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亞
摘要:群文閱讀符合古詩詞教學的本質(zhì)要求,能夠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反復地品味及閱讀來掌握適合自己的古詩詞學習技巧及方式。因此許多教學經(jīng)驗比較豐富的初中語文教師開始將群文閱讀與古詩詞教學相結(jié)合,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走進古詩詞,體會其中的魅力,實現(xiàn)個人語文學習成績的綜合提升。基于此,本篇文章對初中語文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引言
群文閱讀是圍繞議題整合多個文本進行閱讀思考的一種教學模式,將群文閱讀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有助于擴大學生閱讀量,提高學生閱讀速度,發(fā)展學生多種思維能力。教師要從文本體裁角度出發(fā)設置議題,圍繞古詩、小說、戲劇和散文等體裁開展群文閱讀,使學生掌握多篇文本的表達技巧,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發(fā)展。
一、群文閱讀
群文閱讀是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后教師和學生圍繞議題展開閱讀和集體建構(gòu),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
二、初中語文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課上的老師引導作用還是較大的,同時老師要考慮到班級學習氛圍對于個別同學的影響。教師要關注青春期兒童的好動、難以專一的心理特點,教學時重難點突出,及時提醒學生們認真聽講。教師應盡量優(yōu)化課堂內(nèi)容,挖掘古詩詞的深層含義,帶學生們暢游古文之美,激發(fā)學生們熱愛古詩詞的興趣,弱化考試帶來的僵硬化學習。有一部分優(yōu)等生已經(jīng)掌握課內(nèi)古詩詞,這也要求我們合理安排上課時間,留一部分為課外拓展時間,擴大中下等生知識面,同時也提高優(yōu)等生的課堂參與程度?;谝陨系慕Y(jié)論,我們可知要提高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應該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能再僅僅局限于課文,考慮到分層教學,要適當拓展課外知識,采取一些新穎有趣的方式提高學生們的參與程度,這些都為推行群文閱讀和初古詩詞結(jié)合的模式奠定了基礎。
三、初中語文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明確古詩文類型精選群文文本
古詩詞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無論是哪個年級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之中都會有大量的古詩詞,而在中考這樣的大型考試之中也會有專門檢驗古詩詞教學的部分,像是詩詞背誦以及詩詞鑒賞類在中考語文中所占比例大,詩詞背誦需要學生愿意主動背誦,并且能夠做到理解性背誦,記憶效果才會更加明顯,而單獨的古詩詞鑒賞則是讓學生分析課外的詩詞,足以見得光是講透教材中的文本是沒有意義的,教師需要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教授學生鑒賞方法之上。而要想培養(yǎng)學生詩詞鑒賞能力僅靠教材中的詩詞顯然是不足的,為此教師可以采用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進行初中古詩詞教學。例如,要進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教學時,教師需要先明確古詩詞的類型以及主題,此首詩詞是詩人李白為被貶官的好友王昌齡所作的一首送別詩,教師可以圍繞這一主題,利用網(wǎng)絡尋找李白的其他送別詩,像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渡荊門送別》等。教師在篩選群文閱讀的文本時需要以《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為主要依據(jù),可以選擇與之語言、意象相近或者不同的詩詞作為文本,讓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時對李白的詩風以及情感變化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切實地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和涵養(yǎng)。
(二)積極整合相同意象素材
意象是古詩詞學習中的重要元素,通過對意象的分析及研究,學生能夠迅速抓住古詩詞的核心思想。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了解詩人的主觀情感以及加工之后的藝術形象,以相同意象的簡單整合為著力點,分析不同意象的固定含義,通過最簡單的類型分析以及研究來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其中古典詩詞之中所傳遞的含蓄委婉非常重要,只有結(jié)合不同的意象來進行有效的分析,加強對相同意象的整合,才能夠確保學生有所收獲,真正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其中大部分的古詩會利用月亮來表達個人的思想之情,比如《水調(diào)歌頭》。教師則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理解能力,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分析,了解詩歌中的不同意象,分析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三)建立多元評價,形成反思習慣
現(xiàn)如今,在多方努力下,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已經(jīng)逐漸走進學生們的課堂,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課下卻缺少能夠檢驗課堂效果的評價體系,略顯虎頭蛇尾。因此,應從多角度建立評價體系,以檢驗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效果。首先可以將評價貫穿于日常授課當中,例如,在課堂進行隨堂測試,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測試成績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此外教師還可以建立學生檔案袋,及時記錄學生上課時在閱讀速度、任務完成情況等方面的表現(xiàn),便于課后對學生情況進行詳細地分析,改進教學。另外,教學反思也是促進教師成長的關鍵之一,教師在完成一節(jié)古詩詞群文閱讀課之后,應及時反思,回顧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總結(jié)經(jīng)驗,從而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方式。教學反思能夠促進教學逐漸完善,因此,教師要形成反思的習慣,積極主動且經(jīng)常性地進行反思,不斷積累教學經(jīng)驗。
結(jié)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群文閱讀教學以其打破常規(guī)單篇閱讀的新興教學理念出現(xiàn)在大眾的視野當中,并逐漸被接受。同時,面對國家對傳統(tǒng)文化的愈加重視、以及統(tǒng)編本語文教材中古詩詞篇目的增加,很多教師不由得將目光轉(zhuǎn)向了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不可否認,群文閱讀教學契合初中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為初中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拓視野、表達自我的舞臺,同時群文閱讀也滿足了學生的古詩詞學習需求,為古今文化交流搭建了橋梁,對提高學生的詩詞理解及鑒賞能力起到了不容小覷的作用。因此,將群文閱讀教學與古詩詞教學結(jié)合起來,相信能夠?qū)Ξ斚碌墓旁娫~教學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劉菊.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實踐探索[J].求知導刊,2019(52):54-55.
[2]薛琴.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探析[J].課外語文,2019(19):121-122.
[3]邱澤寧.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