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萬龍,趙志范,婁珊珊,高原,郝宗睿
(齊魯工業(yè)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山東 青島 266001)
空腔流場易產生振動和噪聲,是航空航天領域一類受到廣泛關注的流動問題[1]。在高速水下航行器及水力空化領域,空腔流動由于其速度較高,壓力降低,極易誘發(fā)空化,影響水下航行器的航行性能。
孫亞琴等[2]通過實驗和理論分析,研究了水平空腔旋流壓強的產生機理及構成,分析了其影響因素,探究了壓強的變化規(guī)律。韓帥斌等[3]運用渦動力學理論,結合拉格朗日擬序結構識別流場中旋渦結構,研究了空腔流動中的渦旋結構演化規(guī)律,包括碰撞、合并等過程。萬振華等[4]分析了空腔中渦結構碰撞后的壓力脈動分布,運用擬渦能的概念分析了空腔流動。曲俊超等[5]在空腔前部添加了微射流,改變了空腔流動結構,一方面減小了水下航行阻力,另一方面降低了航行器的水動力噪聲。劉哲等[6]采用動態(tài)模態(tài)分解的方法,探究了不同空腔結構的流態(tài)分析,重點解析了后壁面傾斜角對流動的影響。盡管有諸多學者開展了空腔流動的研究,然而針對高寬比對空腔流動的研究較少。
在空腔流動的數值計算中,常用的數值模擬方法有雷諾時均方程(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大渦模擬(large edy simulation,LES)和直接數值模擬(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DNS)。其中DNS能最有效地獲得流場內的湍流細節(jié),但是消耗資源,計算成本高,計算時間長;而RANS方法通常會過濾掉很多流場細節(jié),導致計算流場不夠精確[7]。因此,通常采用LES方法開展空腔流動流場數值模擬。
本文以空腔流場為研究對象,采用LES開展空腔流動的數值計算,重點分析高寬比對空腔流動的影響,探究監(jiān)測點壓力脈動的時頻特性,獲得空腔內固定位置的速度分布和壓力分布。結合渦量分布,獲得高寬比對空腔流動的具體影響,為后續(xù)開展空腔流動的應用奠定基礎。
大渦模擬方法的控制方程如下[8]:
(1)
(2)
式中,ρ為液體密度,uj為不同方向的速度,μ為黏性系數,p為流體壓力。
大渦模擬方程對質量和動量方程進行Favre濾波得到:
(3)
(4)
亞格子應力為:
(5)
渦黏度模型是一種廣泛使用的亞格子網格尺度模型,其假設是子網格尺度應力與過濾后的大流量應變率張量Sij的模量成正比[9]。
(6)
(7)
湍黏性系數μt是應用壁面局部渦黏度模型(WALE模型)封閉的亞格子尺度湍流黏度,WALE模型可以從層流剪切返回值[10]。
(8)
式中,LS和Sijd計算公式如下
LS=min(kd,CSV1/3),
(9)
(10)
式中,k為馮卡門數,d是距離最近壁的距離,V是計算單元體積,Cs為默認WALE常數,通常取0.5。
空腔計算流域如圖1所示??涨坏拈L度為L,高度D,寬度W,空腔前緣長度LI,空腔后部LA。為研究后續(xù)高寬比對空腔性能的影響,選擇3個典型工況:D/L分別為0.5、1.0、1.5。來流速度選擇30 m/s?;谇婚L的來流參數的雷諾數ReL=ρ∞U∞L/μ∞=1.2×105,其中U∞為空腔來流速度,網格分布在各個壁面及空腔開口處的剪切層附近加密,壁面第一層網格保證Y+≤1。進口設置為速度進口,出口設置成為壓力出口。
圖1 空腔流動計算流域Fig.1 Calculation domain of cavity flow
由于在數值計算過程中,網格的劃分直接影響到計算結果,本文開展了網格無關性驗證。以D/L=0.5的空腔為模型,將計算網格劃分了粗、中、細三套網格,Case1空腔網格數為100×200,Case2為150×240,Case3為170×270。網格劃分形式如圖2所示,比較了不同網格數量下,分析空腔內(0,0)的壓力隨時間的變化,如圖3所示。通過計算發(fā)現,Case2和Case3的網格壓力脈動變化基本一致,網格的數量對計算結果影響較少??紤]計算成本的問題,本文選擇Case2的網格作為計算網格,開展后續(xù)研究。后續(xù)針對不同D/L的空腔,按比例對空腔網格進行劃分,使其滿足相關精度要求。
圖2 網格劃分形式Fig.2 Grid generation form
圖3 時域壓力脈動Fig.3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 of time domain
在空腔中心位置P1(0,0)設置監(jiān)測點,通過計算,獲得不同高寬比空腔中非定常流動,記錄壓力脈動,獲得如圖4所示的壓力脈動分析。通過對比分析,發(fā)現高寬比D/L=0.5時,壓力脈動呈現明顯的周期性分布,當D/L=1.0和D/L=1.5時,其壓力脈動周期性不明顯,在大周期范圍內,還存在一定的小周期脈動。這說明高寬比的不同,對空腔內P1的壓力脈動影響較大,當高寬比增大時,空腔流動在壓力脈動范圍內增大,且周期性不明顯。通過對壓力脈動的傅里葉變換,分析得到頻域曲線,從圖4中發(fā)現,當高寬比增大時,峰值頻率增加,這說明在空腔口位置處的壓力脈動更加劇烈。
圖4 P1點的壓力脈動及其頻域分析Fig.4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 at P1 and the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在計算過程中,截取y=0.001位置的曲線,線上的時均速度分布、時均壓力分布,如圖5所示。在y=0.001位置距離空腔口較近,截取此曲線位置的時均壓力脈動和時均速度,能夠有效反映空腔范圍內的流場特征。圖5顯示,低高寬比的空腔在y=0.001位置處的壓力脈動振蕩劇烈,在靠近來流方向壓力脈動低,考慮去流方向的位置,壓力脈動大,說明此處渦旋結構復雜。高寬比等于1.0和1.5的空腔壓力脈動較為平緩,波動較小。圖5(b)展示了y=0.001位置的速度分布,從圖中可以看出,D/L=0.5的速度波動較大,空腔速度分布呈現一定的周期分布,而其他高寬比的空腔速度波動較小,與前面壓力脈動的分布正好對應。
圖5 y=0.001流場特性分析Fig.5 Analysis of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at y=0.001
計算過程中獲得不同高寬比空腔的速度場分布情況,如圖6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高寬比的增大,流場內速度分布呈現不同趨勢。高寬比為0.5時,由于在流向方向上距離較大,速度分布沿流線分布,在腔內分布存在明顯的低速區(qū),表明了在高寬比較小時,空腔內速度變化較大,有明顯的低速區(qū),內部流動非定常特性比較明顯;高寬比為1.0時,垂直于流向方向上,呈現明顯的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分布,表明空腔內部存在兩個明顯的渦旋結構,內部流動規(guī)律明顯。隨著高寬比的繼續(xù)增加,速度分布區(qū)域呈現3個明顯交替的區(qū)域,這表明空腔區(qū)域內部具有速度梯度分布,呈現渦心數量增加。
圖6 x方向速度場對比Fig.6 Comparison of x-direction velocity field
通過仿真計算獲得不同高寬比下空腔的時均渦量分布情況,具體如圖7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D/L=0.5的空腔整個腔內,渦量分布較大,與前面的速度分布和壓力分布對應。當高寬比較小時,空腔內流動活躍,內部出現很多渦旋結構,流動較為湍急,非線性特征明顯。D/L=1.0時,渦量值集中在空腔開口域和空腔內部,形成固定區(qū)域,空腔開口域渦量值較大,隨著空腔高度的增加,其渦量值減小,集中于空腔中心區(qū)域。流體流過空腔后,在空腔的后緣形成系列渦旋,且P1位置的壓力脈動形成波動較小的周期性流動。D/L=1.5的空腔其渦量分布與D/L=1.0相似,隨著空腔高度的增加,空腔內的渦量值和區(qū)域都減小了,空腔內的渦量高的值集中在空腔口附近及空腔內部的上邊緣位置,由于空腔口的作用在后緣同樣形成一系列渦量,相比其他兩種空腔流動,D/L=1.5的空腔后緣渦量值明顯小于前面幾種,這說明空腔高寬比對空腔內部流動影響較大。空腔開口位置是渦量的集中區(qū),腔內形成明顯的圓形渦量分布,意味著在內部形成較為規(guī)則的環(huán)形渦流,其渦量分布與前述x方向速度分布相對應。
圖7 渦量場對比分析Fig.7 Comparison of vorticity field
通過數值計算,對比了ReL=1.2×105情況下,高寬比對空腔流動的影響,通過分析獲得如下結論:
(1)高寬比的增加,空腔開口位置的壓力脈動周期性降低,周期性不明顯??涨粌葔毫γ}動峰值降低,減弱了壓力脈動。
(2)高寬比增加,速度和壓力的波動減小,內部渦旋結構較為穩(wěn)定,呈現獨立較大的渦旋結構,而高寬比較小的空腔流動,內部流動復雜,具有多個小的渦旋結構,脈動性較強。
(3)時均渦量分布表明,隨著高寬比的增加,渦量分布較為單一,集中在空腔開口域附近及空腔內部,且整體的脈動值較小,而高寬比較小的空腔流動,渦量值較大,且分布區(qū)域廣,說明其內部流動脈動性較強。
經過本文的計算分析,發(fā)現不同高寬比的空腔流動特性變化較大,高寬比較大的流動較為平穩(wěn)。因此在水下航行器及船舶設計過程中盡量避免出現小的空腔,以免增加航行阻力,該研究為后續(xù)船舶水下開孔等系列空腔流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