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孟琪
藜麥苗菜苗期
藜麥苗菜3 對葉期
藜麥,又稱南藜麥、藜谷、奎奴亞藜、昆諾阿藜等,原產(chǎn)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qū),已有5 000 多年的種植歷史。藜麥是一種全谷全營養(yǎng)完全蛋白堿性食物,胚乳占種子的68%,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礦物質(zhì)、不飽和脂肪酸、類黃酮、維生素B、維生素E、膳食纖維等有益物質(zhì),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開發(fā)利用潛力巨大。藜麥苗菜則以食用莖葉為主,含有更豐富的多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等營養(yǎng)成分,皂苷含量較低,適口性較好,藜麥幼苗作為蔬菜越來越受市場歡迎,在益陽市可作為一種營養(yǎng)豐富、開發(fā)潛力巨大的新型蔬菜。本文將藜麥苗菜栽培技術(shù)介紹如下。
云南紅藜麥,莖直立,紅色或綠色,光滑;葉綠色、平滑,心葉或帶紅色蠟質(zhì)分泌物;種子為紅色或褐色圓形藥片狀,千粒質(zhì)量2.6 g左右。藜麥植株耐寒、耐旱、耐瘠薄,不耐澇。藜麥苗菜生長期一般40~50 天,生長期長短及播種時間與當?shù)貧夂驐l件有關(guān),一般播種越早,生長期越長。
選擇雜草少,氮、磷、鉀搭配合理,肥力中等偏上且均勻一致的旱地,注意選擇排灌方便的地塊。
翻耕土壤,除草整細,作成寬1.5 m、高0.2 m 的平整畦面,選48%復(fù)合肥1 200 kg/hm2、45%有機肥3 000 kg/hm2于整地時施入。
藜麥耐寒,播種時間為2月底到4月初,播種量5~6 g/m2。將種子與細土充分混合,然后均勻撒在畦面上,播后最好在畦面撒厚1~2 cm 的草木灰。
藜麥耐旱,播種后澆足定根水,其他時期僅當畦面開裂時澆水。生長期防范連續(xù)降雨,注意及時排出田間積水。
藜麥苗菜5 對葉期
藜麥前期病害較少,幼苗2 葉期時會發(fā)生立枯病,可在播前按2.5%敵磺鈉粉劑∶種子=1∶200 的比例進行拌種處理。如發(fā)生菜青蟲,可用甲維鹽防治。
當藜麥苗高25~40 cm 或具5~7 對葉時采收。若天氣異常,出現(xiàn)株高未達到標準,但已至抽穗期時,需盡早采收,以免苗菜纖維增多,口感降低。
藜麥苗菜主要食用部分為地上部莖葉,直接貼莖稈基部采收即可。采收后去掉紅色莖稈和含蠟質(zhì)分泌物較多的心葉,后整齊放在菜筐里,墊上報紙,準備出售或置于冷庫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