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瓊,朱建軍
達格列凈屬于鈉葡萄糖共轉(zhuǎn)運蛋白2(SGLT-2)抑制劑(SGLT2i),作為一種新型口服降糖藥物,其可通過拮抗近端腎小管SGLT2 和/或SGLT1,調(diào)節(jié)葡萄糖重吸收和腎糖閾,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1]。既往有關(guān)SGLT-2 抑制劑治療2 型糖尿病(T2DM)的研究證實,其具有一定的心血管保護作用,但長時間使用可能誘發(fā)生殖系統(tǒng)感染、骨折及截肢,甚至酮癥酸中毒(DKA)[2]。最新研究顯示,達格列凈能夠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預(yù)防痛風發(fā)作[3]。有關(guān)達格列凈對T2DM 患者血尿電解質(zhì)和尿酸水平的影響報道較少,且觀察時間常在3個月內(nèi)[4]。本文給予既往接受治療的72 例T2DM患者,在原有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SGLT-2抑制劑,觀察其對T2DM 患者實驗室指標及心血管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浙江省舟山醫(yī)院收治的既往接受治療的72 例T2DM患者,均符合WHO 診斷標準[5],隨訪過程中未給予利尿劑或其他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治療;同時排除反復(fù)發(fā)生DKA 或在本院治療前12 周內(nèi)出現(xiàn)DKA 及腎小球濾過率(eGFR)<45 ml·min-1·1.73 m-2者。其中男67 例,女5 例;平均年齡(57.1±8.4)歲;平均病程(13.19±3.52)年;平均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27.81±2.56)kg/m2;根據(jù)既往降糖藥物類型劃分,二甲雙胍70 例,糖苷酶抑制劑32 例,磺脲類促泌劑35 例,格列奈類促泌劑15 例,DDP-4 抑制劑20 例,噻唑烷二酮8 例,注射基礎(chǔ)或預(yù)混胰島素38 例;因合并高血壓接受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治療50 例,鈣離子拮抗劑16 例。
1.2 方法 入組患者在已有治療方案基礎(chǔ)上增加達格列凈口服,10 mg/次,1 次/d,隨訪24 周,分別記錄治療后4、12 及24 周的臨床指標;隨訪過程中根據(jù)血糖水平調(diào)整降糖藥物。
1.3 觀察指標 查閱病例記錄血壓、身高、體質(zhì)量、血/尿生化指標和離子檢查等資料。其中血/尿生化指標和離子檢查采用羅氏Cobas C30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其中離子水平檢測采用定量離子測量法,糖化血紅蛋白(HbA1c)檢測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尿pH值檢測采用日立AX-4000 型全自動尿液干化學(xué)分析儀。尿酸排泄分數(shù)=(尿尿酸×血肌酐)/(血尿酸×尿肌酐)×100%;尿酸清除率(ml/min)=尿尿酸×每分鐘尿量/血尿酸;eGFR=170×血肌酐-0.999×年齡-0.176×尿素氮-0.170×白蛋白(ALB)×(男性:0.318/女性:0.762)[5]。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重復(fù)測量數(shù)據(jù)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較采用LSD-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一般資料和血生化指標分析 達格列凈治療4 周后體質(zhì)量、FBG、K+及血尿酸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均P<0.05);治療12 和24 周后Hb 和HCT 水平均高于治療前(均P <0.05);治療12 周后HbA1c水平低于治療前(P <0.05)。見表1。2.2 尿常規(guī)、排泄分數(shù)及清除率分析達格列凈治療4 周后尿糖排出水平、尿酸清除率及尿酸排泄分數(shù)均高于治療前(均P<0.05);治療12 周后24 h尿Mg2+水平高于治療前(P <0.05)。見表2。
表1 一般資料和血生化指標分析
表2 尿常規(guī)、排泄分數(shù)及清除率分析
已有研究顯示,T2DM 患者口服SGLT2抑制劑后早期可見明顯體質(zhì)量下降與液體丟失問題,其中體質(zhì)量減少主要與體脂量降低有關(guān);同時T2DM 患者接受SGLT-2 抑制劑治療后血壓可降低4 ~6 mmHg(1 mmHg≈0.133 kPa)[6]。本研究結(jié)果中,入選患者接受達格列凈治療后尿糖水平升高,F(xiàn)BG和HbA1c水平降低;其中治療4 周后體質(zhì)量和DBP水平均降低,而在治療24 周后下降程度更明顯;治療12 和24 周后HCT、Hb水平均高于治療前,這可能是因為達格列凈的利尿作用導(dǎo)致HCT 增加,與文獻[7]報道一致。有報道證實T2DM 患者口服達格列凈12后尿Na+排泄水平未見明顯提高[8],與本研究結(jié)果相符;但亦有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不同,筆者認為這主要與觀察時間差異較大有關(guān)[9]。此外本研究納入均為門診患者,未接受標準飲食干預(yù),亦可能對尿Na+排泄效果產(chǎn)生影響。
本研究納入的患者排除了利尿劑等藥物的干擾,結(jié)果顯示接受達格列凈治療后K+水平降低,Hb 水平則升高;這可能是因為接受SGLT-2 抑制劑治療后形成利尿效應(yīng),激活RAAS系統(tǒng)[10];但因研究局限仍需進一步擴大樣本和給予規(guī)范固定飲食再次評估。治療前后血Mg2+水平差異不明顯,但可觀察到治療12 周后尿Mg2+排泄水平增加,以上證據(jù)提示除尿Mg2+排泄因素外,T2DM 患者體內(nèi)Mg2+水平變化時還需考慮Mg2+攝入、細胞內(nèi)Mg2+轉(zhuǎn)移或骨Mg2+動員等因素。
高尿酸血癥被認為是T2DM患者繼發(fā)大血管或微血管病變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4 周后尿酸排泄率和清除率較治療前均升高,血尿酸水平降低,與文獻[11]報道一致,進一步支持T2DM患者口服SGLT-2抑制劑可通過增加尿酸排泄而達到降低血尿酸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