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素珍,趙書君,秦巧紅,郜翔,王寶金,李紅雨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婦科,河南 鄭州 450000)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次于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其死亡率卻高居婦科惡性腫瘤首位[1-2]。卵巢癌發(fā)病隱匿且病情進展迅速,大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此時臨床治療困難,預后差,患者長期生存率低,對婦女生命健康造成極大威脅[3]。竹節(jié)香附為多被銀蓮花的干燥根莖,具有明顯的抗腫瘤、抗炎、解熱、鎮(zhèn)痛等作用,其中竹節(jié)香附素A(RA) 的抗腫瘤活性成分可抑制胃癌細胞株BGC-823 的增殖、遷移侵襲[4],并可誘導肝癌細胞凋亡、抑制肝癌細胞血管生成,增強其化療敏感性[5],因而RA可能對卵巢癌SKOV3 細胞增殖及侵襲具有抑制作用。JAK/STAT3 通路在多種癌癥中處于異常的高激活狀態(tài),且與臨床的不良預后有關,因此抑制該通路激活,可直接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增強抗腫瘤免疫功能,進而提高臨床療效[6]。另外,JAK/STAT3 通路還與化療藥物耐藥性相關,抑制其激活,可降低乳腺癌細胞的耐藥性[7]。在對胃癌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RA 抑制胃癌細胞BGC-823 中STAT3 信號的激活[4],但RA 對卵巢癌SKOV3 細胞中JAK/STAT3 通路的影響目前尚不清楚,本文通過體外培養(yǎng)卵巢癌SKOV3 細胞,研究RA 是否通過JAK/STAT3通路抑制卵巢癌SKOV3 細胞增殖和侵襲。
卵巢癌細胞SKOV3,上海賓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貨號:BS-C00767533;竹節(jié)香附素A(RA),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41113;順鉑( 純度:98.5%),上海恒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D8810;RPMI-1640 培養(yǎng)基、胎牛血清(FBS)、青鏈霉素混合液、PBS 緩沖液、胰蛋白酶-EDTA 消化液,美國Solarbio公司,貨號分別為:31800、11011-8611、P1400、P1022、T1300;AnnexinV/PI 凋亡檢測試劑盒,美國BD 公司,貨號:556547;兔源GAPDH 一抗、兔源Bax一抗、鼠源Bcl-2 一抗、羊抗鼠二抗、羊抗兔二抗,美國Cell Singaling Technology 公司,貨號分別為:PA5-85082、PA5-11378、13-8800、A-11029、A-11034; 兔源E-cadherin、Vimentin、JAK、p-JAK、STAT3、p-STAT3一抗,美國Abcam 公司,貨號分別為:ab76319、ab193555、ab133666、ab138005、ab68153、ab76315;結晶紫染色液、蛋白裂解液、CK-8 試劑盒、BCA 試劑盒,上海碧云天公司,貨號分別為:C0121、P0013K、C0037、P0011 等。
Elx800酶標儀購自美國Bio-Rad 公司;Olympus CKX41顯微鏡購自德國Leica 公司;IBright CL 1500凝膠成像系統(tǒng)購自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CytoFLEX流式細儀購自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Centrifuge 5424R 低溫高速離心機購自德國Eppendorf 股份公司;Mini-PROTEAN Tetra 蛋白電泳儀、Trans-Blot Turbo 轉膜儀購自美國Bio-Rad 公司等。
1.3.1 細胞培養(yǎng)
向RPMI-1640 基礎培養(yǎng)基中加入10%胎牛血清、100 U/mL 青鏈霉素溶液,上下顛倒混勻得完全培養(yǎng)基,將購買的卵巢癌細胞SKOV3 解凍復蘇,以完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重懸后,接種在25 cm2培養(yǎng)瓶中,置于37℃、5% CO2、95%濕度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當細胞在瓶底長至80%左右時,胰酶消化后,以1∶3 的比例傳代培養(yǎng)。
1.3.2 CK-8 實驗
將RA 以RPMI-1640 基礎培養(yǎng)基溶解后配制為濃度90 μmol/L 的儲備液備用。使用1.3.1 中的傳代細胞接種于96 孔板中,密度約為0.6×105個/mL,培養(yǎng)24 h 后參照文獻[8],以0、2、4、8、16 μmol/L 濃度的RA 處理,每個濃度設置5 個孔作為重復,繼續(xù)培養(yǎng)12 h、24 h、48 h、72 h 后每孔加入CK-8 試劑,采用全自動酶標儀檢測450 nm 波長下各孔吸光度值,計算每個濃度的RA對SKOV3 細胞的增殖抑制率,實驗重復3 次。公式:細胞增殖抑制率(%)=(NC 組吸光度- 實驗組吸光度)/NC組吸光度×100%。
1.3.3 細胞活力檢測
取1.3.1 中的傳代細胞接種在96 孔板中,密度約為0.6×105個/mL,培養(yǎng)24 h 后隨機分為三組:不做任何處理(NC 組)、RA 組、順鉑組(PDD 組),分別以16 μmol/LRA、5 μmol/LPDD[9]處 理48 h,按 照1.3.2中的方法測定各組吸光度,計算各組細胞的細胞活力,公式:細胞活力(%)= 藥物處理組吸光度/NC 組吸光度×100%,實驗重復三次。
1.3.4 細胞凋亡檢測
取1.3.1 中的傳代細胞接種在12 孔板中,參照1.3.3中的方法分組處理48 h 后收集各組細胞,以PBS 重懸后計數(shù),取約含有1×106個細胞的細胞懸液至做好組別標記的無菌EP 管中,轉速1 000 r/min,離心半徑13.5 cm,離心5 min,以PBS 溶液漂洗細胞沉淀2 次,加 入500 μL Binding Buffer、10 μL AnnexinV-FITC 及5 μL PI 后,輕輕吹打細胞使之充分混勻,室溫,避光反應15 min,轉速1 000r/min,離心半徑13.5 cm,離心5 min,細胞沉淀以PBS 溶液漂洗2 次后以PBS 重懸,輕輕吹打成為均勻的單細胞懸液,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情況,以Muticycle AV 軟件分析所得數(shù)據(jù),實驗重復三次。
1.3.5 細胞遷移侵襲檢測
取1.3.1 中傳代細胞接種在12 孔板中,參照1.3.3中的方法分組處理12 h 后收集各組細胞,以細胞劃痕實驗檢測各組細胞的遷移力,各組細胞以完全培養(yǎng)基分別重懸后計數(shù),以5×105個/mL 的密度接種于6 孔板中,使用無菌直尺做標尺,以200 μL 槍頭在6 孔板中心劃一條直線,以PBS 漂洗干凈劃痕中的細胞,繼續(xù)培養(yǎng)24 h,在顯微鏡隨機選取5 個視野觀察并拍照,計數(shù)遷移細胞數(shù)目,取平均值,實驗重復三次。
取1.3.1 中的傳代細胞接種在12 孔板中,參照1.3.3中的方法分組處理12 h 后收集各組細胞,以Transwell侵襲實驗檢測各組細胞的侵襲力,各組細胞經無血清的RPMI-1640 基礎培養(yǎng)基分別重懸后計數(shù),調整密度為5×105個/mL,Transwell 上室以基質膠包被后加入200 μL 上述細胞懸液,下室中加入完全培養(yǎng)基,置于37℃、5% CO2、95%濕度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 h,取出小室,用棉簽擦去基質膠和上室內的細胞,以PBS 漂洗后加入4% 多聚甲醛固定下室細胞,以結晶紫染液染色,在顯微鏡隨機選取5 個視野觀察并拍照,計數(shù)穿膜細胞數(shù)目,取平均值,實驗重復三次。
1.3.6 免疫印跡實驗
取1.3.1 中的傳代細胞接種在12 孔板中,參照1.3.3 中的方法分組處理48 h 后收集各組細胞,加蛋白裂解液( 含有蛋白酶抑制劑) 在冰浴中裂解2 h,轉速3 000 r/min,溫度為4℃,離心20 min,取上清提取總蛋白,以BCA 試劑盒測定蛋白濃度,具體按照說明書操作,調整各組細胞樣品液使蛋白濃度相同,各組細胞分別取20 μL 做SDS-凝膠電泳,轉移蛋白至硝酸纖維膜上,用5% 脫脂牛奶室溫封閉2 h,以相應一抗、二抗孵育,以增強型化學發(fā)光法顯色,在凝膠成像系統(tǒng)中觀察蛋白條帶并拍照,采用Image Lab 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蛋白相對表達量,實驗重復三次。
所有數(shù)據(jù)以SPSS 24.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數(shù)據(jù)以n(%) 表示;計量數(shù)據(jù)以±s表示,組間比較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行LSD-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RA 對SKOV3 細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隨著藥物濃度升高、藥物作用時間增長而增強,在藥物濃度為16 μmol/L,作用48、72 h 后,抑制作用不再增強,趨于穩(wěn)定。48 h 與72 h 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顯示,16 μmol/L 的RA 處理SKOV3 細胞48 h 后,增殖抑制率達(56.87±6.38)%。見圖1。因此,本實驗選擇16 μmol/L 的RA 處理SKOV3 細胞48 h 來進行增殖、凋亡實驗;RA 對SKOV3 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干擾對其遷移侵襲能力的檢測,為保證實驗結果盡量準確,選擇RA 處理SKOV3 細胞12 h 進行遷移侵襲能力的檢測。
圖1 RA 對SKOV3 細胞增殖抑制率的影響
以16 μmol/L 的RA、5 μmol/L 的PDD 處 理SKOV3細胞48 h,RA 組與PDD 組細胞活力顯著低于NC組(P<0.05),RA 組和PDD 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2。
圖2 RA 對SKOV3 細胞活力的影響
RA 組及PDD 組SKOV3 細胞凋亡率顯著高于NC組(P<0.05),RA 組和PDD 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3、圖4。
圖3 RA 對SKOV3 細胞凋亡的影響
圖4 RA 對SKOV3 細胞凋亡的影響
RA 組及PDD 組遷移的SKOV3 細胞數(shù)目顯著低于NC 組(P<0.05),RA 組和PDD 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5、圖6。
圖5 RA 對SKOV3 細胞遷移的影響
圖6 RA 對SKOV3 細胞遷移的影響
與NC 組相比,RA 組和PDD 組侵出transwell 小室的SKOV3 細胞數(shù)目明顯降低(P<0.05),RA 組和PDD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7、圖8。
圖7 RA 對SKOV3 細胞侵襲的影響
圖8 RA 對SKOV3 細胞侵襲的影響
RA 組 和PDD 組SKOV3 細胞Vimentin、Bcl-2 表達顯著低于NC 組(P<0.05),E-cadherin、Bax 表達顯著高于NC 組(P<0.05),RA 組和PDD 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9。
圖9 RA 對SKOV3 細胞凋亡及EMT 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
RA組和PDD組SKOV3 細胞p-JAK/JAK、p-STAT3/STAT3 表達顯著低于NC 組(P<0.05),RA 組和PDD 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10。
圖10 RA 對SKOV3 細胞JAK/STAT3 通路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
卵巢癌作為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逐漸上升,且患者也越來越趨于年輕化[10],腫瘤細胞減滅手術后以紫杉醇聯(lián)合鉑類為主聯(lián)合化療是臨床中治療卵巢癌的標準治療方案,但因大多數(shù)患者已到腫瘤中晚期,易產生化療耐藥性,并復發(fā)轉移,治愈率及患者生存率均很低,因此尋找新的安全有效的藥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1]。研究表明,中藥可通過多靶點、多環(huán)節(jié)發(fā)揮抗腫瘤作用,且毒副作用低、不易產生耐藥性,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12],多被銀蓮花的干燥根莖竹節(jié)香附具有明顯的抗腫瘤效應,RA 是其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可通過下調長鏈非編碼RNA HOTAIR 表達抑制胃癌細胞增殖[13],還可抑制人結腸癌細胞HCT-116 增殖、遷移及侵襲,促進其凋亡[14],但其對卵巢癌細胞SKOV3 增殖及侵襲轉移能力的影響目前尚不清楚。本文通過以RA處理體外培養(yǎng)的卵巢癌SKOV3 細胞對此進行研究,PDD可與細胞DNA 鏈交叉連接,殺傷細胞,具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是臨床上常用的廣譜抗癌藥[15],因而本文使用PDD 作為陽性藥物,抑凋亡蛋白Bcl-2 與促凋亡蛋白Bax 是細胞凋亡過程中起到重要調節(jié)作用的關鍵蛋白[16],結果顯示,RA 組與PDD 組SKOV3 細胞活力、Bcl-2 表達顯著低于NC 組,凋亡率、Bax 表達顯著高于NC 組,RA 組和PDD 組相比,各指標無明顯變化,表明RA 可抑制SKOV3 細胞增殖,促進其凋亡;上皮細胞向間質細胞的轉化過程(EMT) 是腫瘤細胞向機體別處遷移侵襲的關鍵步驟,在此過程中,上皮細胞標志蛋白E-cadherin表達下調,間質細胞標志蛋白Vimentin 表達上調[17],SKOV3 細胞經RA 及PDD 處理后,其侵襲遷移能力、Vimentin 表達明顯降低,E-cadherin 表達明顯增加,RA組和PDD 組相比,各指標無明顯變化,表明RA 可降低SKOV3 細胞遷移侵襲力。
JAK/STAT3 信號通路對腫瘤增殖、凋亡、腫瘤免疫具有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卵巢癌組織中JAK/STAT3 信號處于激活狀態(tài),并促進癌細胞增殖、誘導癌組織中免疫抑制分子PD-L1 的表達,促使卵巢癌細胞免疫逃逸[18],而陳悅群[19]等發(fā)現(xiàn),RA 可通過抑制JAK/STAT3 信號通路而抑制人子宮內膜癌HEC-1-B 細胞的侵襲轉移,因而可推測抑制JAK/STAT3 信號激活可能是RA 抑制卵巢癌SKOV3 細胞增殖和侵襲的作用機制,本文研究結果顯示,SKOV3 細胞經RA 及PDD 處理后,細胞p-JAK/JAK、p-STAT3/STAT3 明顯降低,RA 組和PDD 組相比,無明顯變化,表明RA 可抑制卵巢癌SKOV3 細胞JAK/STAT3信號磷酸化激活,揭示RA 抑制卵巢癌SKOV3 細胞增殖和侵襲的作用機制可能是下調JAK/STAT3 信號。
綜上所述,RA 可抑制卵巢癌SKOV3 細胞增殖、體外侵襲轉移,促進其凋亡,為臨床治療卵巢癌提供了新的參考,抑制JAK/STAT3 信號磷酸化激活可能是其作用機制,但本文并未使用JAK/STAT3 通路抑制劑及激活劑對其進行NC 驗證,還存在不足,起確切的分子機制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