機構因為疫情而受到重創(chuàng),新品減少,引進中國原創(chuàng)作品的需求不大。
范根定說,圖書版權貿易受國際政治影響,不確定性增強。大環(huán)境不利,中國原創(chuàng)圖書輸出的成功案例少,投入產出不成比例,因此代理機構積極性不高。
不過,DK通過積極探索,攜手中國出版社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初戰(zhàn)告捷。郭志平介紹說,DK除了向中國引進版權,授權出版以外,還一直尋求和國內出版社的深入合作。如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是DK在中國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DK除了授權大百科出版社出版幾個DK重要的百科系列,還共同開發(fā)以中國為主題的面向全世界的圖書,如《穿越時空的大運河》。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沒有放緩雙方的合作。繼《穿越時空的大運河》之后,雙方又合作出版了《古代中國》,這本書的英文版已在世界范圍內出版發(fā)行,中文版亦將在近期出版。另外還有《穿越時空的長城》,中英文版將在今年年末同步出版。
雖然各位版代們表示,疫情持續(xù)和各大國際書展線下活動的取消,對信息交流的影響不是很大,基本可以依靠線上解決,通過頻繁和緊密的線上交流,中外雙方一直保持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但他們承認,多多少少還是帶來一些麻煩。王星說,疫情期間樣書寄送不順暢,再加上外方經常居家辦公,回復反饋緩慢,令時間成本不斷增加,效率低下,為新書推廣和版權談判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郭志平說,在疫情爆發(fā)初期,很多印廠不能滿員開機,使得圖書印刷周期延長,滿足不了市場需求。DK就與合作的中方出版社一起同印刷廠協(xié)調,盡量縮短印刷周期,以保障市場需要。
黃家坤認為影響最大的是作者原來經??梢詤⑴c線下營銷活動,目前只能在線上進行。最大的變化是合同的電子化,由于疫情的阻隔,國際郵政服務出現了問題,所以安德魯·納伯格公司原來的紙本合同已經基本改為電子簽約合同。
千先生認為疫情對公司的日常工作似乎沒什么影響,“我們和韓、日的出版社定期舉行視頻推介會,效果還不錯!幾乎每天都請國內各大出版社的版權負責人以及中高層舉行選題論證會,有時海外出版社的編輯也一起在線參加,不僅提高了效率,簽約率也很高”。他覺得存在的問題,是中國出版界同仁和讀者日益提高的審美水平與海外作品無法完美軟著陸之間的矛盾,這兩年這個矛盾似乎變得更大了,所以,他們開始走“定制”路線,一條腿是傳統(tǒng)的版權引進,另一條腿是針對中國市場“定制圖書”,讓海外的作者直接按照國內市場需求,為國內出版社服務。
范根定也認為,雖然書展取消,面對面溝通減少,但是因為有視頻會議工具,溝通交流影響不大,反而效率更高了。在與國內出版者溝通方面,姚氏顧問社(CCA)加大了社交媒體工具運用,建立了微信群,嘗試把不同興趣的出版人分類分群組織,也提高了溝通效率。合同簽署方面,積極推進電子簽名辦法,減少樣書和紙質合同郵寄,降低了費用,提高了傳遞效率。
面對疫情造成引進版權的圖書不能按期出版等問題,CCA的應對措施包括:一是主動向外方闡明中國出版人的困難,提出把出版準備期從18個月延長到24個月,合同期從5年延長到6年,得到大多數外方權利人支持。二是計劃明年嘗試推出一次性買斷10年授權期限,免除出版期限限制,延長圖書銷售周期,鼓勵購買版權的出版人做更多市場推廣,但授權費也提高到5000美元起跳,紙質版電子書有聲書版權一并授予,不再涉及版稅率和年度版稅報告問題,大大簡化授權后工作,讓購買版權的出版社把精力集中在選書和做好策劃營銷上。
范根定解釋說,授權費最低點提高了,現在5年期最低2000美元,是預付版稅,但是購權方需要按外方要求提交年度版稅報告,版稅按實際銷售數量計算,最后銷售有超額,要補交新增版稅。實際上現在30%的書有新增版稅。
如果改成10年買斷方式,提高一次性投入,但是后期銷售超過預期都是國內出版社的,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動力,做少、做精,努力策劃營銷。范根定說:“現在還沒有這樣做,想嘗試?,F在的授權模式有出版準備期,出版人往往不能按期出版,還得申請延期,不然外方就收回權利。年年提交版稅報告對國內出版社也是負擔?!?/p>
范根定透露,疫情期間,有很多書不能按時出版,不過通過他們與外方積極溝通,只有一家外方版權人收回了權利,很多外方表示理解,支持延期出版,有的甚至同意延長合同期,給了中方減少損失的機會。
“中國出版業(yè)已經成為全球出版市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年的BIBF因為防疫政策限制,很多國外出版人不能來參加,他們都表示遺憾。法蘭克福書展,因為中國版權人和出版人的大量缺席,也大打折扣,我了解到很多外方合作者也因此取消了法蘭克福書展之旅。中國應該積極參與全球出版業(yè)交流交往,通過圖書引進吸收人類文明成果,是一種高效的發(fā)展途徑?!狈陡ㄕf。
同樣在版權代理和中外版權合作領域工作多年的郭志平則表示,希望我國政府加大對盜版圖書的打擊力度。DK遇到最大的煩惱就是盜版書泛濫。“有些網站專門銷售盜版圖書。DK的書基本上出一本,馬上就有盜版書跟上。據說盜版書的銷售量超過DK的正版書?!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