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韌,胡昊灝,陳 楊
(江蘇科技大學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江蘇 鎮(zhèn)江212003)
吸聲系數(shù)是表征含空腔覆蓋層聲學特性的基本參數(shù),直接計算變截面空腔覆蓋層的聲特性較復雜,因此通常采用分層等效近似的方法,將變截面空腔視為多個圓柱腔。
常用的近似方法主要包括解析法和數(shù)值法,各種分析方法的之間也存在明顯的差異。高曉琴[1],Chang等[2]將空腔層中橡膠單元近似為高粘性液體,分析了平面波在垂直入射和斜入射情況下含空腔覆蓋層的聲學性能,但論文只考慮了法向傳播的縱波而忽略了其它波的影響,也未考慮空腔諧振對聲學特性的影響。白國鋒等[3]利用傳遞矩陣模型,同時考慮了縱波和橫波,更接近于平面波傳播的實際情況。但是這種方法只適用于均勻介質(zhì),無法計算介質(zhì)中含有空腔的情況。劉志宏等[4]分析了背襯對覆蓋層聲特征的影響,但未研究含空腔覆蓋層的聲特征,也沒有討論參數(shù)變化對吸聲性能的影響。張浩等[5]在分層介質(zhì)傳遞矩陣模型的基礎(chǔ)上,引入界面面積因素,使模型可以計算具有內(nèi)部空腔的覆蓋層吸聲性能,但文中并未對比空腔類型對覆蓋層吸聲性能的影響。馮?;鄣萚6],趙宏剛等[7]和Ivansson[8]將空腔作為黏彈性介質(zhì)中的散射體,運用分層介質(zhì)多重散射理論分析覆蓋層的聲學特性,但該方法只能局限于少數(shù)幾種簡單幾何形狀空腔的黏彈性層。
數(shù)值法[9-12]主要使用有限元和邊界元等方法,將空腔作為散射體,計算不同類型的聲學覆蓋層的聲特征,數(shù)值計算不受覆蓋層內(nèi)空腔形狀的限制,但是當對結(jié)果精度要求較高時,需要較長的計算時間。
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對含變截面周期空腔的聲學覆蓋層聲吸收性能展開研究,空腔分布方式如圖1所示,空腔沿X、Y方向周期分布。利用周期邊界條件取一個單元進行分析,在此基礎(chǔ)上將空腔部分沿厚度方向均勻分成若干層(如圖2所示),當分層的厚度足夠薄時,各層變截面空腔等效為均勻圓柱空腔。利用彈性波傳播理論,結(jié)合應力連續(xù)邊界條件求得等效波數(shù),最后采用二維傳遞矩陣法得到聲學覆蓋層的吸聲系數(shù)。
圖1 空腔分布示意圖
圖2 分層近似示意圖
取圖2 中分層近似后多段均勻圓柱腔的第i段分析,如下圖3 所示。設(shè)覆蓋層內(nèi)部圓柱徑為ai、覆蓋層半徑為b。
圖3 第i層覆蓋層示意圖
為了求得圓柱空腔單元中的等效波數(shù),首先引入彈性波在覆蓋層中傳播的運動方程:
式中:s為位移矢量,λ,μ為Lame 常數(shù),ρ為橡膠密度,?,?2分別為Hamiltonian 算子和Laplace 算子。位移s可以表示為標量場φ的梯度和矢量場ψ的旋度的和,即:
式中:φ為縱波勢函數(shù),ψ為橫波勢函數(shù)。矢量勢函數(shù)可以寫成標量勢函數(shù),故公式(2)可以表示為:
式中:kl為縱波波數(shù);ks為橫波波數(shù)。
公式(3)的形式解可以表示為:
式中:C1,C2,C3,C4為待定系數(shù),klx=為軸向波數(shù),J0,Y0分別為第一類和第二類貝塞爾函數(shù)。
柱坐標下徑向位移sx和軸向位移sz為:
柱坐標下應力和應變的關(guān)系為:
考慮邊界條件,在空腔內(nèi)界面處,由于腔內(nèi)介質(zhì)為空氣,因此認為內(nèi)界面的邊界條件為‘絕對軟’邊界,所以空腔內(nèi)側(cè)的應力邊界條件為:
在空腔的外界面,由于運動是同步的,所以界面處應力為零,軸向的位移為零,則空腔外側(cè)的邊界條件:
聯(lián)立公式(4)、式(5)、式(6)和邊界條件公式(7)、式(8)可得:
上述方程為齊次線性方程組,待定系數(shù)C1,C2,C3,C4有非零解的充要條件為方程組的系數(shù)行列式等于零,通過對其系數(shù)行列式求解,即可得到聲波在第i層沿軸向傳播的波數(shù)kiz,第i層覆蓋層的等效密度為橡膠密度和空氣密度的體積平均值:
式中:ρi為等效后密度,ρ為基體材料密度;ρa為空氣密度,β=ai/b。
在得到各層等效參數(shù)以后,由各層相鄰兩側(cè)聲壓和質(zhì)點振速連續(xù)建立一個傳遞關(guān)系,并用矩陣表示,利用傳遞矩陣計算含圓錐空腔覆蓋層的聲特征,其表達式為:
式中:
式中:di為第i層厚度,ki為第i層波數(shù),Zi為第i層阻抗,p0,v0為覆蓋層前界面聲壓和振動速度,pi+1,vi+1為覆蓋層背面界面的聲壓和振動速度。
本文中聲學覆蓋層兩端均為無限大水域時,其透射Tr、反射Re和吸聲系數(shù)A分別為:
式中:Zw為水的阻抗,T11,T12,T21,T22為式(14)中傳遞矩陣T的元素。
為了驗證分層近似法求解聲吸收的正確性,采用聲學有限元軟件建立含錐形空腔的聲學覆蓋層周期單元(如圖4 所示),分析過程考慮鋼背稱對聲吸收的影響,并利用PML(完美匹配層)模擬無限大水域。覆蓋層單元尺寸L=30 mm,H=50 mm,H1=H3=5 mm,圓錐空腔尺寸:底面直徑10 mm,高H2=40 mm。覆蓋層材料參數(shù)為:泊松比σ=0.49,楊氏模量E=7.1×107Pa,損耗因子η=0.2,密度ρ=1100 kg/m3。
圖4 周期單元聲吸收有限元模型
平面波從左側(cè)水域垂直入射,入射頻率為0.1 kHz~9 kHz,步長0.1 kHz,解析和數(shù)值計算結(jié)果如下圖5所示。
圖5 近似解析和數(shù)值對比
由圖5近似解析和數(shù)值計算的吸聲系數(shù)對比圖可知,頻率在8 kHz 之后,兩種計算結(jié)果出現(xiàn)偏差。出現(xiàn)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①本文使用分層近似法計算變截面空腔的吸聲系數(shù),計算過程中分層數(shù)量不合理,導致高頻時出現(xiàn)偏差;
②解析方法中選取的周期覆蓋層單元為圓柱形,但是本文有限元軟件所建立的模型為長方體,兩種不同邊界形狀覆蓋層單元,在計算結(jié)果上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從整體上來說,兩種方法計算的吸聲系數(shù)曲線吻合較好,說明本文采取的解析程序是有效的。
本節(jié)以圖4模型為例分析不同參數(shù)下覆蓋層的吸聲性能,為了分析含周期圓錐空腔的聲學覆蓋層吸聲機理,下面對相關(guān)參數(shù)展開分析,主要包括彈性背襯,圓錐腔尺寸和空腔形狀等參數(shù)對吸聲系數(shù)的影響。
彈性背襯結(jié)構(gòu)由于特性阻抗與覆蓋層差異較大,會對入射波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進而影響吸聲性能,如圖6所示。
圖6 背襯對吸聲系數(shù)的影響
從圖6 可以看出有、無背襯對覆蓋層的聲吸收有重要影響,有彈性背襯的覆蓋層吸聲系數(shù)在大部分頻率范圍要高于無背襯的情況。文獻[13-14]分析了背襯對圓柱空腔覆蓋層吸聲性能的影響,論文指出:背襯與覆蓋層材料聲阻抗失配,入射聲波經(jīng)過覆蓋層后,被背襯與覆蓋層的耦合面反射回覆蓋層中,形成二次吸收,從而提高吸聲性能。
為了更清晰地給出背襯的影響,下面分別分析有、無背襯時,f=4 kHz 和f=9 kHz 處覆蓋層位移云圖。如圖7所示。
圖7 f=4 kHZ位移圖
圖7 覆蓋層位移云圖的圖例范圍為(5~40)×10-9mm,由圖可知,在該頻點下,有背襯的位移幅值大于無背襯。并且覆蓋層基體從底部到頂部,位移幅值逐漸增大,說明覆蓋層整體被拉伸或者壓縮,因此低頻時覆蓋層的吸聲是由基體的共振引起的。
圖8 覆蓋層位移云圖的圖例范圍為(5~40)×10-9mm,由圖可知,在該頻點下覆蓋層內(nèi)部空腔的位移幅值遠大于基體的位移,說明高頻時覆蓋層的吸聲依賴于空腔的共振。
圖8 f=9 kHz位移圖
由以上分析可知,背襯不僅會提高含圓錐空腔覆蓋層的吸聲性能,還會影響覆蓋層基體及空腔的共振頻率,從而改變覆蓋層吸聲峰值頻率。
圓錐腔體尺寸的改變,會影響腔體的共振頻率。圖9給出了不同底面半徑的圓錐腔對吸聲系數(shù)的影響,由圖可知,腔體半徑改變會使吸聲峰值頻率產(chǎn)生偏移,這為在感興趣頻率范圍設(shè)計覆蓋層聲吸收提供了參考。
圖9 圓錐腔半徑對吸聲系數(shù)的影響
下面將分析圓錐空腔半徑影響吸聲峰值頻率發(fā)生偏移的原因。上文分析可知,第一(低頻)吸聲峰值依賴于基體的振動,由圖10 基體位移幅值圖可知,當圓錐空腔半徑增大后,基體之間厚度變薄,更易產(chǎn)生變行,從而使共振頻率向低頻移動,故隨空腔半徑的增加第一吸聲峰頻率減小。
圖10 覆蓋層1 kHz位移圖
圖10 和圖11 覆蓋層位移云圖的圖例范圍為(1~6)×10-8mm,由圖11 可知,圓錐空腔位移幅值隨半徑的增大而增加,這是因為使空腔發(fā)生共振的聲波波長與空腔半徑成正比,當空腔半徑增大時,共振頻率聲波波長增大,所以空腔產(chǎn)生共振的頻率降低,而第二(高頻)吸聲峰由空腔的振動引起,故隨著空腔體積的增加吸聲峰頻率降低。
圖11 覆蓋層6 kHz位移圖
將圓錐空腔換成圖12圓臺形空腔,圓臺底部半徑5 mm,頂部半徑3 mm,高40 mm。
圖12 圓臺形空腔
從圖13可知,圓臺空腔的吸聲峰值頻率小于圓錐空腔,是因為平面波沿空腔表面?zhèn)鞑ミ^程中縱波會轉(zhuǎn)變?yōu)榧羟胁ǎ斂涨惑w積增加后,提高了縱波轉(zhuǎn)變?yōu)榧羟胁ǖ谋壤瑥亩龃罅寺暡ǖ哪芰繐p耗,提高了覆蓋層吸聲性能,因此隨著空腔體積的增大吸聲峰值頻率向低頻偏移。
圖13 吸聲系數(shù)對比
圖14給出楊氏模量對覆蓋層聲吸聲的影響,當覆蓋層的楊氏模量增大后,吸聲曲線峰值向右移動,說明當楊氏模量增大后,引起空腔和基體共振的頻率也隨之增大。
圖14 不同楊氏模的吸聲系數(shù)
本節(jié)分析平面波入射角度對覆蓋層吸聲性能的影響,下圖15為聲波入射示意圖。
圖15 平面波入射示意圖
圖17 是在吸聲系數(shù)曲線0.7 kHz 處,平面波垂直和75°入射時覆蓋層位移云圖,云圖圖例范圍為(1~7)×10-8mm,對比圖17(a)、圖17(b)兩圖可知,斜入射時覆蓋層出現(xiàn)更大的橫向變形,這是因為橡膠的橫波損耗因子遠大于縱波損耗因子,因此平面波斜入射產(chǎn)生的能量損耗遠大于垂直入射。這也是圖16 低頻時吸聲系數(shù)隨著入射角度增加而增大的原因。
圖16 不同入射角度下吸聲系數(shù)
圖17 覆蓋層位移圖
以平面波60°入射時的吸聲曲線為例,分析0.7 kHz和9.2 kHz處吸聲峰值的物理機理。
圖18為覆蓋層吸聲峰值處位移圖,云圖的圖例范圍(1~30)×10-8mm,由圖可知,第一吸聲峰(0.7 kHz)時覆蓋層基體位移較大,說明覆蓋層被整體地拉伸或壓縮,此時的吸聲峰值是由基體的振動引起的。第二吸聲峰(9.3 kHz)時圓錐空腔振動幅度較大,而覆蓋層整體位移幅值很小,說明高頻時的吸聲峰值主要依賴于覆蓋層內(nèi)部空腔的共振。
圖18 吸聲峰值位移圖
本文針對含周期圓錐空腔聲學覆蓋層聲吸收問題,利用等效分層介質(zhì)理論,重點分析了覆蓋層內(nèi)空腔尺寸、空腔形狀、基體材料參數(shù)、背襯和平面波入射角度等對覆蓋層吸聲性能的影響,得出以下幾點結(jié)論:
(1)用數(shù)值法求解含空腔覆蓋層的吸聲特性,可以和解析解計算結(jié)果相吻合,證明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2)背襯是影響覆蓋層吸聲性能的重要因素,有背襯時吸聲性能在大部分頻率范圍要好于無背襯的情況;
(3)覆蓋層材料參數(shù),空腔直徑,空腔形狀等對聲吸收有重要影響,計算結(jié)果表明:空腔直徑越大,基體楊氏模量越小,吸聲峰值頻率越向低頻移動??梢酝ㄟ^設(shè)置以上參數(shù),提高覆蓋層在低頻段的吸聲系數(shù);
(4)平面波斜入射時,低頻時吸聲系數(shù)峰值隨入射角度的增加而增加,聲吸收物理機理與垂直入射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