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東流傳著一個劉強東懟員工抱怨的故事:一次,劉強東給業(yè)務人員開會,要求200%的業(yè)績增速,一位銷售副總裁說有難度,開始陳述阻礙重重的理由。劉強東立馬打斷他:“對不起,你沒聽懂我的問題。我問的是怎么增長,不是問怎么不能增長?!焙髞?,在業(yè)務例會上再也沒見到此人的身影。
一個啰嗦的下屬和一個說話精辟的下屬,老板會更愿意聽誰說呢?答案很明顯。老板在公司里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會不會說話,話說得漂亮不漂亮,要比你會不會做事更關乎著你的去留和前途。
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不善于和領導溝通,甚至是害怕和領導溝通。我還是職場新人的時候,見了領導也繞開走。以前沒覺得這是個多大的問題,直到2015年我創(chuàng)業(yè)自己做了老板,發(fā)現(xiàn)一些員工跟我溝通時很不自在,我才開始反思自己,原來以前我在和領導溝通時也存在著很多問題。
和領導說話時,你犯過哪些錯
人在職場,要想生存和發(fā)展得好,需要注意許多忌諱,尤其是和領導說話時,更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1. 把領導看得太高
在職場中,怕老板的人不在少數(shù)。每次和領導溝通,心里就一直打鼓,好像要進考場般腿肚子哆嗦個不停,因為覺得自己口才不好、專業(yè)知識不夠、書讀得不多、說話也很沒邏輯,感覺就像領導不是你的職場伙伴,而是你的考官,每天只會找你挑錯似的。其實不用緊張,領導既不是人生判官,也不是生活評委,他最在意的其實是你的工作態(tài)度。
2. 看低領導
有些人則自視甚高,總覺得領導工作能力不如自己,各方面都沒有自己專業(yè)。這種人和領導溝通的時候會帶著些許傲慢和漫不經心,或者用不招人待見的語氣回應領導。但是,大家想一想,一個人能做到領導的位置,必然閱人無數(shù)歷經風浪,很多事他只是看破不說破而已,但這并不代表他會一直容忍你。所以我們應該清醒自持、低調做人,不要驕傲過頭。
3. 越級匯報
1995年,“打工皇帝”唐駿通過了微軟的面試。他在做出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開發(fā)模式方案,并獲得實驗模塊的測試成功之后,非常興奮地給比爾·蓋茨寫了一封電子郵件,想要一鳴驚人。
比爾·蓋茨給唐駿回了一封短信說:“我沒有時間看你的具體內容,不過,我建議你和你的直接領導溝通一下。如果能證明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我相信你的主管會很感興趣?!?/p>
事后,唐駿回憶說:“坦白說,當時的我很有點心高氣傲的感覺,所以想得到比爾·蓋茨的直接認可。但我這樣越級報告的行為本身,從管理的角度來看是非常錯誤的。這種動不動就找高層領導,并認為這是職場制勝法寶的心理,在中國不少企業(yè)的員工里并不少見。”
下級越級匯報是對領導的不尊重,也是對他權威的一種藐視,更是對企業(yè)運作流程的逾越,無論在哪里都是不被認同的。是不是已經有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們?yōu)槭裁醋霾坏胶皖I導好好說話
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的原生家庭經歷,常常會在我們成年后與別人之間的互動中再次浮現(xiàn)。所以,員工與領導之間出現(xiàn)溝通問題,往往和他的原生家庭有關。比如,那些對領導心生恐懼的員工,家里也許有一位威嚴的父親或是挑剔的母親;總覺得領導偏心不公的員工,從小可能受盡了委屈和虧待;那些認為領導不重視自己的員工,在成長過程中,他們的想法和感受也許從未被人在意過。
在心理學領域,這種現(xiàn)象叫“心理投射”,當我們把對原生家庭的負面感受不經意投射給領導時,就會不知不覺豎起一道屏障,領導變成了滿腹怨氣的“父母”,而你則是一直不知道怎么跟父母相處的孩子。
在心理投射的影響下,你和領導都變成了“貓鼠游戲”的參與者:你的工作驅動力不是成績,而是領導有沒有關注你、重視你——領導表揚你,你就能開心驕傲好久;領導忽視你,你就開始湊合糊弄工作。
領導和員工之間的關系,是職場里最核心的關系。你要清醒地認識到,你與領導的關系不是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更多的是合作的關系,你沒必要把他當成領導,但你可以把他當成生活上的前輩,敬畏他而不是畏懼他,真心誠意地跟他溝通交流。
如何和領導更好地相處、交流
溝通是一種技能,高情商的溝通也絕不僅僅是大多數(shù)人以為的嘴甜圓滑會說話,和領導溝通的關鍵在于積極、有效、簡明。再具體點說,就是要做到以下4個方面。
1. 匯報工作時對事不對人
職場既是名利場,也是是非地,“對事不對人”是處理人際關系與工作矛盾的制勝法寶。在工作過程中,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溝通時一定不能夾帶個人情緒,任何時候都要就事論事,而不是刻意批評別人。否則,你的出發(fā)點再正確,也會讓自己在領導面前失分,給人留下愛嚼舌根、打小報告的不良印象,得不償失。
牢記,言多必失,管住自己的嘴,不輕易評價同事。
2. 匯報工作時用數(shù)據和結果說話
任何工作都可量化,無論公司有著怎樣的薪酬制度,每個崗位都有一套量化的考核標準,有些考核很明確,有些相對模糊,但最終的考核都要用數(shù)據和結果說話。
所以,你在和領導對話的時候,不能總說“我覺得”“我認為”,而應該說“這個數(shù)據告訴我們”或者是
“經過對用戶調研后得出結論……”這樣,領導才會覺得你的匯報是經過了充分思考、深入調研,而不是臨時起意拍腦袋。他會認為你是一個成熟的職場人。
3. 匯報工作時提供多個問題解決方案
大家知道老板最害怕面對哪一類員工嗎?不是懶惰疏于工作的,也不是與同事關系不佳的,而是身體勤奮、思想懈怠的人,看起來每天加班到很晚,工作卻沒有實際進展和績效,每次匯報工作都會扔出一大堆問題,搞得領導頭疼。領導心里會想,難不成我給你發(fā)工資,還要幫你解決問題?
公司不是慈善機構,也不是職業(yè)學校。領導需要的是答案,而不是問題。對公司來說,你存在的意義就是為公司創(chuàng)造價值、幫助公司解決問題。所以,你最好在提出問題的同時,給出幾種建議或方案,并列出每種方案的優(yōu)劣勢以及自己認為合理的建議和相應的理由,讓領導挑選他認為最合適的,這才叫真正的“提案”,而不是在“甩鍋”。方案不完美沒關系,至少你態(tài)度認真,這點就值得肯定。
4. 匯報工作時邏輯清晰
為什么每次你跟領導匯報時,都有一種“言語不能表達思想的百分之一”的痛感呢?歸根結底可能是因為,你說話的時候常常因果倒置、條理混亂、前后矛盾、缺乏重點。
領導的時間都很寶貴,他們沒有時間和耐心聽你長篇大論。所以跟領導對話前,你都要提前想好談話的目的,列出核心的要點,并將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說。如果連你自己都沒有想清楚的事情,就不要急著去找領導談了,因為到時候你可能會越說越亂,越說領導越沒耐心聽。
我就曾看到過某個員工匯報工作時,他的領導至少5次打斷他說:“說重點!請說重點!”不是因為領導沒有耐性,而是這個員工說話實在讓人太著急!
邏輯思維能力并非天生,我們可以通過后天培養(yǎng)加以訓練,而且任何時候開始都為時不晚。
教大家一招:每次與領導溝通之前,先在心里寫一篇草稿,列出幾個重點。說話時,把“第一、第二、第三”說出來,或是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來表達,結尾時不要忘記強調總結。慢慢地,你的說話邏輯會越來越清晰。
(摘自上海文藝出版社《高情商溝通》??? 作者:青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