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維娜
2020年12月9日,土耳其臭名昭著的以關押政治犯著稱的西里夫里監(jiān)獄曝出虐囚事件,被判處無期徒刑的24歲的前軍校學員穆罕默德·阿里·塔什遭到6名獄警的毒打。
虐囚事件并不是一個罕見現(xiàn)象,2004年,一組美軍在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jiān)獄虐待囚犯的照片曝光。一時間,舉世嘩然,虐囚照片成了人類文明史上恥辱的記錄。然而,這些恐怖的照片記錄的是全部的罪行嗎?這些虐待囚犯的軍人為什么做出如此暴行?這些問題很容易被憤怒的人們所忽視,這其中到底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嗜血的欲望
自2001年發(fā)動“反恐戰(zhàn)爭”以來,美國虐囚丑聞不斷曝光,除了中情局的虐囚事件,駐伊拉克美軍、駐阿富汗美軍以及古巴關塔那摩美軍基地監(jiān)獄都存在大量的虐囚現(xiàn)象。
美軍虐囚問題真正引起全世界震動源于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2004年4月28日刊登的美軍虐待伊拉克囚犯的照片,照片顯示,一名美軍憲兵勒令伊拉克戰(zhàn)俘站在箱子上,戰(zhàn)俘被蒙上頭,手上連著電線。憲兵威脅說,如果戰(zhàn)俘從箱子上倒下,就會被電死。另一張照片顯示,伊拉克戰(zhàn)俘被勒令進行人體堆疊,組成金字塔形狀。事件暴露后,駐伊美軍高級官員表示,美軍3月已宣布駐巴格達的美軍第800憲兵旅6名成員因虐待大約20名伊戰(zhàn)俘將面臨軍事法庭審判,美軍協(xié)助管理戰(zhàn)俘的7名軍官也將受到紀律處分,包括第800旅最高長官等人。
美國有個戰(zhàn)俘博物館,其所在地原是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南方軍隊建立的戰(zhàn)俘營。內戰(zhàn)時期,南方軍隊用多種殘酷手段對待被俘的同族兄弟,在這座戰(zhàn)俘營存在的14個月中,先后有4.5萬名北軍戰(zhàn)俘被關押在此。南軍對戰(zhàn)俘實施各種虐待,不給飯吃、不給水喝,拳打腳踢更是尋常之事,南軍在該戰(zhàn)俘營折磨致死的戰(zhàn)俘大約有1.3萬人,約占整個戰(zhàn)俘人數(shù)的1/3。19世紀末,美國入侵菲律賓時,美軍就受命“可以采取強硬政策對待戰(zhàn)俘和平民”,美軍軍官積極“貫徹”執(zhí)行。
關塔那摩監(jiān)獄虐囚事件更是駭人聽聞,如毆打在押者、向牢房和廁所衛(wèi)生紙噴胡椒粉、強制絕食在押者進食。他們虐囚的手法多種多樣,例如不讓上洗手間,有時把空調的溫度開得很高,強迫犯人待在蒸籠一般的房間里不能出來。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則是水刑,一種使犯人以為自己快被溺斃的刑訊方式,犯人被綁成腳比頭高的姿勢,臉部被毛巾蓋住,然后把水倒在犯人臉上。有關專家說,這種酷刑會使犯人產生快要窒息和淹死的感覺。水刑就像是個單向閥,水不斷涌入,而毛巾又防止你把水吐出來,因此你只能呼一次氣。即便屏住呼吸,還是感覺空氣在被吸走,就像個吸塵器。據(jù)悉,911襲擊的主謀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遭受了80多次的水刑。
虐囚事件不僅僅發(fā)生在美國軍隊中,世界各國都存在著這一現(xiàn)象。二戰(zhàn)時期,日本在遠東戰(zhàn)場上殘酷的虐囚行為震驚世界。英國歷史學家邁克斯·哈斯廷斯在其書《報復:為日本而戰(zhàn)(1944-1945)》中,披露了西方盟軍在發(fā)現(xiàn)己方戰(zhàn)俘如何遭日軍虐待時,是何等的震驚。1945年1月,英國陸軍第14師穿越緬甸邊境向曼德勒方向推進,在一場大勝之后,他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日軍虐待戰(zhàn)俘的證據(jù):一些英軍士兵被剝去靴子,用電線纏著倒掛在樹上,毆打至死。在1942年著名的“巴丹半島死亡行軍”中,許多美軍士兵被俘后即遭殺害,被擊落的飛行員則慘遭斬首。數(shù)周之后,大批從緬甸和菲律賓釋放的英國和澳大利亞戰(zhàn)俘,有1/4死于非命,他們的遭遇與納粹在歐洲對俄國人和猶太人的暴行如出一轍。
菲律賓虐囚事件也曾經轟動一時,2010年8月17日,菲律賓ABS-CBN電視臺曝光了一段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通多區(qū)警察虐待嫌犯的視頻。在視頻中,一名男性偷竊嫌犯裸體躺在地板上,身穿便衣的警察正使勁拉動綁在其生殖器上的繩子。在馬尼拉,警方虐待犯人的事情并不鮮見,但是被拍下證據(jù)卻很罕見,而此次被曝光的視頻并不是菲律賓第一個有關警察虐待在押人員的視頻。
此外,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虐囚罪行也是劣跡斑斑。2016年,時任澳大利亞陸軍司令安格斯·坎貝爾委托撰寫的報告披露,澳大利亞特種部隊士兵曾在阿富汗虐待和處決囚犯并掩蓋真相。
消失的證據(jù)
由于虐囚事件對美國聲譽影響巨大,2007年2月11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在第四十三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承認,發(fā)生在美軍關塔那摩監(jiān)獄和伊拉克的虐囚事件已對美國的聲譽造成負面影響,但聲稱關塔那摩監(jiān)獄不是個“問題”。在承認虐囚事件影響美國聲譽的同時,蓋茨說,美國今后會以更加“透明、公開和法制的方式”來處理類似事件。他還表示,通過軍事法庭的審判可以釋放部分囚犯,但關塔那摩監(jiān)獄中關押的“囚犯中包括真正的恐怖分子”,他們“必須受到懲罰”。
美國政府為了保住顏面,總是千方百計地對虐囚真相進行掩蓋。虐囚事件被曝光后,中情局也承認這些做法與美國法律中尊重人權部分有抵觸,而且美國也一直強調反對暴力審訊。但是,親身參與審訊者常常覺得矛盾,有人擔心將來會不會在美國或者國外因為虐囚而被送上法庭,但他們并沒有收手,反而打起了“不留證據(jù)”的主意。例如,中情局巡視室等內部執(zhí)法部門搜集到的一些刑訊錄像是空白的,或者被損壞,其中情節(jié)無法得知,不過仍有一些錄像可以看到用刑時的情景。有錄像顯示,海外監(jiān)獄真正用到水刑時,往往沒有按總部專家論證的規(guī)程來,水是超量灌,手段更加兇狠。對于錄像里掩蓋不了的行為,中情局在報告中解釋稱是由于語言專家不足,事先對“基地”組織及其領導人了解太少,審訊者常常憑經驗判斷這些被捕者“應該知道”哪些內容,囚犯不說就用刑,普通刑不能使他們招供,最終導致濫用刑罰。
為了替自己開脫,具體的審訊人員也百般狡辯。比如審訊人員在審訊囚犯時會大量吸雪茄,把煙點燃后放到不吸煙的囚犯鼻下四五分鐘,讓囚犯被熏得極度難忍,只好招認。審訊者事后解釋說審訊室太臭,需要用煙味壓一壓,有的說這樣做是為了讓囚犯在夜晚審訊時保持清醒。審訊人員曾經使用硬刷子增加囚犯的傷口痛苦,還曾經站在腳鐐上,讓囚犯苦不堪言。還有一些審訊人員有特別辦法,有的會“點穴”,用重手法按壓囚犯膝蓋壓力點,讓囚犯特別疼痛。
2001年至2014年部署在阿富汗的一些特種部隊成員當中盛行一種掩蓋真相的風氣?!凹词顾麄儧]有做,他們也看到了。即使他們沒有看到,他們也知道?!毕嚓P報告描述了非政府組織、特種空降部隊(SAS)以及突擊隊的翻譯等支持人員“顯然被駐阿富汗特種部隊領導人要求對戰(zhàn)爭罪行指控保持沉默”,這是某特種部隊內部人士所說的一種“隱匿、可憎且可恥”風氣的一部分。相關報告還指出,澳大利亞國防部的重大失職也是導致這一丑聞的原因,包括特種部隊內部缺乏有效的領導和缺乏足夠的檢舉渠道,而這些檢舉渠道本可以讓士兵在不必擔心報復的情況下舉報戰(zhàn)爭罪行。這些報告稱戰(zhàn)爭罪行指控的消息來源是“內部人士——有特種部隊工作經驗的現(xiàn)職軍人”,這些內部人士“一再提到特種部隊的不端行為……發(fā)泄精力成了此類行為的極不恰當?shù)睦碛伞薄?/p>
角落里的真相
虐囚行為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fā),卻又影響了國家利益,而對國家利益的維護也成為虐囚的借口,使虐囚行為成為被允許的“標準流程”。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上臺后,先是許諾在2009年公開美軍虐囚相關照片,后又反悔,授意國會通過法案使國防部獲得豁免權。他也曾數(shù)次譴責中情局“強化審訊”的方式,認為“對我們的敵人進行刑訊,以違反法治精神的方式拘留個人,危害了我們的基本價值觀”。不過據(jù)《紐約時報》報道,奧巴馬政府的譴責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從2009年開始對中情局在審訊中對在押人員施加酷刑的行為進行調查,形成了6000多頁的《中央情報局羈押和審訊調查報告》,并于2014年12月公布了500多頁的摘要。盡管美國民眾早已知曉虐囚丑聞,但報告公布后仍讓輿論一片嘩然,其中披露了中情局在小布什政府期間尤其是在“反恐戰(zhàn)爭”期間使用酷刑虐囚的細節(jié)。
報告公布后,奧巴馬總統(tǒng)立即發(fā)表書面聲明稱,中情局的做法有違美國價值觀,他保證不會再讓類似事件重演。不過,由于報告是由民主黨主導的,且將調查對準了小布什時期,因此被認為帶有明顯的黨派色彩,于是,報告披露的血淋淋的虐囚事實,在美國政客眼里很快成了黨爭產物。同時,由于報告指出,酷刑并未使美方獲得獨一無二的情報,而中情局為掩蓋這一秘密措施,長期“系統(tǒng)性”欺騙白宮、司法部和國會,這使爭吵更是變了味。美國前副總統(tǒng)切尼則為中情局“打抱不平”,認為報告“扭曲”了該部門的形象。他說:“中情局的審訊項目得到了批準,在實施之前也經過了司法部的審查。”共和黨資深參議員約翰·麥凱恩卻支持將報告公之于眾,認為美國的虐囚行為“玷污了美國的國家榮譽,損害巨大,卻沒有現(xiàn)實益處”。中情局局長布倫南承認其審訊項目存在缺陷,仍堅持認為通過“虐囚”獲得情報是其他方式不能替代的,司法部也宣布不會因為這份報告發(fā)起針對執(zhí)法人員的訴訟。
影片《辛德勒的名單》中有句臺詞:戰(zhàn)爭是邪惡的。戰(zhàn)爭中,人性最惡劣的部分被激發(fā)了,不過,要解釋美軍的虐囚,邪惡的戰(zhàn)爭并不能涵蓋全部真相,上文我們講的種種惡劣行徑抹黑了美國軍隊,也抹黑了處處以“人權衛(wèi)士”自居的美國政府。長期以來,美國以“世界人權法官”自居,不顧世界各國的強烈反對,按照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念和人權模式,對別國的人權狀況進行指責。然而,當自己的虐囚真相曝光時,爭論卻完全走了樣?!都~約時報》在一篇社論中說,如果不能從法律和道德上審視美國令人厭惡的、經過授權的、政府最高層卷入的“合法”行為,美國就不可能向前邁出有意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