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燕
(漯河市園林綠化養(yǎng)護中心,河南 漯河 462000)
近年來,河南省漯河市發(fā)揮沙澧兩河橫貫全境并在漯河市區(qū)交匯的優(yōu)勢,對兩河沿岸的游園、綠地進行改造升級,增加休閑、娛樂及健身設施,打造健身步道及堤頂路,形成了近40 km2的沙澧公園。漯河市在沙澧公園建設過程中,種植了大量的彩葉樹種,對豐富公園植物景觀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選取貫穿漯河城區(qū)的沙澧公園沙河三期(沙河兩岸嵩山橋至金山橋段)為調查區(qū)域,通過對彩葉植物生長形態(tài)、觀賞季節(jié)、觀賞色彩、應用的頻率以及在公園里面的應用形式進行總結、分析,以期為沙澧公園后期更好地營造景觀效果提供借鑒。
通過對沙澧公園三期工程彩葉植物進行實地調查,得出沙澧公園三期內共有彩葉植物69種(見表1)。其中,能夠表現出彩色葉的喬木24種,占調查總數的34.8%;灌木有25種,占調查總數的36.2%;草本有18種,占調查總數的26.1%;藤本有2種,占調查總數的2.9%。由此可見,彩葉植物在沙澧公園三期工程中的應用以喬木及灌木植物為主,其次為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的應用較少。
表1 沙澧公園三期應用彩葉植物名稱
根據彩葉植物在沙澧公園沙河三期不同季節(jié)表現出來的不同葉色,將其分為春色葉植物、秋色葉植物和常色葉植物。其中,春色葉植物有17種,包括北美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等,占調查植物總數的24.6%;秋色葉植物有33種,包括復葉槭、三角楓、五角楓等,占到調查植物總數的47.8%;常色葉植物有19 種,包括金邊黃楊、紅花檵木、金森女貞等,占調查植物總數的27.6%。從調查結果來看,沙澧公園沙河三期項目中應用的彩葉植物以秋色葉植物為主。這主要是因為秋色葉植物變色效果較好,應用較多,而春葉色植物變色顯示時間比較短,觀賞效果一般。
在沙澧公園應用的彩葉植物中,觀賞顏色表現為黃色的植物共有34種,包括楓楊、構樹、國槐、五角楓、合歡、垂柳、鵝掌楸、金枝槐等,占總數調查的49.3%;觀賞顏色表現為紅(紫)色的植物共有28種,包括紅楓、紫葉李、北美楓香、垂絲海棠等,占調查總數的40.6%;觀賞顏色表現為多色的有3種,包括金邊黃楊、羽衣甘藍、金邊麥冬等,占調查總數的4.3%;觀賞顏色表現為其他的有4種,占調查總數的5.8%,包括古銅色的水杉、藍色的藍羊茅,銀白色的銀葉菊及粉色的粉黛亂子草。
沙澧公園三期工程彩葉植物應用頻率靠前5位分別為銀杏、紫荊、紫葉李、紅葉石楠、連翹,說明這些彩葉植物的觀賞價值以及生態(tài)效益較高,具有一定的景觀特色,但這些彩葉植物大多數都為常見的植物,外來引進以及新培育的彩葉植物在沙澧公園三期工程中應用頻率較低。因此,在沙澧公園后期工程建設中還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豐富彩葉植物的應用,使彩葉植物景觀效果能夠充分發(fā)揮。
采取孤植形式種植的樹木大多選擇比較開闊的位置,多為樹形優(yōu)美或者色彩比較艷麗,與天空、草地以及沙河水面等景觀進行結合,使得孤植形式種植的樹木在樹形、色彩以及姿態(tài)等方面展現出一定的特色。比如在嵩山橋與河堤拐角處種植的國槐,枝繁葉茂,樹形優(yōu)美,展現出槐樹的優(yōu)美和韻味。
采取叢植的種植方式,可以營造整體的園林景觀。筆者通過實地調查,發(fā)現在沙澧公園三期工程里面叢植的應用方式較多,比如在黃山路紅楓廣場東側叢植了十幾株美國紅楓及銀杏,可在秋天形成優(yōu)美的景觀效果。還有將紫薇、紫荊、西府海棠、垂絲海棠等植物進行叢植,與貼梗海棠、金森女貞等地被植物進行搭配,形成具有一定層次和多種色彩的彩葉植物組合,有效豐富了園林植物景觀。將20株以上的喬灌木進行混合成群栽植的群植植物,主要表現出植物的群體美,利用植物的類型以及色彩變化形成多層次的植物景觀[1]。成片種植的植物由于距離較近,能夠形成小氣候環(huán)境,改善公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成行種植的彩葉植物能夠表現出整齊、莊重的植物景觀,大多以行道樹或者花壇、園路兩側對稱的形式表現。例如,在泰山路東側堤頂路兩側對稱種植銀杏樹,在深秋季節(jié)一片金黃,遠遠望去非常壯觀;在嵩山路至泰山路堤頂路兩側對稱種植大規(guī)格的美國極品紅楓,在初秋時葉子全部變?yōu)榧t色或深紅色,吸引大量的市民前來觀賞。
該應用形式主要使用一些耐修剪、植株比較緊湊的彩葉植物,通過進行大面積的種植或者以不規(guī)則的模紋種植形式進而形成具有一定藝術形式的圖案[2]。該種植方式大多采用草本植物及低矮的灌木,與其他綠葉植物進行搭配成景,比如紅葉石楠因其色彩紅艷且四季常紅,在沙澧公園三期工程中出現頻率較高。
一是彩葉植物在沙澧公園三期工程中使用的種類分布不均。該工程中應用的彩葉植物以彩葉喬灌木為主,其次為草本,藤本植物的應用種類很少,使一些區(qū)域內植物豎向上的景觀效果一般,植物色彩表現不豐富。二是鄉(xiāng)土彩葉植物在三期工程中應用不多。一般來說,鄉(xiāng)土彩葉植物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能表現出較強的植物景觀效果,但鄉(xiāng)土樹種應用所占比例少于引進的彩葉樹種,鄉(xiāng)土樹種種植數量不多,需加強對鄉(xiāng)土彩葉植物的挖掘和利用。三是部分彩葉植物配植不是很合理。在植物配植中存在為了刻意追求植物景觀效果而未考慮植物生態(tài)習性,使部分彩葉植物表現出葉色不佳、長勢較弱等現象。四是存在后期養(yǎng)護管理不到位的現象。調查中發(fā)現,在彩葉植物養(yǎng)護管理中存在注重澆水、修剪等,而對病蟲害防治不是很及時,沒有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部分彩葉植物出現長勢差、彩葉效果不突出等現象。
沙澧公園后期工程建設中應對以上問題進行改進,進一步增強彩葉植物的應用效果。一是要進一步挖掘鄉(xiāng)土彩葉樹種,特別是能體現地方文化特色的彩葉植物,加強對本土彩葉植物習性的掌握,提高本土彩葉植物在園林景觀營造中的地位。二是加強彩葉植物引種與推廣,在利用本土彩葉植物應用的同時,積極引進一些適合該區(qū)域生長的具有較好景觀效果的彩葉植物,特別是沙澧公園里面應用較少的彩葉草本及藤本植物,提高該區(qū)域彩葉植物的種類,豐富植物的多樣性。三是提高后期的養(yǎng)護管理水平,在做好基礎的彩葉植物日常養(yǎng)護管理工作外,對彩葉植物的病蟲害防治、造型定期修剪等也非常重要。需要采取科學的有效養(yǎng)護和管理措施才能使彩葉植物的景觀效果長久發(fā)揮,提升園林景觀的生態(tài)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