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媚
摘 要:現(xiàn)階段高考語文以實用文體的寫作為主要導向,更注重具體情境與寫作任務的創(chuàng)設。交際領域、目的、對象和方式等非語言因素的不同,形成了表達過程中語體的差異。而不同的對象決定了選擇的語體特點。本文結合具體教學實例,以時事材料作文為例,淺談幾點關于當前語文高考寫作語體的思考。
關鍵詞:高考寫作;語體;交際語境;實用類文體
近年來,高考作文題的命制多由兩部分構成,即擬真情境與任務指令。教育部考試中心張開老師在《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語文科考試內(nèi)容改革實施路徑》中關于“寫作能力”中明確指出:“能根據(jù)寫作的具體情境和要求,正確選用文體、語體,靈活使用語言文字和各種表達手段,構造完整語篇?!盵1]這就要求身處教學一線的老師確實轉變以往長期的議論文寫作指導訓練所形成的固化的認知,確實根據(jù)材料中的擬真情境與任務指向,建構起對實用類文體寫作的正確認知,并據(jù)此把握好在實用類文體寫作框架下的語體選擇。
一、基本概念
(一)語體
語體就是人們在各種社會活動領域,針對不同對象、不同環(huán)境,使用語言進行交際時所形成的常用詞匯、句式結構、修辭手段等一系列運用語言的特點。簡言之,交際領域、目的、對象和方式等非語言因素的不同,形成了表達過程中語體的差異。
(二)交際語境寫作
榮維東先生的《交際語境寫作》一書,將寫作視為作者在特定的語境中,面向明確或潛在的讀者,構造書面語篇進行表達和交流的活動。近年來的高考寫作,可理解為高階版的實用文體寫作,也是榮維東先生所認為的“交際語境寫作”。這類寫作文題的命制一般包含了以下要素:話題、主體、對象、目的以及文體。
(三)交際語境寫作和語體之間的關系
寫作文題設置不同的交際語境,話題、主體、對象、目的均有具體呈現(xiàn),并要求使用相應的實用文體,這決定了學生寫作過程中的語體選擇——顯然,學生有必要先形成基本的文體規(guī)范,并在此基礎上,根據(jù)交流的意圖、功能選擇恰當?shù)恼Z體來完成寫作。
二、應對策略
身處教學一線的老師需轉變以往長期的議論文寫作指導訓練所形成的固化認知,確實建構起對交際語境寫作的正確認知,并確實把握好在實用類文體寫作框架下的語體選擇。對于實用文體的特征,要有準確并深刻地認知。要加強對演講稿、書信、倡議書、辯論稿、通告、報告等各類實用文體進行命題創(chuàng)設與寫作訓練,并針對不同實用類文體,引導學生進行合乎該文體特征的語體表達。
簡言之,就是要訓練學生按要素解析文題,寫作中突出主體意識、對象意識,強化目的意識和共情意識,寫對文題所要求的實用文體,并選擇相宜的語體,最終做到文體規(guī)范,語體典范。
三、策略實施舉例
(一)創(chuàng)設具體語境下的實用類文體寫作文題
庚子新春,全民積極防控肺炎病毒。我校高三語文備課組第一時間響動,以全民防控為情境材料,規(guī)定了寫作的具體交際語境,提出了相應的寫作任務。
面對嚴峻,請你以復興中學李杰的身份,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完成寫作:
1.寫給鐘南山院士或李蘭娟院士的一封信;
2.寫給“最美逆行者”、各地馳援武漢的醫(yī)護人員的一封感謝信;
3.寫給堅守一線的醫(yī)護、公安、衛(wèi)生等系統(tǒng)工作人員的一封慰問信;
4.寫給村/居、街坊鄰居或同學師友的一封倡議書。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引導學生進行文題的要素解析和語體選擇
1.要素解析
話題:肺炎病毒當前,英雄逆行,全民防控;
主體:“我”(一名當代中學生);
對象:鐘南山院士或李蘭娟院士、各地馳援武漢的醫(yī)護人員、堅守防護一線的醫(yī)護公安衛(wèi)生等系統(tǒng)工作人員、街坊鄰居同學師友;
目的:表達崇敬、感謝之情;慰問辛勞之苦、負重之痛;倡導全民助力,共克時艱;
文體:一般書信、感謝信、慰問信、倡議書。
2.語體選擇
首先,突出主體意識和對象意識。
基于彰顯以“我”為主體的獨特認知與個性表達:在具體的交際對話的語境中,要讓學生明確是“誰”在發(fā)聲。要把“我”從“我們”中解放出來,把“我”獨特的認知體驗擺進去,靈活調動“我”的生活經(jīng)驗與知識儲備,有章法有個性地進行屬于“我”的個性化表達。本次文題中的“我”是一名當代中學生,“我”的表達既要呈現(xiàn)出作為個體善思篤行的內(nèi)心世界,也要帶有健康積極地青年立場。
三謝您不懼非議,舍虛名換大義。此為凡人最難企及之處,亦乃后生最最敬仰之處。對于網(wǎng)上的猜疑誹謗甚至侮辱,您總是淺笑揮袖,不讓這些污垢臟了圣潔的白大褂,寒了萬千醫(yī)者仁心。您在高強度的工作之后,任抽出時間接待媒體記者,普及病毒特性與放感染措施,告知防控進度與成果。面對網(wǎng)上謠傳您真身已死,乃是假貨冒充時,您不是大發(fā)雷霆,而是積極辟謠,提升公眾信心,穩(wěn)定社會局面。
(高三8班黃智霖《國士無雙,天佑中華》)
謝謝您!我聽過最美的話語,不是呢喃細語的喁喁情話,不是文采卓然的文章,是您作為醫(yī)者莊重的誓言,是那一句”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我見過最美的面容,不是貌美如花的流量明星,不是颯然玉立的富家公子,是您忙忙碌碌的疲憊身影,是長期使用醫(yī)用品勒出紅痕的臉頰,是黑眼圈圍繞的眼周眼角。雖然我不知您的姓名,但我知道,您是與終南山院士一樣的奮斗者,您是與李蘭娟院士一樣的奉獻者,您是在我們望而生畏的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士!
(高三7班徐雨淇《唯醫(yī)者逆行留最美背影》)
對象意識則表現(xiàn)為行文過程中明確的對象感和積極地交流意識。不同的對象決定了選擇的語體特點,例如文題的第四個寫作任務,同樣是倡議書,針對街坊鄰居或是同學師友,表達當有不同。寫給街坊鄰居,語言一般更平實直接:
親愛的街坊鄰居們:
春節(jié)前至今,適逢春運客運高峰,控制傳染源的工作變得更加艱難,病毒向更加廣闊的區(qū)域擴散。我們的國家正處當下這個關鍵的時刻,必須采取措施以防止病毒的進一步蔓延,而我們作為國家社會之中的一份子,理應有所行動,科學防控,共渡難關。
(高三8班劉函宇《科學防控度難關,心懷信念克時艱》)
寫給同學的,語體表現(xiàn)應該更具有同齡共性和青年風貌,措辭也可更偏于書面語:
各位同學:
今年的冬天遠沒有往年寒冷,但也沒有往年平靜。病毒如野火在九州大地上肆虐,流言攜著恐慌,如滔天洪水席卷而來。此時,前線有許多不計回報的奮斗者和奉獻者,而我們在其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后方防護,因此,我倡議: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積極響應、配合相關工作。
……
同學們,我們相信,當以天下人為己任時,自我就不再是一種個人,而轉為崇高的精神,這種精神鼓勵著每一個人前進?!靶切侵穑梢粤窃??!币粋€國家和民族的繁榮富強,需要千千萬萬個實事求是的行動者和不務空名的奉獻者。值此危難之時,我們要把這種精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泰戈爾曾說:“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個人之于歷史長河不過如蜉蝣朝生暮死,但生命的延續(xù)是薪火相傳的綿延不息,將個人價值寄身與社會,是另一種形式的永生。
(高三10班楊婧《看志士灑熱血盡吾儕綿薄力》)
其次,強化共情意識和目的意識。
共情意識建立在對象意識的基礎上,并始終圍繞寫作目的。好的交際語境寫作,在完成寫作目的過程中,勢必能喚起對方的共鳴,能與交際對象建立起良好的情理互通的。因此,為了使對方更好地理解和接納,語言風格不宜一味宏大敘事、呼告、煽情,而應親切自然、溫和有禮,事關家國的情懷和時代、未來的矚望,表達則宜適當體現(xiàn)情感和溫度。
馳援武漢的逆行者們:
您好!
我是復興中學的一名學生,聽聞您赴往情勢危急的武漢,心中百味雜陳的感情難以言說,只能化為一句:謝謝您!忍不住在首句向您道謝,可我能夠給的也許只有這一句謝謝。
無數(shù)人對武漢的嚴峻形勢避之不及,您卻趕赴漩渦中心,我的致謝在這些生死置之度外面前顯得微不足道,但是還是想將心中滿滿的祝愿和感謝寫給您,希望能夠給您些微的力量。
謝謝您!您的逆行,讓自己深入虎穴,卻帶給我們安全感;您的逆行,也許是粗糙難比家常菜的簡餐,卻讓我們享受年夜飯的歡愉;您的逆行,也許是汗水泡皺的雙手,卻讓我們在家中悠閑起居:您的逆行,也許是白衣包裹的疲憊,卻讓我們看到最美最安心的背影。我知道,此時,您首先是一個醫(yī)者,再是一位愛人、兒女、父親或母親。您的肩膀或許已疲憊、或許仍稚嫩,卻站在我們的前方,挑起最沉重的擔子。
(高三7班徐雨淇《唯醫(yī)者逆行留最美背影》)
細小處落筆,使用坦誠且熨帖的語言,撫慰人內(nèi)心最柔軟的位置,帶來情感上的同頻共振,選擇的語體呈現(xiàn)出強烈的共情意識,也就更好地實現(xiàn)了寫作目的。
敬愛的醫(yī)護、公安、衛(wèi)生等系統(tǒng)的工作人員們:
啟信安康。不知近日工作是否一切順利?全國防控已然緊鑼密鼓的展開,不斷刷新、刷高的疑似、確診人數(shù)刺激著十四億人民緊繃于一線的神經(jīng),恐慌與理智交織,心情跌宕起伏。而此時,我最掛念的,是堅守在一線的你們。故謹奉一信,望可慰問疲憊。
(高三7班欒夢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此為一封慰問信的開頭,不同于生硬客套的表達,似與對方展開對話,言辭懇切,一句“謹奉一信,望可慰問疲憊”感人至深,以此引發(fā)對方的情感共鳴。
再次,培養(yǎng)語體選擇的自覺意識。
高考作文命題以“立德樹人”為基本旨歸,往往取材視野宏大,立意高遠。寫作的主題是有規(guī)定性的,因而必然是趨同的,但觀點與思考可以是個性的,也應該是個性的。要思考相同主題下“我”該如何打動讀者,如何有效說服。從用例到語言風格,都要顯示寫作者“我”的表達,呈現(xiàn)出寫作者,相宜的語體也就承當了重要的作用。
我們提倡學生從個體立場走向青年一代的立場,并保持與時代、家國的同頻共振。但我們同時要嚴格提防將價值引領空洞化、蒼白化或窄化、庸俗化,防止政治語言的架空堆砌,防止假大空盛行和“千人一面”的語言同質化現(xiàn)象,應培養(yǎng)學生語體選擇的自覺意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交際情境下實用文體的寫作,我們既要對實用文體的特征,有準確并深刻地認知,同時,要加強對演講稿、書信、倡議書、辯論稿、通告、報告等各類實用文體進行命題創(chuàng)設與寫作訓練,并針對不同寫作目的、寫作對象,引導學生進行規(guī)范的文體、語體選用。
參考文獻
[1]張開.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語文科考試內(nèi)容改革實施路徑[J].中國考試,2019,12(33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