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冰心曾說過:“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也沒有一個學生不可愛?!泵總€學生都是一本需要仔細閱讀的書,是一朵需要耐心澆灌的花,是一枝需要點燃的火把。如果學生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記(摘自《賞識教育》)
一、發(fā)現(xiàn):多動的外表下掩藏著真摯的心
“請同學們注意,以上是有理數(shù)加法法則”,初一年級剛開學不久的數(shù)學課上,我邊板書邊總結(jié),“在習題課中我們還會加強練習?!?/p>
“老師,我要上廁所”,一個超級洪亮的聲音突然在我身后響起。我嚇了一跳,猛地一回身,發(fā)現(xiàn)一個瘦小的男孩兒無聲無息地站在我身后。這個孩子什么時候跑上來的?待了多久了?我的腦子瞬間有點亂。
定了定神,我對這個絲毫沒有難為情的孩子說:“那就趕緊去吧?!笨粗w奔出教室,全班同學一片嘩然,這樣的行為發(fā)生在課堂上著實有些夸張。這也是我第一次注意到“楊同學”。
在隨后的日子里我對楊同學的認識逐漸清晰起來,他是一個精力充沛的“個別生”,課堂上幾乎沒有消停的時候:扔紙團,肆意破壞課堂紀律;在同學們安靜做練習時唱歌,攪亂大家的思路;以上廁所為借口打斷老師講課,破壞正常的教學秩序。面對老師們的批評教育、談心交流楊同學基本“免疫”,是個出了名的班級“鬧將”。
一次課堂上楊同學“出格”的表現(xiàn)實在惹怒了我,“請家長,把事情一次性解決清楚”,我下定決心。然而正是與他媽媽的一個電話改變了我的態(tài)度。
原來這個孩子的媽媽常年臥病在床,而他三年級曾被醫(yī)院查出是“多動癥”,小學老師經(jīng)常向家長“告狀”,他媽媽在他五年級時被氣得住進“重癥監(jiān)護”躺了大半年。他爸爸既忙于生計,又要照顧有病的妻子,幾乎沒有多余的精力再去管教這個孩子。又是一個不幸的原生家庭,我感到一陣兒的無力。
第二天,楊同學嘴上橫豎貼滿了透明膠條,在課上不斷地用各種手勢打著啞語,反復傳達著一個意思:“老師您不是說不讓我上課說話嗎”,嘩眾取寵行為引得同學們哄堂大笑。老師們對這個孩子都很“頭疼”,為了不影響課堂,只能把他“請出”教室。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于這樣一個特殊學生該如何挽救呢?這個問題長時間困擾著我,直到一個意外的發(fā)現(xiàn)。
“老師,課代表生病了,班主任讓我?guī)椭鸵幌伦鳂I(yè)”,楊同學抱著一大摞作業(yè)本走進辦公室,隨后麻利地分成了四摞?!袄蠋煟谝晦侨己细竦?,第二摞是少題的,第三摞是昨天作業(yè)沒有改錯的,第四摞是既沒有改錯也沒有寫全作業(yè)的,我已經(jīng)用不同顏色進行了標記”。
望著辦公桌上清晰分類的四摞作業(yè),我驚訝極了:“都是你一個人統(tǒng)計完成的嗎,這比平時課代表做得細多了,辛苦你了,孩子。”
“不麻煩,老師判作業(yè)才辛苦,我就是想幫著您分擔一點兒?!?/p>
看著他額頭上滲出的汗滴,我感受到一個孩子真摯的心和一個機靈的頭腦,突然產(chǎn)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讓他承擔一些班級責任,能不能把他多余的精力引導到正道上呢?
想到就做,我裝作漫不經(jīng)心地問他:“正好咱們班課代表還需要一位男同學,主要負責同學們作業(yè)改錯的工作,你愿意當嗎?”
楊同學一臉驚訝,隨后欣喜若狂地回答:“當然愿意了,您放心,我一定把工作做好!”
二、契機:引導喚醒積極向上的動力
大膽啟用楊同學擔任課代表,很多同學不理解、不服氣,一時間,班里議論紛紛。剛開始楊同學干的特別起勁。每一位改完錯的同學都會去找他登記,讓他特有成就感。沒有改完的同學,他會安排放學后留下,盯著一個個落實,相當負責。然而沒過多久,他的工作就進行不下去了。由于自身的基礎差,再加上平時沒有好好學,功課方面落下很多,有同學拿錯題來問他時,他抓耳撓腮,除了干著急根本解決不了。很快他就失去了同學們的信服與尊重,逐漸不找他去登記改錯,甚至有的學生不改錯,也不和他打招呼就直接回家了。
看到他情緒低落,我感覺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昂⒆?,老師知道你工作干得很用心,也付出了大量時間。為什么進行不下去了,知道原因嗎?”
“老師,他們瞧不起人,說我是學渣?!彼荒樀奈?。
“那老師問問你以后想繼續(xù)干嗎?”
“當然想,自從當了數(shù)學課代表,我不再是孤單一個人了,大家都愿意圍著我,可開心了。只是我沒有信心干下去了……”他邊說邊流下了眼淚。
“孩子,人的能力與責任是成正比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你如果只有工作的熱情,沒有實力注定是干不長久的。你現(xiàn)在需要盡快提升自身能力,努力提高學習成績,用實力得到同學們的認可。老師可以幫助你,但前提是你可以對自己的課堂行為做出改變嗎?”
“老師,我一定改,請您相信我?!笨粗V定的目光,我感覺這次談話有了成效。
三、幫助:扶持助力創(chuàng)造成長的驚喜
緊接著我和楊同學“約法三章”:第一,課上不能做任何影響老師和其他同學的事情;第二,認真記筆記,下課老師檢查;第三,獨立完成作業(yè),不能交空本或是上網(wǎng)查答案。隨后對他的輔導是十分困難的,畢竟他的基礎太薄弱了,長期沒有好好學習,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專注度、意志品質(zhì)都很欠缺。我讓他把不會的習題全拿出來,歸類整理后,從典型問題入手,結(jié)合學科特點,一點點幫他重新建構(gòu)知識體系。
蛻變的過程是艱難的,但卻帶來了成長的驚喜。很多老師和同學都發(fā)現(xiàn)楊同學變了,課堂上變得安靜了,變的懂事了,變的愛幫助同學了。幾次走過班門口,總是看到他熱火朝天給同學們講題的身影。
四、反思:深入內(nèi)心才能促進成長
卡耐基說過:“人類天性中最深切的動力是做個重要人物的欲望?!币嘈琶恳粋€學生都有巨大發(fā)展的能量,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是有培養(yǎng)前途的。
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應是懂得如何激勵學生、關懷學生并給學生指路的長者。每一個學生的心中都有這樣一種欲望,即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以及別人對他的需要與感激。我們?yōu)槿藥熣吣軡M足學生的這一欲望,他們就會對自己持積極地學習、生活態(tài)度,我們的教育教學才有效。
要相信個別“問題學生”并不是“無藥可救”的,他們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有進步的要求,有做人的自尊。作為老師,多一分耐心,真誠無私地幫助他們,相信他們終會有“蛻變”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