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開始的畫漢字到書寫漢字,我已經(jīng)陪伴你們的祖先走過了幾千年。現(xiàn)在我將以新的方式帶你們?nèi)ンw悟中國漢字之美,追尋漢字之源……對了,忘記介紹我的名字了,我的名字叫中國漢字。
“步”的甲骨文和金文,像是左右腳一前一后的前進,步就是行走、步行的意思。行進時左右腳一前一后,正好形成一步,所以步在古代是一種長度單位。甲骨文的“步”字用“止”字,代表左腳和右腳的形狀。金文則更像腳印。小篆和隸書的“步”字,也是“止”的左右寫法組合而成。下半部的“止”演變至今的楷書,則變成“少”去掉右邊一點,因此寫“步”字要小心不能加一點哦!
七步之才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他的兒子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登基為帝,建立了魏國。
曹植是曹丕的親弟弟,他才華出眾,深得群臣的賞識,曹操在世時曾打算將他立為魏世子。但他生性不羈(jī),不拘禮節(jié),曹丕趁機在曹操面前說他壞話,使得曹操漸漸疏遠了他,最終立曹丕為魏世子。
曹丕稱帝后,依舊十分嫉妒曹植的才能,便以曹植在父喪期間禮儀不當為由,將他囚禁起來,準備判他死刑。在審問的過程中,曹丕指責曹植仗著自己有才學(xué),故意蔑視禮法,影響極其惡劣。最后,曹丕說:“父親在世時,??淠阄乃济艚?,我對此很是懷疑。若今日你能在七步之內(nèi)作出一首詩,我便免你死罪?!辈苤颤c點頭,說:“請皇上賜題?!?/p>
曹丕想了想,說道:“就以兄弟為題,但不許出現(xiàn)兄弟二字?!?/p>
曹植思考了一會兒,便邁開腳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走完,曹植也吟完了六句詩。曹丕聽了,一時間羞愧難當,便免去了他的死罪。這件事很快傳開了,人們因此稱贊曹植有“七步之才”。
啟示
七步之才意思是形容才思敏捷。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yīng)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