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輝,趙 旭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yè)科學技術研究所,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2150)
“歐亞1號”是從遼寧阜新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培育基地一次性引進的“深秋紅”大果沙棘,并在呼倫貝爾寒溫帶地區(qū)低溫脅迫條件下通過定向培育選育出的大果沙棘新品系,經過5代無性選育,觀測苗木形態(tài)特征、成活率、生長等指標,研究發(fā)現(xiàn)“歐亞1號”對呼倫貝爾寒溫帶地區(qū)環(huán)境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通過研究“歐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規(guī)范化種植技術,有利于規(guī)范“歐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種植過程,提高種植成活率、保存率,為大規(guī)模種植和推廣提供技術支撐,同時可為制定“歐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規(guī)范化種植技術規(guī)程、建立規(guī)范化制度體系、建設規(guī)范化示范基地、營造規(guī)范化“歐亞1號”大果沙棘林奠定基礎。
“歐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的生長分4個階段:幼苗期、掛果期、旺果期、衰退期。造林后2 a內,以地下生長為主,地上部分生長緩慢。3~4 a生植株生長旺盛,開始結果。成熟林沙棘樹高2~3 m,冠幅 1.5~3.0 m,3 a見果,第5 年進入旺果期。15~20 a生植株進入衰退期。8 a生“歐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平均樹高 4.6 m,最高達到 6.0 m,平均冠幅 4.0 m,平均地徑 12.0 cm,平均胸徑 8.0 cm,葉片密度高,葉長 10.0 cm,葉寬 0.8 cm?!皻W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花期在6月上旬,果期7月下旬至9月下旬,漿果型,平均果長 1.4 cm,平均直徑 0.6 cm,平均百粒果重 58.2 g。大田定植1 650株·hm-2,產果量22 500 kg·hm-2;枝條密度、葉片密度、葉片顏色等形態(tài)特征一致性非常高,其枝葉在每次5個樣本測試中,標準誤差小于 0.10。漿果產量標準誤差均小于 0.20,具備良好的穩(wěn)定性。
“歐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在呼倫貝爾寒溫帶地區(qū)可以自然越冬,在-45 ℃沒有凍害,不干梢,越冬不需要進行特別處理。經定向選育出的沙棘苗木適生的土壤pH值 6.0~8.5,沙地和貧瘠土壤均可種植;適生的氣候條件為年平均氣溫-1~10 ℃,年降水量280~650 mm,年平均相對濕度 60%~80%,全年無霜期90~130 d,年積溫2 100~3 600 ℃。選育后的大果沙棘具有更強的耐寒耐旱性。
“歐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適合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地區(qū)推廣種植。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qū),適宜種植在林區(qū)東部的大楊樹林業(yè)局、畢拉河林業(yè)局、阿里河林業(yè)局、吉文林業(yè)局施業(yè)區(qū),林區(qū)西部的莫爾道嘎林業(yè)局、得耳布爾林業(yè)局、圖里河林業(yè)局、庫都爾林業(yè)局、烏爾旗漢林業(yè)局施業(yè)區(qū),林區(qū)南部的綽源林業(yè)局、綽爾林業(yè)局、阿爾山林業(yè)局施業(yè)區(qū)。
野生沙棘最初分布在俄羅斯環(huán)境惡劣地區(qū),科學家根據植物生態(tài)學、種子生態(tài)學、地域類型等將沙棘劃分為不同亞種,并對沙棘的引種、選育、多樣性及適應性進行研究,尤其是在提取耐寒基因、培育耐寒品種、提高沙棘成活率上開展了深入的研究[1]。國際上對沙棘標準化種植的研究以種植園的建設和生態(tài)修復林、防護林的營造為主。沙棘人工種植園的建立和經營,在俄羅斯和蒙古已有悠久的歷史,特別是俄羅斯,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營建了一批沙棘園,之后不斷地發(fā)展和完善,并以此為基礎建立沙棘栽培的主體,對沙棘產業(yè)的發(fā)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2]。除以沙棘經濟效益為目的營造人工種植園外,俄羅斯還重視沙棘在礦區(qū)修復和防護的作用,并以此開展了營造林建設和效益分析研究。
沙棘廣泛分布在我國三北和西南地區(qū)的19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440個縣,野生分布面積達到67萬hm2[3]。我國近30 a在沙棘的品種選育、育苗、種植、開發(fā)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不斷進步[4-8],沙棘種植面積穩(wěn)步提升,2010年沙棘資源面積達到270萬hm2,并以每年十余萬公頃的速度增加。我國除了對本土沙棘品種的選育研究外,還對俄羅斯、美國、芬蘭、加拿大引進品種進行選育研究,篩選出了50余種適應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沙棘品種。近年來,隨著國家退耕還林及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需要,國內很多地區(qū)把沙棘作為植被恢復樹種,不斷增加種植面積,如新疆阿爾泰地區(qū)營造大果沙棘林667 hm2,黑龍江穆棱市沙棘面積達到5 333 hm2。21世紀以來,我國沙棘標準化種植得到快速發(fā)展,開展了一系列種植園營建和人工林栽培技術研究,在黑龍江省孫吳縣已建立了規(guī)??捎^的大果粒、無刺或少刺的沙棘園,并已提供給產品加工業(yè)使用,在內蒙古、青海、山西等地也建立了不同規(guī)模的種植園,同時在內蒙古、陜西、甘肅、黑龍江、新疆、山西、遼寧等地區(qū)建立了集種植、研發(fā)和加工于一體的大規(guī)模沙棘產業(yè)基地,其中在鄂爾多斯市建有世界上最大的現(xiàn)代化沙棘加工基地,當前,不少沙棘加工業(yè)的廠家也都開始建立或正準備建立為本廠加工所需的沙棘原料生產基地。我國通過不斷完善沙棘的各項標準,以實現(xiàn)標準化種植模式,已經發(fā)布的《沙棘生態(tài)建設工程技術規(guī)程》對沙棘整地、種植、驗收和種植后效益的監(jiān)測等技術進行了規(guī)范。
大興安嶺林區(qū)在21世紀初開始研究大果沙棘繁育技術。庫都爾林業(yè)局引進俄羅斯大果沙棘渾金,通過不同基質配比、不同生根劑的處理,采用嫩枝扦插的方式培育出扦插苗,探索出嫩枝扦插的技術體系,但在標準化種植上還在進一步探索。林區(qū)現(xiàn)有近6 667 hm2沙棘林,其中阿爾山5 000 hm2、“歐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1 667 hm2。呼倫貝爾沙棘科技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建設完成“歐亞1號”大果沙棘采穗圃36 hm2、育苗基地20 hm2,2018年育苗500萬株,2019年育苗1 600萬株,2020年育苗2 000萬株,計劃到2025年年育苗量穩(wěn)定在3 000萬株。在呼倫貝爾市阿榮旗、額爾古納市、莫力達瓦旗、扎蘭屯市、陳巴爾虎左旗和興安盟阿爾山等地進行了推廣示范,推廣營造“歐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經濟林1 000 hm2,目前未發(fā)現(xiàn)凍害和病蟲害等。
以坡度在25 °以內的沙地、退耕還林地為宜,適宜的土壤種類包括棕色針葉林土、草甸土、灰色森林土、沙土、黑鈣土等。土壤中性或微堿性(pH值 6.0~8.5),土壤疏松,含水量 15%~60%,不積水,含沙量 20%~40%,通透性好。
整地時間宜在造林前一年的秋季,有利于熟化土壤、蓄水保墑,效果最好。坡度在5°以下的,可全面整地,也可帶狀整地,整地深度20 cm 以上;坡度在5°~10°時,采用水平溝整地法;在坡度大于10°時,應采用大魚鱗坑整地,生土筑埂,表土填坑,整地規(guī)格60 cm × 60 cm × 40 cm。
在荒山栽植應提前一年割草挖穴,經過一個夏天的雨水浸泡、腐熟,在當年秋天或翌年春天進行栽植。
選擇苗高35 cm以上,地徑 0.3 cm以上,分枝3個以上且充分木質化,主根長20 cm以上,枝條健壯、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的1~2 a生扦插苗,1 a生苗成活率更高。
沙棘苗在造林前可在清水中加生根劑和百菌清浸泡至整株2/3處24~48 h,吸足水分。撈出后放在編織袋內,以防風吹日曬。栽前苗根須剪至15~20 cm,再放在池里浸泡,苗木不窩根。
3.4.1種植時間
春秋兩季均可。一般春季在4月下旬—5月上旬,秋季在10月中旬—11月上旬,樹木落葉后、土壤結凍前造林。在呼倫貝爾寒冷地區(qū),春季栽植成活率更高。
3.4.2種植密度
沙棘經濟林種植密度、立地條件和經營管理密不可分。種植密度在1 005~1 650株·hm-2,果實產量符合投入產出比。綜合分析各種植密度情況,1 245 株·hm-2(株行距4 m × 2 m)最合理,便于經營管理和果實機械化采收。在郁閉度低于 0.6 的林帶可種植藥材等經濟植物。沙棘林樹穴的規(guī)格根據苗木大小而定,一般栽植穴40 cm × 40 cm,栽植穴深 30~35 cm,雌雄株比例10∶1(圖1)。
圖1 “歐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雌雄株栽植配置Fig.1 Planting composition of male and female plant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Eurasia No.1"
3.4.3種植方法
采用起壟種植方式,壟高30 cm,寬2 m。起壟種植有利于土壤排水,同時減少苗木根部的積水,增加光照面,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也可采用穴狀種植,穴狀種植要考慮排水情況。種植前采用人工、機械除草方式清除雜草,為后期栽培管理提供條件,提高栽植成活率。種植時確保苗不窩根,將根系平放穴內,輕提苗,培一半土時用腳踩實扶正苗,栽植后一次性澆透水,在其表面覆蓋10 cm松散土,防止干裂透風。小面積可采用人工種植方式,大面積可購置四輪車、鉆坑機、自動犁、小型旋耕機、水箱、自動吸水泵等機械設備進行機械種植。
3.5.1水肥管理
幼齡林撫育以滿足苗木對水、肥、氣、熱的需求為主。造林時苗木要澆透水,春季栽植時,在生長期澆水2~3次,入冬前澆水1次。秋季栽植時在次年春季萌芽期澆水1次,生長期澆水2次,入冬前澆水1次。在嚴重貧瘠土地,6月中旬追施一次尿素50 kg·hm-2,翌年春天追施二胺+鉀肥,使之快速生長,擴大樹冠,提高果實產量。
3.5.2除草
做好林間除草,以免影響沙棘苗成活率和正常生長。4月中旬和7月中旬通過噴灑除草劑清除雜草,除草劑為 0.25% 草甘膦銨鹽。除草至少每年2次,達到地凈草沒的效果,也可人工進行除草,大面積種植還可用四輪車帶自動犁淺趟成壟,再用小型旋耕機旋耕一遍除草。
3.5.3培土
選用穴狀種植后要適時進行培土,培土呈梯形,增加光照面。培土有助于排水,防止根系積水,同時提高土壤溫度,有利于苗木生長。
3.5.4剪枝整形
7月中下旬,剪除病枝與弱枝,以及3~4 cm的側枝,利于苗木提前木質化和樹冠整形,提早培養(yǎng)豐產型樹冠。第2 年剪除離地面30~40 cm的全部側枝,并及時清理,有利于苗木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發(fā)生。大果沙棘屬于淺根性植物,當進入結果期后,要在早春或冬季進行整形修剪,剪去病枝、枯枝、腐爛枝、徒長枝、交叉枝、過密枝,可防止苗木風倒,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同時有利于果實采摘。種植后第2 年苗木要定干,定干高度為35 cm,幼樹期疏除過多枝條,只保留3個枝條作為骨干枝條。
3.5.5平茬復壯
通過對沙棘的合理平茬復壯,能夠達到增強樹勢、提高結果率、增加單位面積產量的目的?!皻W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在12~15 a后進行平茬復壯,此后平茬間隔期10 a左右。
主要蟲害有木蠹蛾、卷葉蛾、天幕毛蟲和甲殼蟲。沙棘木蠹蛾以幼蟲為害“歐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枝干和根部為主,初期幼蟲聚集在樹干,蛀食樹干,甚至鉆入樹干內部,后期轉移到苗木根系部蛀食,最嚴重時苗木根部被蛀空,導致植株枯死。防治沙棘木蠹蛾可采用物理與化學結合的方法,利用木蠹蛾趨光性強的習性,可使用黑光燈誘殺成蟲。在沙棘樹干距地面 30 cm處涂布藥環(huán),藥環(huán)寬度為 4 cm,藥劑為中西殺滅菊酯(氰戊菊酯)。卷葉蛾為害嫩芽,影響沙棘正常生長,可在5月中旬苗木發(fā)芽期用生物滅蟲劑兌植物生長劑加百菌清噴灑樹干一次,如果發(fā)現(xiàn)有天幕毛蟲、甲殼蟲,用上述方法進行二次噴灑。
該品種采收最佳時間為11月下旬—12月上旬,冬季 -20 ℃,在地下鋪設收集布,敲打樹干,果實自然落下,不損傷樹干,果實干凈整潔。大面積種植可采用搖車機,利用搖車機布袋環(huán)繞果樹,震蕩脫落收集大果沙棘。
不同的經營目的采用不同的經營管理模式。經濟林管理區(qū)別于傳統(tǒng)生態(tài)林和用材林之處在于培育目標不同,傳統(tǒng)生態(tài)林是以發(fā)揮森林的各種防護效益為目的而營造的人工林,目的是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涵養(yǎng)水源、調節(jié)氣候、減少污染;用材林是為最大程度增加木材收獲而營造的人工林?!皻W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經濟林的營造則以果實產量和質量的提高以及苗木的可持續(xù)利用為目的。因此,“歐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技術管理應在遵循其生物學生態(tài)學特性的基礎上,以提高種植成活率和保存率、增加坐果率、提高果實質量、確保林木可持續(xù)利用、提高空間利用效率為經營方向,通過研究增加側枝數(shù)量、防止風倒、減少病蟲害、平茬復壯、林藥林菌林菜間種等管理方法達到經營目的。可在造林的前3 a,在行間間種黑小豆、土豆、白菜等矮科農作物以及蒼術、桔梗、小黃芪等淺根中草藥,也可在沙棘林養(yǎng)殖“沙棘雞”。
培育“歐亞1號”大果沙棘經濟林,從種苗、種植、管護、管理到采摘需要4~5 a時間,平均投入資金15 000元·hm-2。沙棘盛果期產果15 000 kg·hm-2?,F(xiàn)市場原料售價5元·kg-1,沙棘系列產品產值50元·kg-1。在沙棘經濟林下種植金蓮花、防風、芍藥、黃芪、黃芩、柴胡等藥材,平均投入 22.5 萬元·hm-2,一般情況3~5 a采收,年平均產值45萬元·hm-2。利用沙棘枯枝落葉生產草腐菌,平均每公頃沙棘經濟林收集沙棘林野草、枯枝落葉1 500 kg,按照生物轉化率 100% 計算,可以生產鮮菇1 500 kg,產值45 000元。菌糠發(fā)酵生產生物有機肥2 250 kg,經濟效益不予計算。
“歐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適生性強,耐貧瘠、耐鹽堿、耐熱、耐寒、耐蟲害,能適應復雜的地勢條件,且根蘗性強,易形成群體,一般荒地每公頃只需栽種1 500~1 650株,3~4 a即可成林,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郁閉快,是治理水土流失、防風固沙和生態(tài)恢復的首選樹種,同時也是農林復合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常用樹種?!皻W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具有固土保水的生態(tài)作用,林冠承雨率很高,枯枝落葉的持水量相當可觀,一叢可以成為一個小小的“蓄水池”,根系能夠有效促進土壤團粒體的形成,改善土壤通氣透水性,減少土壤表面水分蒸發(fā),增加土壤水分滲透,同時其根系網能夠減少水土侵蝕,達到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
“歐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具有產業(yè)鏈長、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廣闊等特點。“歐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種植推廣后,每年需要大量用工進行人工撫育、病蟲害防治、果實采收等,可帶動周邊人員就業(yè),同時“歐亞1號”大果沙棘新品系產品,如沙棘汁、沙棘油、沙棘茶、沙棘果醋、沙棘果酒、沙棘啤酒、黃酮口服液、沙棘果凍、沙棘奶油、沙棘化妝品以及用沙棘葉制成的茶等的開發(fā)、生產和銷售也會帶動一部分人就業(yè)?!皻W亞1號”大果沙棘性狀優(yōu)良、經濟價值潛力大,可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qū)作為經濟林種類代表廣泛推廣,提高林區(qū)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