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文題呈現(xiàn)】
自己搜集新聞素材,運用一定的寫作技巧,寫一則消息。
【寫作指導】
同學們,先來看一則消息:
習近平同神舟十二號航天員親切通話
本報北京6月23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3日上午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和核心艙執(zhí)行任務的神舟十二號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親切通話,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代表全國各族人民,向他們表示誠摯問候。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參加活動。
? ? 神舟十二號飛船6月17日發(fā)射升空以來,習近平十分關心3名航天員的身體和執(zhí)行任務的情況,23日專程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同航天員通話。
? ? 上午9時35分,習近平等走進指揮大廳,通過現(xiàn)場大屏幕觀看天和核心艙與神舟十二號飛船組合體運行情況及航天員在軌工作情況。屏幕上清晰顯示著天和核心艙內(nèi)的實時畫面,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正分別進行機械臂在軌訓練項目操作、艙外航天服狀態(tài)設置與檢查等出艙前準備工作。
9時40分,習近平起身,走到前方指揮席。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精神飽滿,向習近平敬禮。隨后,習近平總書記與航天員通話。最后,3名航天員敬禮。習近平向他們揮手致意,向現(xiàn)場參試人員表示慰問。全場響起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 ? 丁薛祥、劉鶴、許其亮、張又俠、魏鳳和,中央軍委委員李作成、苗華、張升民參加通話活動。
(《人民日報》2021-06-24,有刪改)
所謂消息,是新聞的一種,用來迅速、簡要地報道新近發(fā)生的事件。從上述這則消息不難看出,它由標題、電頭、導語、主體、結語等部分組成。
除了這種國家大事外,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每天也會發(fā)生許多新聞事件。那么,如何把這些新聞素材寫成一篇消息呢?
首先,素材要有“料”,即素材應包含有價值的內(nèi)容。生活中發(fā)生的事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具有新聞價值,都值得去報道。比如張家今天中午包了餃子,李家兩口子下午吵了一架,王家走失的小貓回來了……這些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還可以,但如果正兒八經(jīng)地寫成一則消息,顯然沒有什么意義。
那么同學們在寫消息時,應如何去選材呢?總的原則是消息要有報道價值。何為“有報道價值”?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要有趣,“有趣”是說內(nèi)容有味,寫出來讀者愛看;二要有意義,“有意義”是說素材本身具有一定的社會效應,能讓讀者獲得有用的東西;三要有時效性,“有時效性”是說報道對象應是新近發(fā)生的事,而不是昔日舊聞。
依據(jù)這些原則,上至神舟十二號飛船發(fā)射成功,下至班級籃球隊在校級比賽中奪冠,都可作為消息寫作對象。作為一名普通中學生,只要你認真觀察生活,關注生活中的各種人和事,有意識地去進行甄別,就能獲得許多有價值的新聞素材,繼而寫出內(nèi)容有“料”的好消息。
其次,報道要有“序”,即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進行消息的寫作。這里的“序”有兩個層面,一是結構上要按照導語、主體、結語這樣的次序進行設計,二是內(nèi)容上要按照重要性依次遞減的原則進行安排。這兩者互相對應,共同構成一個“倒金字塔結構”。即導語部分是最重要的事實,主體部分依次是次要事實、再次要事實、最次要事實,背景作為補充。
比如一名同學在報道學校合唱隊獲全市比賽一等獎這一新聞時,導語部分簡要陳述了學校合唱隊在參加“全市中學生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歌詠比賽”中榮獲一等獎這一事實,主體部分接著介紹了學校合唱隊的演出情況、其他學校的獲獎情況、頒獎情況、舉行此次比賽的背景等,最后作結。這樣的安排,無論從結構看,還是從內(nèi)容看,都做到了有“序”,完全符合消息寫作由重要到次要的要求。
當然,要想寫出一則好消息,在具體行文時,還應掌握相應的技巧。比如在擬標題時,最好能將“何時、何地、何事”等主要信息呈現(xiàn)出來,比如“日本擬將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法理難容 風險重重”這一標題,讀者一看新聞標題就能知道消息的主要內(nèi)容。
再如在寫導語時,可直接陳述新聞事實,吸引讀者。一位同學在報道學校體藝館建成使用時,導語是這樣寫的:“經(jīng)過施工人員1年多的奮斗,投資近千萬元的學校體藝館終于建成,將于本月8日正式啟用。今后,同學們將可以在這里進行游泳、體操、舞蹈、籃球、排球等十幾個項目的學習和鍛煉?!边@一導語,簡明扼要,突出重點。
即便是消息的主體,也要言簡意賅。至于背景和結束語,更要能簡則簡。
最后,用語要有“忌”,即消息寫作時,用語要有所顧忌。一忌不尊重事實,隨意夸大或縮小;應實事求是,做到準確。二忌拖泥帶水,啰啰唆唆;應干凈利落,做到簡練。三忌佶屈聱牙,讓人看不懂;應多用大眾化語言,做到通俗易懂。在此基礎上,如果能讓語言再生動一些、活潑一些,那讀者就會更喜歡。
(同步范文《我校組織八年級學生赴三倉烈士陵園掃墓》見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