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概率模型的教學
建立概率模型應通過審題明確問題所述的概率類型.通過回顧對應概率類型的計算公式,構建對應的模型.當然在構建概率模型時應注重善于從問題的反面出發(fā),以簡化解題步驟,提高解題效率.
例2 在某項體能測試中,要求每名學生必須參加且最多兩次,若第1次測試通過則不再參加第2次測試.否則將參加第2次測試.如果甲同學每次通過的概率為23,乙同學每次通過的概率為12,甲乙每次是否通過相互獨立.(1)求甲乙至少有一人通過體能測試的概率;(2)計X為甲乙兩人參加體能測試的次數(shù)和,求X的分布列和期望.
根據(jù)題意(1)甲未通過測試的概率P1=(1-23)(1-23)=19,乙未通過測試的概率P2=(1-12)(1-12)=14.則至少有一人通過測試的概率P=1-P1P2=1-19×14=3536.
(2)X=2,3,4,則X的分布列為:
X234P131216
∴E(X)=2×13+3×12+4×16=176.
三、數(shù)列模型的教學
構建數(shù)列模型時往往有明確的關鍵詞,如以后每年比上一年多(少)時則需要構建等差數(shù)列模型.如以后每年是上一年的多少倍(百分之幾)則需要構建等比數(shù)列模型.然后根據(jù)題意運用等差、等比數(shù)列的相關公式求解,完成題目的作答.
例3 甲、乙兩個企業(yè)向簽約10年的員工提供了兩種均為稅后的工資計算方式.甲公司第一年提供10萬元的年薪,而后每年上漲20%;乙公司第一年提供20萬元的年薪,而后每年上漲5%;若僅考慮收入水平,你會選擇哪個公司,并說明理由.已知1.210≈6.19,1.0510≈1.63.
分析可知甲乙兩公司提供的工資計算公式均為等比數(shù)列模型.其中甲公司工資計算方式構成以10為首項,以1.2為公比的等比數(shù)列.乙公司工資計算方式構成以20為首項,以1.05為公比的等比數(shù)列.則an=10×1.2n-1,bn=20×1.05n-1,則S1=10(1-1.2n)1-1.2=50(1.2n-1),S2=20(1-1.05n)1-1.05=400(1.05n-1),當n=10時,S1≈259.5>S2=252,因此,僅考慮收入水平去甲公司比較劃算.
再如,某個企業(yè)去年的純利潤是500萬元,由于設備老化因素影響,生產(chǎn)能力逐年下降,如果不能夠及時進行技術升級,預計從今年起每年純利潤較上年降低20萬元,在年初時,投入600萬元進行技術升級,在未扣除技術改造資金時,第n年的利潤是500(1+12n)萬元,今年作為第一年,n是正整數(shù).(1)從今年起的前n年,不進行技術升級,累計純利潤是An,技術升級之后的純利潤(取出技術升級資金)是Bn,求解出An和Bn的表達式.(2)從今年起算起,經(jīng)過多少年之后,技術升級后的純利潤超過沒有技術升級的純利潤.
在數(shù)列模型構建時,教師需要加強課堂引導,讓學生認真審題,分析題目意思,保證模型建構的準確性.
在利用數(shù)列模型解題時,需要讓學生思考所學習的等差和等比數(shù)列知識,全面理解題目內容,構建正確的數(shù)學模型,完成問題的分析和求解.
四、不等式模型的教學
在高中數(shù)學中,不等式是重要的基礎知識,其題目類型較為復雜多變,而且不少題目和日常生活有關.在實際的不等式解題中,需要學生構建不等式模型,利用均值不等式知識完成解題.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部分學生缺乏建模意識和能力,無法完成題目情境向數(shù)學問題的轉化,使得學生解題存在一定的難度.作為高中數(shù)學教師,應當以具體題目作為基礎,讓學生完成不等式模型構建,掌握不等式模型構建方式,提高學生不等式模型構建能力.
例4 某貨船在甲乙兩點運送貨物,貨船最大速度是35km/h,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是500km.貨船每小時航行成本包括燃料以及其他費用,燃料費用和速度平方成正比,系數(shù)是0.6,其余費用是960元每小時.(1)把全程運輸成本y(元)表示為速度x的函數(shù).(2)貨船航行以多大速度,全程的運輸成本最少?
在構建不等式模型時,需要準確找到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根據(jù)兩地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分析參數(shù)關系,先表示出從甲地到乙地的時間,根據(jù)貨船行駛速度可以得出時間是500/x小時,根據(jù)題意構建數(shù)學模型,y=500x·0.6x2+960·500x=480000x+300x(0因此,通過此題目的講解,讓學生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不等式模型解題策略,僅僅正確寫出表達式是不夠的,還需要去對定義域進行分析,保證最終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在此題解答中,當y取最小值時,x的取值并不在定義域的范圍內,因此,不能夠直接使用均值不等式進行求解.在高中數(shù)學解題中,教師應當避免學生的定勢思維,引導學生靈活利用模型解題,保證解題效率和準確性.
高中數(shù)學建模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為學生講解具體的例題,更要注重在課堂上預留一定的時間鼓勵學生反思與交流,使其把握不同數(shù)學模型特點,掌握數(shù)學建模的相關細節(jié).同時,要求學生在課下及時開展相關的專題訓練活動,積累相關的數(shù)學建模技巧,實現(xiàn)數(shù)學建模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薇.淺談高中數(shù)學建模課程實施的路徑[J].高中數(shù)理化,2020(24):25.
[2]王斌瑜.基于建模能力培養(yǎng)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探究[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6):104-105.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