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杠桿定義及平衡時是否要在水平位置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見解。解決了杠桿教學的疑惑,得出了判斷杠桿平衡的正確方法。
◆關鍵詞:杠桿;平衡狀態(tài);力臂
在現(xiàn)行人教版初中教材第11章簡單機械第1節(jié)杠桿中,關于杠桿的定義以及平衡狀態(tài)的理解,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存在誤區(qū)。有的對教材產(chǎn)生誤解,有的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對教學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現(xiàn)行教材中對杠桿是這樣定義的:“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O轉(zhuǎn)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我認為“硬”指物體必須具有一定的硬度,在受力較大時,不會有明顯形變。這樣才能起到工具的作用。但是“棒”往往會限制學生的思維,會對后面教學中的多種變形杠桿的理解產(chǎn)生障礙。我認為,教材中對杠桿的定義屬于便于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窄定義,目的是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但是,我認為教師在教學中要有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意識。生活中常見的杠桿以棒狀居多,但是又有很多杠桿的變形工具,如輪軸、滑輪等。我認為在教學中應當滲透這樣認識杠桿的過程:直硬棒→ 彎硬棒→ 任何形狀的堅硬物體[1]。以此為順利學習后面的輪軸和滑輪等變形杠桿內(nèi)容做鋪墊??梢允箤W生更容易接受變形杠桿。
現(xiàn)行教材中,表述杠桿平衡狀態(tài)為“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靜止時,我們就說杠桿平衡了”。但是,在探究實驗“探究杠桿平衡條件”中,調(diào)節(jié)杠桿平衡時強調(diào),保持水平并靜止達到平衡狀態(tài)。受該實驗影響,教學中很多教師認為杠桿達到平衡必須保持水平。那么判斷杠桿是否平衡的標準真的是保持水平靜止嗎?首先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為:動力乘動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即F1L1=F2L2 . 表現(xiàn)為支點兩側(cè)的力矩平衡。那么杠桿從水平靜止變?yōu)閮A斜靜止后,動力與阻力沒有變化,但是支點兩側(cè)的力臂同時發(fā)生了變化,如圖1.
L1ˊ= L1cosθ, L2ˊ= L2cosθ, 所以F1L1ˊ=F2L2ˊ仍成立?!淇梢姼軛U轉(zhuǎn)動任意角度過程中,兩邊的力臂同時同比例變化,最終兩支點兩側(cè)的力與力臂的乘積仍然相等,仍然可以平衡。同樣,在未掛鉤碼水平調(diào)節(jié)平衡時,兩側(cè)杠桿各自的重心點到支點的距離為力臂,與各自重力的乘積相等,在轉(zhuǎn)過任意角度過程中重力未變,但兩個力臂仍然成比例變化,仍可平衡??梢姼軛U保持平衡并非要在水平位置,在任意位置傾斜靜止時都可平衡。只要未與支點下方的桿接觸即可。
那么為何很多師生會認為一定要在水平位置才能保持平衡呢?我認為是受到了兩方面原因的影響。1.受天平調(diào)平衡的影響。天平調(diào)平衡中要求指尖停在刻度盤中央,而天平為等臂杠桿。2.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為了便于測量力臂,要求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在這種情況下,力與桿垂直,而力臂為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所以力臂此時剛好為支點與鉤碼懸掛點之間的桿長。從桿上的格中可方便讀出。而傾斜平衡時,力臂變短,小于支點到鉤碼懸掛點的距離,無法直接測量。所以實驗中要求杠桿平衡時保持水平。
實際上,杠桿平衡屬于力矩平衡,是一種轉(zhuǎn)動平衡。不光在靜止時屬于平衡狀態(tài),在勻速繞支點轉(zhuǎn)動時也處于平衡狀態(tài)??梢妿熒仨氄_理解教材中對平衡狀態(tài)的表述。
以上是我在有關杠桿的教學中的一點見解,希望大家指正。
參考文獻
[1]鄒恭榮.從杠桿的定義說起[J].《物理教學探討》1992年第2期24頁.
[2]劉秀萍.淺析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9(32):54-55.
[3]袁夏婕.探析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案例[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07):74.
作者簡介
谷?。?977.01-),男,漢族,河北張家口,現(xiàn)在就職于西藏軍區(qū)拉薩八一學校,中學物理一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負責中學物理教學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