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坤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血管外科,江蘇 蘇州 215004)
近年來,血管外科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得到了飛速發(fā)展,其從業(yè)人數(shù)不斷增加,對于血管外科學生的教學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更有效地教學模式。血管外科相關疾病的診斷需要在數(shù)字減影造影下進行,這一點與普通外科并不相同,因此在教學工作中需要加強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的能力,不斷提升學生臨床應用技能、提高學生工作能力[1]。模擬教學是以實際的病例為基礎,以真實的影像學資料進行教學;問題教學則以問題為基礎,提升學生實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兩種教學模式相結合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以及專業(yè)技能應用能力[2]。本文對血管外科臨床教學中模擬教學結合問題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研究。
1.1 一般資料。以2019年1月至2021年為研究樣本選取時間段,使用隨機抽樣法選取76例此時間段內于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實習的實習醫(yī)生,并以奇偶數(shù)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8名。研究組男20名,女18名,年齡20~25歲,平均(21.36±1.14)歲。對照組男21名,女17名,年齡21~25歲,平均(21.57±1.43)歲。比較兩組學生性別年齡、醫(yī)學基礎理論掌握情況等基礎信息無明顯差異(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能夠進行對比研究。
1.2 方法。對照組學生應用常規(guī)的臨床教學方法,教師主要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并帶領醫(yī)學生與門診病患和住院病患溝通交流,引導學生進行病患病史問詢、患者檢查、病例查閱、疾病總結等相關診療內容。研究組學生應用模擬教學與問題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明確教學思路。教學小組要提前進行小組會議,對模擬教學與問題教學聯(lián)合應用的教學流程和方法、具體教學事項、工作安排等進行明確。以血管外科教學要求和相關疾病情況為教學依據(jù),選擇多發(fā)疾病和常見疾病作為教學內容。課題組要提前進行教學資料的查閱,包括疾病誘因、臨床表現(xiàn)、治療方法等。
(2)教學方法。實際的教學主要由具有豐富臨床工作經(jīng)驗的教師進行,教師帶領學生以具有代表性的病例為實例進行教學。在模擬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相關的器械和設施,盡量對實際的臨床病房進行模擬,以提升學生的真實感。在教學中要進行分組訓練,首先有一部分學生扮演病患,另一部分學生模擬進行臨床問診,在過程中要完全按照實際的臨床操作進行。在進行體格檢查的時候,需要是以人體模型或其他同學為對象,但也應與實際臨床檢查相同,教師要監(jiān)督學生使用規(guī)范的檢查手法,培養(yǎng)其對臨床實操的熟悉程度。教師在學生進行臨床檢查模擬的時候應在一旁監(jiān)督,在進行到相應操作的時候,適時提醒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還需叮囑學生在檢查中的注意事項,例如注意患者隱私的保護,在詢問敏感性問題的時候要斟酌用詞,不要引起患者緊張和反感,在進行檢查的時候,應先告知患者接下來需進行的操作且動作輕柔;尤其是在進行外周動脈瘤檢查的時候,切勿按壓患者。
(3)醫(yī)療器械使用演示。隨著醫(yī)療器械種類、數(shù)量和功能逐漸增加,其使用方法越來越復雜,教師需為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演示,加強學生對器械、一起的操作熟練度。還可以將臨場使用過的器械進行消毒、包裝,讓學生參觀并模擬操作。
(4)手術視頻講解。對于無法進行完整實操訓練的手術教學,可以選擇以視頻的形式進行講解,真實的影響有助于加強學生的真實感,有利于提升學生對手術過程的了解程度。在學生觀看視頻時,教師應對手術操作的的具體步驟、注意事項等進行講解,例如支架植入手術,要注意選擇的支架直徑應核實;進行靜脈、動脈穿刺的時候應動作輕柔有度,注意不能貫穿防止損傷患者身體。
(5)動物模擬實驗。學生臨床技能的提升離不開動物實驗,這種方法門檻低、絕大多數(shù)教學單位都能夠提供,且使用動物血管進行練習與為人手術的感覺類似,其模擬的真實性較高,這種模擬操作能夠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加深學生的印象。若教學單位條件較好,也可以使用模擬器代替動物實驗,其對穿刺過程、支架釋放以及導絲進行腔內的模擬效果高于動物實驗。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學生實習考核得分,考核總分最高100分,包括病史采集(20分)、病例書寫(20分)、病例分析(30分)以及臨床操作(30分),考核總分最高100分,分數(shù)越高則學生學習效果越好。
1.4 數(shù)據(jù)處理。在SPSS 19.0軟件中錄入76名血管外科臨床學生的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兩組學生的教學考核得分使用t進行檢驗校準,并以(均數(shù)±標準差)(±s)為表述方式。本研究統(tǒng)計學校準基線為P<0.05。
研究組學生各項成績均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比較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實習考核得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學生實習考核得分對比(±s,分)
?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醫(yī)療水平也在不斷上升,對于醫(yī)學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基于病患和實際應用的需求,各醫(yī)療機構越來越重視對醫(yī)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醫(yī)學服務的主要對象是“人”,“以人為本”也一直是醫(yī)療服務的宗旨,在以往的臨床教學中,主要針對的是醫(yī)學生的理論知識教學,而忽視了對其臨床實際應用和與患者實際溝通能力的引導,對醫(yī)學生專業(yè)技能的提升不足。在醫(yī)院的實際臨床操作中,由于醫(yī)學生的實操水平較低,常常導致其在患者身上操作時,因緊張、疏忽出現(xiàn)不當操作早場不必要的傷害,甚至導致醫(yī)患沖突,這種情況實際上是違背醫(yī)學倫理觀念和醫(yī)療服務宗旨的。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醫(yī)學生臨床實際操作的問題,而尋找更科學有效地教學模式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案[3]。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血管外科在不斷發(fā)展完善,其臨床診斷向著更加規(guī)范、精細的方向發(fā)展,所以其對醫(yī)學人才的需求量較高,要求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快速且有效,要求其能夠快速投入到臨床實踐中。這就要求血管外科學生的教學模式要與臨床實際應用緊密結合,注重教學效率的提升,更好地引導學生臨床實操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血管外科臨床醫(yī)學生的教學改革也成為了當務之急,我國醫(yī)療機構要積極改革完善教學模式,將提升學生專業(yè)技能和實操能力作為教學第一要務[4]。
模擬教學與問題教學相結合是新時代、醫(yī)療教學發(fā)展新階段背景下一種新型的科學且有效地臨床教學模式,近年來在我國的血管外科臨床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兩種教學模式的結合對于醫(yī)學生臨床問診能力有較大的提升作用,對于臨床療效的保障有重要作用。模擬教學有利于學生臨床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減少學生在真實的臨床操作中因緊張、生疏導致的失誤;問題教學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具有更高的教學針對性。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模擬教學與問題教學相結合的模式更好地結合了臨床實操和實際應用問題,借助臨床資料,以模擬的形式進行教學,對學生病例書寫和收集、病情分析以及診療方案制定方面的能力有較大的提升效果。通過相關研究可以得知,模擬教學結合問題教學額模式,在血管外科的臨床教學中,對于學生積極性的提升有很大作用,從而提高了學生在臨床診斷過程中,收集、書寫并分析病例的能力[5]。所以,我國各醫(yī)療機構對模擬教學和問題教學的重視程度都在不斷提升,越來越重視對其的研究和分析,力求充分融合并利用這兩種教學模式,為血管外科臨床學生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綜上所述,模擬教學和問題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血管外科臨床教學效果,有利于提高學生問診能力和實操能力,具有較高的實際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