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是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個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制度,是高校招生考試選拔人才的一項重要的評價標準。本文從班主任責任入手,詳細介紹班主任在綜合素質評價的思想品德、學業(yè)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與社會實踐五個方面如何組織學生開展相應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班主任;素質教育;綜合素質評價
一、山東省教育廳印發(fā)的《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
山東省作為第二批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高度重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并出臺了《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中指出綜合素質評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yè)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與社會實踐等五方面內容并在每個方面都詳細規(guī)定了相應的考察點。
二、班主任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思想品德、學業(yè)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與社會實踐五方面的作用。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教育者,面對新高考、新形勢,需要思考如何幫助學生在明確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的基礎上,通過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來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評價水平,并且能夠在學期結束或高中畢業(yè)時客觀、準確、詳實地提交相關材料,記錄個人全面發(fā)展情況。
班主任需要指導學生認真閱讀這一實施辦法,明確各方面考察點。但由于學生在知識儲備、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班主任需要針對這幾個方面進行詳細具體的指導?,F(xiàn)對五方面淺談班主任應如何組織學生開展相應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一)思想品德方面重點記錄的是學生參與黨團活動、社團活動、公益活動與志愿服務等活動的情況。以我校為例,為了提升學生思想品德水平,我校專門成立了威海三中立美志愿服務隊,定期組織開展一系列公益活動與志愿服務活動,為學生素養(yǎng)的提升搭建了有效的活動平臺。班主任可借助課余時間充分利用學校搭建的這一平臺組織學生參與志愿服務工作。例如:在2019年3月,作為班主任,我積極組織學生參與了“把歡樂送給老人”敬老院慰問演出活動,學生為老人們帶去了合唱《父親》《成都》及詩歌朗誦《晚照依然紅》等節(jié)目,充分展現(xiàn)了我校志愿者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弘揚了尊老、敬老的傳統(tǒng)美德,提高了當代學生的感恩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指導學生借助學校平臺或當?shù)刂驹钙脚_參與衛(wèi)生環(huán)保、扶貧幫困、科學普及等活動不斷提升自身思想品德素養(yǎng)。
(二)學業(yè)成就方面重點記錄的是學生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學習內容和成績,研究性學習表現(xiàn)與成果等內容。除任課教師需記錄學生必修與選修學習內容和成績外,學生在高中階段也需要記錄研究性學習的成果。一項研究有無價值,能否順利進行,能否取得理想的成果,關鍵在于選題是否合適。因此,班主任需要在學生選擇課題時進行認真指導,使學生在選擇課題時充分考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性、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和可行性,選出最合適的研究課題?;谶@些標準,班主任可指導學生從各學科所學內容及日常生活中挖掘合適的課題并進行研究。作為一名生物教師,現(xiàn)以生物授課為例展示具體指導過程。在學習生物多樣性這一內容時,我們講到生物系統(tǒng)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但現(xiàn)如今全球物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滅絕,這一速度至少比過去一千萬年的平均值高出數(shù)千倍。針對這一現(xiàn)象,學生表達了強烈的研究興趣。因此,在和學生共同論證了該選題的可行性、科學性等問題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該項課題的研究。最終,一研究性小組提交了《關于瀕危動物的結題報告》。該研究性課題難易程度適中,課題的大小適中,并且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在報告中學生提出相應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以及研究的基本過程和一些可行的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護區(qū),禁止獵殺瀕危動物等。在研究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了嚴重破壞,瀕危物種的數(shù)量也越來越多,任其發(fā)展終將危害到人類自身。所以我們應該秉承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fā)展理念,走社會、經(jīng)濟、生態(tài)三者結合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在這個課題的選擇過程中,班主任從課堂所學內容出發(fā),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組織學生進行實際調查研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的生態(tài)保護意識,這種教育效果遠遠大于單純的說教,真正實現(xiàn)從“唯分數(shù)”論到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身心健康方面重點記錄的是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主要結果,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主要效果,以及自我調節(jié)能力,應對困難與挫折的表現(xiàn)等心理健康情況。當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級工作的重心,班主任應該多學習心理學知識,當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能利用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引導學生積極應對。此外,還應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應對班級同學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比如:隨著高中學生的身體發(fā)育,心理上會逐漸萌生對異性的好感,為了讓學生正確認識與處理與異性同學的交往問題,特開展了《花開應有時》主題班會,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深入其中,正確認識和異性的關系,并繼續(xù)設想,逐步認識到如不正確處理和異性的關系,任其發(fā)展,將會有比較嚴重的后果,最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并和異性同學正常交往。另外,在學生剛剛步入高三時,特錄制了《穿越風雨,燃啟“心”程》微課,讓學生在新的學期能克服自己迷茫、焦慮、心煩等消極心理,向合理表達情緒、認知自己學情、跟隨老師節(jié)奏、排除無關干擾、積極行動起來方向努力。通過本次活動后,學生了解了自己的狀態(tài)、明確了自己的期待、行之有方,帶著勇氣與希望不念過往,不懼將來。最后班主任還應做好與家長和心理教師的溝通,當學生心理出現(xiàn)問題時與家長溝通,并尋求心理教師的幫助,在心理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認清自己的目標,緩解考試壓力等,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克服考前的焦慮。當然,這種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繼續(xù)開展,我們的學生才能健康成長。
(四)藝術修養(yǎng)方面重點記錄學生在藝術、人為等方面的興趣與特長,以及參與藝術活動的過程和成果。作為班主任應在教育中應用“多元智力理論”,意識到學習成績并不是唯一評價標準,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積極挖掘學生在音樂、體育、美術等方面的天賦,真正實現(xiàn)因材施教、以人為本。教師可在班內組織活動,如,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加強《民法典》宣傳教育工作,于2020年10月25日組織學生開展了“民法典為我們護航”手抄報比賽,并對本次比賽收到的作品進行組織評選,對獲獎同學進行獎勵。本次《民法典》宣傳教育工作以活動為載體,用手抄報繪制心中的世界?!懊穹ǖ錇槲覀冏o航”為學生普及法律知識,宣傳法治精神。一幅幅手抄報在傳播知識,提升學生的閱讀書寫、美術設計、審美情趣等綜合能力的同時,也是滋養(yǎng)學生心靈、塑造學生人格品質的平臺。教師還可以借助學校所搭建平臺組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適合自己的活動。我校一直以“惠美”教育為特色,以“讓每一位學生得到最適宜的發(fā)展”為辦學理念,積極探索以普通教育為主體,以藝術和外語特色教育為助力的“一體兩翼”立體育人模式。為了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貫徹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人人美育、美育人人”的美育育人機制,繁榮校園文化,全面展示學生藝術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掘學生的潛力,發(fā)揮個人特長,排兵布陣,多點齊發(fā),合力打造美育建設基地。本人借助學校搭建平臺,組織學生集體合唱參加63級級部于體育館舉辦的第八屆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活動,慶祝祖國七十一周年華誕。學生以豐富多彩的形式、飽滿的熱情、響亮的聲音、高昂的精神,表達了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他們的歌聲不僅回蕩在體育館中,也回蕩在每個老師、學生的心中,真正讓愛國主義厚植在我們每一個三中人的心中。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象力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育。教師應以“惠美”文化為引領,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踐行“讓每一位學生得到最適宜的發(fā)展”的辦學理念,促進學生的多元發(fā)展。
(五)社會實踐方面重點記錄的是學生參加技術課程實習、游學,到社會大課堂實踐基地、高??蒲兴?、博物館、科技館、企業(yè)、社區(qū)等社會場所開展參與的實踐活動。在這一方面,班主任應緊緊圍繞實踐活動,和學生共同參與其中,充分做好理論和實踐指導。以研學為例:研學前,班主任應指導學生圍繞主題,提出研究問題,制定研學方案;研學中,應指導學生深度體驗,提高研學實效;研學后,應趁熱打鐵、整理資料,撰寫成果,反思評價。例如:1898年5月24日英軍強登威海衛(wèi)并強行租占32年,為提醒學生勿忘國恥,砥礪前行,我充分利用膠東威海黨性教育基地的資源優(yōu)勢,組織學生到劉公島進行研學旅行。指導學生以“勿忘國恥、警鐘長鳴”為主題,確定了“旅游碼頭集合—乘船上岸—參觀甲午戰(zhàn)爭博物館—參觀甲午戰(zhàn)爭陳列館—乘船下島”的研學路線。在做好充分的物質和安全準備后,在指導老師帶領下,學生按照計劃進行了此次研學活動。在珍貴的歷史文物前,從解說員的講解中,學生進一步了解了甲午戰(zhàn)爭的起源、雙方參戰(zhàn)兵力以及甲午海戰(zhàn)的背景意義等,更加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情懷。最后,研學小組成員就學習成果進行討論,并整理相關資料撰寫研學成果。整個研學過程中,我指導學生通過上網(wǎng)搜索、翻閱書籍等方式搜尋相關資料,了解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意義,制定研學計劃并在活動結束后及時撰寫研學報告,真正地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知識,受到教育,實現(xiàn)社會實踐活動的最大價值。
班主任在上述各方面做出具體的指導后,還應在學期末指導學生總結整理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動、典型事實以及其他相關材料,并組織學生將總結整理的相關資料上傳至山東省綜合素質云平臺,作為各高校招錄學生的重要依據(jù)。
結束語
總之,班主任在學生應對綜合素質評價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學生應對新高考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班主任要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思想品德、學業(yè)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與社會實踐等五方面幫助學生全面提升綜合素質,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提升和全面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幫助每一位學生邁入更加理想的大學之門。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Z].2009-08-12.
[2]朱志平.綜合素質評價:經(jīng)驗,問題,對策[J].基礎教育課程,2013,(04):71-73.
[3]李寶慶,樊亞嶠.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問題及改進[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2,(10).
作者簡介:李銘榮(1990.10),女,漢,山東威海人,大學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生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