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明
25年前,有位教社會學的大學教授,曾叫班上學生到巴爾的摩的貧民窟,調查200名男孩兒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huán)境,并對他們未來的發(fā)展做一評估,每個學生的結論都是“他毫無出頭的機會”。
25年后,另一位教授發(fā)現(xiàn)了這份研究,他叫學生做后續(xù)調查,看昔日這些男孩兒今天是何狀況,根據調查結果,除了有20名男孩兒搬離或過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擔任律師醫(yī)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這位教授在驚訝之余,決定深入調查此事,他拜訪了當年曾受評估的年輕人,跟他們請教同一個問題,“你今日會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結果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回答:“因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
這位老師目前仍健在,雖然年邁,但還是耳聰目明,教授找到她后,問她到底有何絕招,能讓這些在貧民窟長大的孩子個個出人頭地。
這位老太太眼中閃著慈祥的光芒,嘴角帶著微笑回答說,其實也沒什么,我愛這些孩子。”
(摘自:艾瑞克·布特渥斯《心靈雞湯》)
通過案例,我們得知一位教師因為愛能給孩子陽光,能給孩子希望,能讓180個人們普遍認為沒有希望的孩子有176人擁有大家認可的家庭、工作和幸福人生。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深思和學習。
冰心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021年黨史學習之年,踐行黨的教育理念,其中有一點就是號召每位教師要有仁愛之心。
愛是教育的靈魂,有愛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在學校里,老師的一個甜美的微笑,一個輕輕的撫摸,甚至是一個賞識的眼神,都會使孩子獲得積極的心理滿足。澆花要澆根,育人要育心,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才能把握學生心靈變化的軌跡。教師作為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實施愛的教育的過程中究竟應該怎樣做呢?
一、首先,教師一定要以誠相待
真誠是和諧師生心里溝通的基礎,只有以誠相待,才能取得對方的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雙方心靈的交集,沒有交集,心靈之間就無法相互影響。林肯曾經說過:“如果你想讓別人按你的目標行事,那么首先你必須贏得他的信任?!边@一點我是感同身受的。
我所任教的班級有一名男同學是大家公認的“壞”學生,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課下不按時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作業(yè),甚至在校園里看到老師都不主動打招呼……記得一次在我的課上,他未經我的允許隨意進出教室,我當時非常生氣,就把他叫到辦公室,想跟他好好談一談,可是這名男同學當時的態(tài)度非常冷漠、不屑一顧,對我的話無動于衷,尤其給我留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我一直都這樣!”。聽到這句話,我斷定再以當時的方式跟他溝通是無濟于事的,于是,我換了一種思路,靜下心來跟他說:“通過這段時間我對你的觀察,我認為你是一位非常聰明的男生,起初你的學習成績肯定很好。”他說:“是!”。我又接著說:“那你什么時候開始不好好學習了呢?為什么呢?”他說:“初中,后來由于某些原因就不想學了?!苯酉聛砭椭ㄖㄟ磉聿辉冈僬f了,當時通過他的表情和眼神,我獲得的信息是他認為我是老師,我只會站在老師的角度來說他,給他講一堆大道理,所以才不愿意告訴我具體原因的。于是我趕緊補充一句:“問你這些問題其實我別無他意,只是想和你交流一下,增進咱們彼此之間的了解,如果你信任我就可以聊聊,興許我還能幫你解決你的問題呢,不過如果你不愿說我也不會勉強……”慢慢地我打開了他內心深處的那扇門,他跟我談了很多很多,自此以后,我的課他再也不像原來那樣為所欲為了,每次見到我也能主動和我打招呼,甚至還有幾次,很有禮貌地幫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也就是這件事,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我們說得多么流暢,大道理講得多么多,關鍵是看我們是否能夠運用恰當、得體的話語表達出我們對學生的真誠,只有老師以誠相待,才能換來學生的信任,進而學生才能夠愿意跟著我們的思路走,讓我們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真正的引路人。
二、其次,教師要多關愛學生的日常,照顧學生的內心世界
我們人類都是感性動物,每個人都愿意被別人關心,被別人理解,被別人重視。作為老師,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學生時代正是他們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競爭越來越激烈,學生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教師一定要盡量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多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每一位同學,盡可能多的給學生傳播一些正能量。即使如此,仍然會有個別同學在心理上有一些小問題,這就需要老師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快速地越過障礙,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三、第三,教師對學生的愛要張弛有度,寬嚴相濟
學生時代心智還不健全,學生時代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也是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的時期。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所以,為了讓學生有個健康的身心,作為教師在尊重關愛學生的基礎之上一定要對學生嚴格要求,讓學生在放縱自己的同時把握好尺度,知道自己現(xiàn)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讓學生懂得學生允許犯錯誤,但盡量少犯錯誤,并且必須要學會及時改正錯誤,不犯同樣的錯誤……
這一點,在我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也一直在貫徹落實,也因為這一點,我也贏得了好多同學的喜歡與愛戴,也經常有同學在成長冊上或在畢業(yè)之際給我一些留言:謝謝老師三年的種種教誨,謝謝老師一直以來對我的關心和照顧,謝謝老師給予我前進的動力,是您給了我希望,給了我力量……
一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事業(yè)是一項非常巨大的工程,他需要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傳道授業(yè)解惑,更關鍵的是要注入愛的教育。因為愛是一股溫暖的陽光,他能驅走心靈的黑暗,撫平心靈的創(chuàng)傷,讓受傷的人臉上再度露出笑容,讓幼小的生命充滿安全,放心大膽地茁壯成長。愛能啟發(fā)心靈,帶來教育的奇跡。愛又能創(chuàng)造出力量,用他可以改變生命。為此,我呼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快快行動起來,用愛的目光注視孩子,用愛的眼睛發(fā)現(xiàn)孩子,用愛的細節(jié)感染孩子,用愛的管教約束孩子,用愛的胸懷包容孩子。這樣,你收獲的是感激,收獲的是幸福,收獲的是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