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瑪胡
高危媽媽冒死懷孕并成功生下孩子的新聞,通過手機推送到我眼前。評論區(qū)里一群人說,“為母則剛?!?/p>
作為一名見多了生死的女醫(yī)生,我其實很排斥這個詞——為母則剛。
我記憶深處,有三個特別的母親。第一個母親,印象最深刻。她才26歲,有了6個月的身孕,來內(nèi)科掛號的時候,很忐忑:“我只是淋雨感冒,頭昏走不動路,為什么婦產(chǎn)科讓我到心內(nèi)科呀?孩子怕輻射的?!?/p>
查體的時候,她直接把我嚇壞,血壓只有70/40mmHg,心跳150次/分,這是分分鐘要休克的征兆。我直接要推車,聯(lián)系心電圖和超聲科開辟綠色通道。檢查結(jié)果顯示整個心肌蠕動已經(jīng)不能正常收縮,是重癥心肌炎。推她去冠心病監(jiān)護病房的路上,我跟她丈夫匆匆交待病情,他不信:“她只是感冒呀?!?/p>
下班前,打電話去科室了解病情,護士只嚷著:“在搶救,在搶救,主任們都在?!蔽遗苓^去,遇到剛下連班的小護士,她連連搖頭:“心臟已經(jīng)停跳了?!蔽倚囊怀椋骸霸趺磿??”小護士說,“她怕影響胎兒,IABP、ECMO所有的呼吸機都不用,吃藥更是不行,倔強得很,一堆人都勸,正勸著,她就不行了……”
回到家,我有種深深的無力感,如果我有超能力,就在一開始接診時拉著她的手,帶她去人生的終點看看——姑娘,看看你的未來,再做決定好嗎?
就在第二天,我又會診了一位母親。懷孕7個月發(fā)現(xiàn)惡性腫瘤,為了孩子的健康拒絕治療,想著孩子生下后再治療不遲。主任們出一堆案例,勸她及早治療。但她堅持要先保護胎兒,等生完再治。
兩個月后,孩子呱呱墜地,她的腫瘤已經(jīng)全身擴散。我們?nèi)ゲ》靠此?,她全身浮腫,連話都沒有力氣說,站在一旁的丈夫滿身疲憊。不知道是哪一床的家屬在一邊感慨“為母則剛”。
一時間,我對這個詞感到憤懣——如果她不那么“剛”的話,原本是可以有一個圓滿結(jié)局的,先治療,身體恢復健康后再擁有一個可愛的孩子。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認慫,先保住自己,也是剛強的決定。
過了大半年,我又接診了一個原發(fā)性頑固高血壓病的年輕女孩,她懷孕4個月。這種情況懷孕容易形成血栓,合并妊娠子癇,她知道危險,但想豁出去試一試。我依舊是努力勸,無果。再后來,我也沒見過她復診。我希望,在她身上會降臨醫(yī)學奇跡。
醫(yī)院里,每天都上演生死,仿佛不停息的輪回。母親們的剛強,她們對孩子(無論是出世,還是仍在腹中)的那種拼盡全力、奮力一搏的愛,往往讓最“冷血”的醫(yī)生也跟著一起心痛。但人生像攀巖,不是所有時候都必須勇往直前。有時候,明知道爬不上的山峰放手更好。古人說得好:深知身在情長在。只有這肉身存活,才有愛與被愛的可能。
所以,退后一步,讓那未來的孩子暫時在時間里等待,讓自己受損的身心有一次喘息的機會,再從容地母子相抱,也是一種選擇。起點與終點之間是漫長的9個月,并不需要一條路走到黑。我們要走的,應該是一條光明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