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
摘 要:時代發(fā)展至今天,伴隨科技的不斷進步、勞動形態(tài)也相應革新,如何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塑造學生核心能力成為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新命題。新課改的核心價值是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小學應從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對勞動教育加以考量意義非凡。
關鍵詞:勞動教育;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
對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小學生,教育從業(yè)者更應從全局出發(fā),全面培養(yǎng)。近年來,由于升學率、唯成績論的裹挾,小學勞動教育呈現被邊緣化的趨勢,部分學生存在鄙視勞動和普通勞動者、惡意損壞勞動成果等情況,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造成了惡劣影響。以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教育為出發(fā)點,探究小學勞動教育的去向至關重要。
一、小學勞動教育現狀及問題
東部沿海某市第三方機構對某一所重點小學的調查顯示,該小學中很大一部分高年級生不會用洗衣機、不會疊被子,沒有洗過自己的衣服,不會用電飯鍋等炊具,更別提做飯了。調查結果雖然有些駭人聽聞,但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小學勞動(有些學校稱為“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現狀:課程與生活實踐脫節(jié)嚴重、被邊緣化現象突出。
(一)勞動教育相關方觀念缺失
學校領導、教師、家長等在內的教育相關方對勞動教育的觀念是存在問題的,也就是普遍認為勞動教育可有可無,上或者不上課的前提或關鍵是不能耽誤主要文化科目的學習。這種被應試教育異化的勞動教育觀念不僅學生家長有,在學校領導和教師群體里也蔚為可觀。家長為了孩子能有更高的考試排名,愿意全權代勞家務勞動。而教師群體中也存在片面重視學生文化成績的快速提升,卻忽視勞動等非主要科目的學習。
(二)勞動教育缺乏財力等支持
據上文的調查,該小學勞動課程的專職教師僅占30%,余下70%的班級都是兼任的教師。課時方面,很多學校已經不再設置勞動教育課,或者雖設置了勞動教育課卻時常被其他文化課占用。教材方面,當前小學中的勞動課程普遍沒有統一教材,以實踐教學為主,由教師自行編寫。場地或配套設施方面更是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很多時候教師上課就是講講理論知識,真正的實踐需要學生放學后進行。
(三)勞動教育沒有完整的評估體系
目前,小學勞動教育并沒有納入學校教學評價體系中。上級沒有要求,各所學校就犯不著為此勞心勞力,研究制定教學方案并付諸實踐。所以,很多學校選擇不將勞動教育擺上日程就可以理解了。進一步講,即便有的學校開設了勞動教育課,課堂教學內容很多也可能是大掃除、整理桌椅、校園環(huán)境整治等活動,形式簡單且無法激起學生的勞動熱情,主要原因就是勞動教育尚沒有形成完整的評估體系。
二、小學勞動教育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
當代素質教育講究以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概括言之,所謂核心素養(yǎng)涵蓋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三方面,其核心就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勞動是小學生未來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唯一途徑,自然也是其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路徑。
(一)轉變觀念,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小學生受限于年齡,生活經驗往往十分單薄,對較難的理論和實踐操作往往接受能力較低。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從生活小事展開來講,一步步引導學生接受相關知識。只有通過提升學生的勞動實踐能力,才能為轉變教育相關者固有觀念提供可能。例如,教師在教授擦玻璃的實踐過程中,可以巧妙創(chuàng)設大掃除的情境,通過先講述理論,后與擦玻璃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帶領學生掌握相關技巧。教師可以提供水、毛巾、紙巾、報紙等多種教學工具,引導學生通過嘗試不同工具,發(fā)現最有效的擦玻璃方法。
(二)提供支持,優(yōu)化實踐環(huán)節(jié)
教學實踐中,無法對教師、教材、課時、場地等支持提出更多要求。但是,可以要求學校提供教學輔具的支持,以此優(yōu)化實踐環(huán)節(jié)。例如,勞動教育課程中最有效的實踐方法是分組教學,既能鼓勵同學自主探究,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及合作意識。如課前由教師準備好鐵絲、尺子、鉗子、錘子、書立模具等簡單的教學工具,以此來達到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三)完善評估,培養(yǎng)綜合能力
小學勞動是一門系統課程,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相關勞動技能,需要一個完整的評估體系來指導學校、教師開展相關工作。同時,勞動實踐的最終目標是塑造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不拘泥于一種形式,多嘗試創(chuàng)新型、開放型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充滿想象地發(fā)揮自身能力。例如,教師可在植樹節(jié)時組織植樹活動,鼓勵學生通過多媒體、手抄報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植樹節(jié)的由來、植樹要領、植物學知識等,讓學生不僅享受勞動的果實,也通過實踐和合作提升自身綜合能力。
三、結語
目前小學勞動課堂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但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努力下,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優(yōu)化實踐環(huán)節(jié)等多種手段,學校、家長、同學們對勞動課程的認可會越來越多,學生的綜合能力、核心素養(yǎng)相應就能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了。
參考文獻:
[1]周旋.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勞動教育初探[J].江西教育,2021(6):13-14.
[2]周洪憲.新時代背景下小學勞動教育的困境及實施路徑分析[J].新課程,2021(10):131.
[3]鄒賢蓮,唐夢菁,張琬云.勞以篤行,創(chuàng)以致遠:一所城市新建小學對勞動教育的系統設計與常態(tài)化推進[J].勞動教育評論,2020(4):13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