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常青
摘要:目的:分析血透室護理工作中品管圈活動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在我院實施血液透析治療的12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n=62)。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品管圈活動。比較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及護理工作滿意度。結果:研究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血透室護理工作中應用品管圈活動,能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提升患者護理工作滿意率。
關鍵詞:品管圈;血透室護理工作;效果評價
隨著透析技術、透析設備的逐漸發(fā)展,透析治療范圍逐漸擴大,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越來越多,并成為臨床治療終末期腎臟疾病的主要方式[1]。品管圈為同一工作性質、場所人員組織在一起,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從而達到提高工作質量的目的。本研究以我院124例血液透析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品管圈活動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在我院實施血液透析治療的12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n=62)。對照組男34 例,女28 例;年齡41~68 歲,平均(55.82±2.24)歲。觀察組男37 例,女25例;年齡43~69歲,平均(56.78±2.62)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已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案。包括基礎護理、觀察生命體征、環(huán)境護理、健康教育等。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品管圈活動:(1)選擇6名人員組成品管圈小組。包括1名圈長和5名圈員,確定圈成員后進行品管圈管理培訓,內(nèi)容包括品管圈原則、選題方法、分析工具等。(2)設定品管圈活動目標,即能夠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提升護理工作滿意率;向患者介紹常見的并發(fā)癥、治療價值等,多鼓勵患者,為其講解一些成功的治療案例,贊揚患者表現(xiàn);指導患者傾聽輕音樂,保持心情放松;預防過度緊張、焦慮,影響血壓及心率;嚴格按飲食療法的要求進行進食,告知病人增強營養(yǎng)和提高機體抵抗力,要多食優(yōu)質蛋白質,經(jīng)常調(diào)換口味,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促進食欲,注意補充維生素,滿足機體修復需要,限制鈉、鉀和磷的攝入。(3)用藥指導。用鐵劑、促紅細胞生成素等藥時,根據(jù)藥物代謝排泄途徑、腎功能具體情況以及透析對清除藥物的能力來調(diào)節(jié)劑量,遵從醫(yī)囑,積極配合。(4)加強運動鍛煉。提高自身機體素質,改善疲勞乏力狀態(tài),最終達到回歸社會、能夠勝任日常工作的目的,同時還可以增加肌力,改善心功能,運動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避免體力消耗過大,如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不適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5)并發(fā)癥預防。觀察患者臨床表現(xiàn),在飲食干預及健康教育的同時,指導患者按時、按量用藥。針對血液透析時間較長的患者,需注意監(jiān)測血壓,宣教如何防止動靜脈瘺的形成及注意事項。(6)查找當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干預措施。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及護理工作滿意度。護理滿意度評分共100分,包括滿意(80~100分)、一般滿意(60~80分)以及不滿意(<60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臨床研究表明,血透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必須長年一周2~3次做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維持生命。有些血透室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加上有些患者認知水平較低,導致穿刺滲血、設備參數(shù)設置差錯等血透室不良事件的發(fā)生,不利于維護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品管圈活動主要是同一職位上的員工通過組成小組,并提出相應的問題和解決措施,從而提高工作質量。應用品管圈活動后,顯著降低了我院血透室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
綜上所述,血透室護理工作中應用品管圈活動能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提升患者護理工作滿意率。
參考文獻
[1]趙玉賢,肖合存,程佳,等.品管圈活動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AVF 扣眼穿刺硬結發(fā)生率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