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范
我們在看魔術師表演時,往往會為其出人意料,甚至奇跡般的結(jié)果而感到匪夷所思。由于魔術是魔術師們賴以維生的技藝,其原理和技術以及相關技藝的傳承都高度保密,所以一般人很難理解魔術是如何實現(xiàn)的。
其實,魔術是以隨機應變?yōu)楹诵牡谋硌菟囆g,同時也是制造奇跡與極限的藝術。人們?nèi)粘S^看的魔術表演,很多都是以科學技術為依托的。為了增強魔術的神秘色彩,人們常常會運用到局部燃燒、分解、化合等手段。比如在舞臺上燃起五顏六色的火焰,使白花突然變成紅色,使紅色的水變得清澈,或者是在鎂光粉燃燒的強烈閃光瞬間,魔術表演者騰身隱遁等,這些都運用了物理或者化學原理。
在魔術舞臺布景和舞臺效果方面,物理知識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魔術師在舞臺上塑造的人或者大體積物體,忽然消失又突然出現(xiàn)的離奇效果,主要運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而在魔術師表演撲克牌猜點數(shù)魔術時,也會用到數(shù)學方面的速算知識。
在另外一些魔術表演中,魔術師利用人們注意力有限的事實,通過一些巧妙的動作或場景設計來轉(zhuǎn)移觀眾的注意力,從而在觀眾的眼皮底下“偷梁換柱”。有研究證明,人全神貫注于一件事情時,會下意識地對其他顯而易見的事情視而不見,這一奇異現(xiàn)象被稱為“不注意視盲”。而魔術師經(jīng)常利用的恰好是“不注意視盲”帶來的效果。除此之外,魔術師還大量使用錯覺這一現(xiàn)象。人的視網(wǎng)膜所捕捉到的信息要過100毫秒才能傳遞給大腦,為了補償這個滯后的空檔,大腦必須對即將發(fā)生的情況做出預測,接著按照預測而不是真正得到的信息,支配人的行為。
此外,魔術師還將心理學、生理學甚至天文學以及氣象學的知識應用到了魔術表演中。他們先將觀眾的注意力導向與“機關”相去甚遠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魔術師要和觀眾進行的是一場心理上的較量。而魔術師要想成功地將觀眾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就必須要非常了解觀眾的心理。在表演過程中,魔術師最終就是通過對觀眾心理的分析和利用來完成魔術展示的。
(選自2021年第7期《知識就是力量》,本刊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