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維
摘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心理健康問題,明確提出要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實現(xiàn)全民健康,不斷提升國民心理健康素養(yǎng)。同時也對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要不斷加強和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培養(yǎng)自尊自信、積極向上、平和心態(tài)的新時代新青年。幼兒教育是教育的基礎階段,也是對幼兒的啟蒙教育,這一時期的教育對幼兒影響深遠。要想全面貫徹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同樣需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本文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有效策略兩個維度進行探究,力爭讓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兒園落地生根。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園教學;滲透
在幼兒園教學中,幼兒教師必須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秉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尊重與關注幼兒,在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方法,有效地滲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提高幼兒教育的效率與質量。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兒園教學中滲透的要性
開展幼兒心理教育,需要幼兒教師的引導實施。幼兒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具有自身的顯著特點。由于尚處于身心成長的初期階段,幼兒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在幼兒園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需要幼兒教師引導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幼兒教師的道德素養(yǎng)、執(zhí)教水平、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等諸多方面,都是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條件。幼兒教師在開展幼兒心理教育時,可立足于教學內(nèi)容與幼兒的生活認知、生活經(jīng)驗,進行融入式的教育。例如,在開展“送小羊回家”的幼兒游戲活動時,活動內(nèi)容是小豬、小狗、小兔等幾個小動物在送小羊回家途中,團結一心,共同戰(zhàn)勝老虎、大灰狼、狐貍把守的關卡,最終通關成功,順利將小羊送回自己家中。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進行總結"在送小羊回家的小動物身上,體現(xiàn)出朋友之間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的良好道德意識。"并借此引導:“如果小羊是你們的朋友,你們會怎么做呢?”這樣的啟發(fā)式教育能夠讓幼兒建立起友愛互助的品行認知,在潛移默化中也要求自己做一個心地善良、勇敢正直的人,由此達到心理健康教商的目的。
二、如何讓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落地生根
(一)積極向上的言行,為幼兒營造一個健康學習氛圍
幼兒是非常單純和天真的,他們沒有足夠的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經(jīng)驗,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也發(fā)展不足,在成長過程中非常容易受身邊人的影響,且尤其喜歡模仿自己喜歡和熟悉的人。鑒于幼兒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當盡量以積極的語言和言行教學,給幼兒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行為,讓幼兒通過教師的言行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例如,日常教學中多用“可以嗎”“你可以的”“請你們”“謝謝”等積極語言;多以點頭微笑示意,給孩子們豎大拇指,為孩子們鼓掌……借助這些積極暗示,孩子們往往會變得越來越自信。
(二)多樣化主題活動,培育幼兒健康心態(tài)
活動是班級管理的主要內(nèi)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是融合班級管理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橋梁”。幼兒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應以活動為主,引導幼兒充分參與多樣化活動,讓幼兒經(jīng)歷和體驗活動過程,在活動中形成良好的心態(tài)。一方面,因事而異,靈活設置主題活動。開展主題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幼兒情緒問題和不良心理問題。所以,在選擇主題時應當結合幼兒具體情緒表現(xiàn)和心理特點來。例如,針對幼兒情緒問題,幼兒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我們的表情”心理健康教育專題活動。在指導學生認識不同的表情時,幼兒教師可重點引導孩子們看表情圖同時猜想這些圖片代表什么表情。然后鼓勵幼兒互相討論,交流什么時候會出現(xiàn)這些表情。最后帶著幼兒一起來表演這些表情,教師說出表情代表的意義,學生做出相應的表情,以此方式深化幼兒對表情符號的理解,同時也讓幼兒在體驗中認識“開心”“傷心”“憤怒”“失望”等多種情緒。為了進一步強化幼兒的情緒管理和控制能力,我們還可以在教室門口準備一張貼有各種情緒的表情貼紙,每一個孩子進教室之前可以根據(jù)自己當時的心情選擇一張貼紙貼到自己的座位上。針對幼兒的具體心情,我們再輔以心理指導,采取適當干預措施,幫助幼兒及時消除消極情緒,引導他們樹立一個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心態(tài)。
(三)家校攜手,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
幼兒是發(fā)展中的人,他們每一天的心情可能都會隨時間而改變。幼兒教師應當做好家校溝通工作,及時向家長反饋幼兒在校表現(xiàn)。比如通過家長會、家長開放日、親子活動、家訪,借助微信群、微信公眾號與家長溝通,以多種靈活、自由的溝通方式在第一時間幫助幼兒消除心理問題。通過與家長攜手,讓幼兒在家長感性的愛和幼兒教師理性的愛中成長,共育幼兒健康心理。
我班有一個孩子非常任性,想要的東西哭鬧著要,不到手不罷休,由著自己的性子來。這種任性使其常常在父母親人面前“囂張”,凡事都想隨著自己的心意。長此以往,不僅會損失身體,也會影響今后的發(fā)展。針對這一情況,我及時與家長溝通,并提出了建議:一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在商場看到毛絨玩具,不要直接給孩子說“不買”,而是引導孩子:“前面還有芭比娃娃,你要不要去看看”,邊走邊與孩子講話,孩子的注意力很快從買玩具上轉移了。二是約法三章,制定規(guī)則比如每天只能看一集動畫片,同樣的玩具不能反復買,出門不吃冰激凌,就可以去游樂場玩,待人接物也要有禮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幼兒園要與小朋友們友好相處……通過引導家長制定規(guī)則,強化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逐漸克服孩子的任性。
綜上所述,隨著教學的發(fā)展和進步,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而且能夠與幼兒的身心發(fā)展需求相符合,又能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其作用非常顯著。幼兒園教師要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在教學中借助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讓幼兒的成長和發(fā)展環(huán)境更加積極和美好。
參考文獻:
[1]田甜.幼兒園教師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觀調(diào)查[D].華中師范大學,2019.
[2]郭鐵成,陳慧.論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設計[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34(08):29-32.
[3]劉余.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與水平提升策略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