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
摘要:教育管理是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做好教育管理工作不僅有利于促進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而且對提升教育人員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以及個人能力有著極大的作用,這就說明高質量的教育工作能充分提升幼兒教育的附加值,提升教育教學的效率,為未來的幼兒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诖?,以下對基于幼兒園健康教學活動視頻的師幼互動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健康教學;活動視頻;師幼互動分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4-127
引言
伴隨著幼兒園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落實發(fā)展,一線教師的教育理念和策略也在發(fā)生著與時俱進的變化,尊重、熱愛幼兒的教育觀念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在日常幼兒教育實踐中教師對教學活動的開展與落實也有了自己獨到的經(jīng)驗,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強調(diào)游戲活動中師幼互動的重要性。在這一教育背景下,幼兒教育的質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和改善,但是仍然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和問題,有必要對其進行分析和優(yōu)化,從而不斷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
一、擁有豐富的互動語言,增加互動活動教學的趣味性
在幼兒園教學中,小班教師應當認識到課堂語言的重要性,積極掌握更多語言表達的方式,明確語言對幼兒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教師要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與幼兒進行友好交流,使幼兒集中注意力聽取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對教師的話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主動與教師產(chǎn)生良好的互動,進而增加互動活動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師應當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捕捉到他們感興趣的方面,以生動、活潑、有趣的語言講解知識內(nèi)容,以豐富的表情語言調(diào)動幼兒互動的積極性,以適當?shù)膭幼髡Z言提高幼兒參與互動活動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進而推動幼兒園互動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
二、轉變傳統(tǒng)思想,重視師幼互動
角色游戲作為幼兒園游戲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幼兒的積極參與是保障角色游戲順利進行的基礎和前提。這種以幼兒為主體的游戲形式并不意味著忽略了教師的指導作用。實踐表明,在幼兒角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的積極參與與指導對于提升師幼互動以及游戲的價值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一般情況下,教師在角色游戲的互動中的主導主要分為了兩種方式:一種是教師處于游戲情境之外的指導,即教師作為教育者的身份對幼兒的游戲過程進行指導和幫助。另一種則是作為游戲參與者的角色進行指導。這種方式更適合于角色游戲的獨立自主特點和幼兒的本意,更有助于教師和幼兒融入游戲過程。相比較而言,第一種參與方式教師的作用更多的體現(xiàn)在傳遞教育意義,即指導幼兒通過游戲學到什么,便于教師對幼兒游戲的過程進行管理。但是很容易以成人的意愿代替幼兒的真實想法,抑制幼兒參與游戲的自主性。而第二種方式雖然直接教育的意義不突出,但是其參與性更高,更有助于師幼互動的進行。這兩種參與方式在幼兒角色游戲中是相互促進和彌補的,教師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當結合游戲活動的實踐情況,科學地運用互動方式參與幼兒游戲過程,增加與幼兒的有效互動。
三、重視兒童先前經(jīng)驗:從“過度加工”到“原生態(tài)”的學習
學習是互動的結果,教師與兒童的互動對于兒童有著重要作用,離開互動,兒童的成長與發(fā)展無從談起?;舆^程中,教師通過編織自己的經(jīng)驗、價值、情感與意圖來對兒童的狀態(tài)做出解釋,兒童在對教師的信息處理、同伴的信息處理進行觀察、解釋的過程中參與教學。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教師過于重視間接知識的傳遞,并把知識分成若干知識點分別處理,對其做過多的解讀、指導和講解,或者設計很多不必要的加工環(huán)節(jié),健康教學活動就會淪為識記與授受過程。正如社會學家莫蘭所言:“我們的思維方式讓我們在事物被分解開來時看得很清楚,而在它們彼此聯(lián)系起來時卻變得很近視?!庇幸饬x的學習重點在于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解決抽象與經(jīng)驗之間的矛盾。作為意義生成當事者的兒童,他們動用自己的原始經(jīng)驗、思維、情感,直面具體事物本身,并結合自己的各種感覺知覺、生活和常識組織信息。因此,在健康領域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提供兒童與原生知識、真實現(xiàn)象之間會面或發(fā)生挑戰(zhàn)的機會,鼓勵和保護兒童的原生態(tài)思維,將其認知沖突作為教育契機而非障礙,努力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理解健康知識的意義,引導幼兒與環(huán)境、教師、個人先有經(jīng)驗互動的過程中,生出一種韻律、創(chuàng)造學習的動力,產(chǎn)生有意義的學習。
四、創(chuàng)設提問教學方式,增加師幼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提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也是增加師幼互動的主要教學方法。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提問的教學方式,以提問的形式增加師幼之間的互動,引導幼兒積極回答課堂問題,利用問題形成課堂對話的形式,使幼兒真正與教師進行對話,主動探索問題背后所蘊藏的內(nèi)涵,敢于表達自我對問題的想法和見解。幼兒與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進而增加師幼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在提問教學過程中,幼師應當擁有耐心,仔細傾聽幼兒的回答,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與信任,真正了解幼兒的所思所想,以提問的方式引導,使幼兒愿意主動將想法告訴教師,與教師形成語言和情感上的交流,進而促進幼兒園互動教學效果的提升。
結束語
教師需要明白,兒童的身體應置身于生動的、充滿安全感和支持性的環(huán)境中并與之互動,感官之間的屏障被打通,感覺之間建立聯(lián)系,兒童隨之產(chǎn)生生動的想象、清晰的表象、豐富的感性認識,這將有助于兒童與學習任務深度互動。
參考文獻
[1]楊麗.芻議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09):175-176.
[2]楊小燕.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健康領域的教學活動[J].新課程,2020(50):196.
[3]李紅巖.幼兒園師幼互動中教師情緒管理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