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愛明
(1.上海睦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122;2.嘉興山蒲照明電器有限公司,浙江 嘉興 314001)
T8燈管的G13燈座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幾乎等同于工商業(yè)線性照明的代名詞,在北美市場的燈頭數(shù)不少于40億個。LED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近幾年來光效已能達到傳統(tǒng)熒光燈2倍以上,而DLC(Design Lights Consortium)機構也在大力牽引LED光效往前發(fā)展,給節(jié)能帶來巨大的潛力。
由于傳統(tǒng)熒光燈保有量巨大,LED產(chǎn)品的替換存在著巨大的機會。按UL1993對LED替換光源的定義,存在著Type A、Type B 和Type C三種類型。Type A指的是直接替換型LED光源,無需改線,無需移除電子鎮(zhèn)流器;Type B指的是特殊用途的光源,這種光源用在燈具里,這種燈具要么在工廠為這種光源已經(jīng)接好了線,要么作為翻新光源需要對原先的燈具進行改裝接線,LED的驅動元件是這種光源器件的組成部分;Type C指的是特殊用途的光源,這種光源用在燈具里,這種燈具要么在工廠為這種光源已經(jīng)接好了線,要么作為翻新光源需要對原先的燈具進行改裝接線,LED的驅動在這種光源外部(或不是它組成部分)。
三個類別的光源產(chǎn)品,有著顯著的優(yōu)缺點:Type A產(chǎn)品使用方便,但存在兼容型差和系統(tǒng)壽命短板的問題;Type B產(chǎn)品系統(tǒng)理想,但改線成本高,尤其換G13燈座人工成本非常昂貴;Type C性能優(yōu)秀,但系統(tǒng)成本,改裝成本和維護成本都偏高。相比較而言,Type B燈管相比較而言,性能剛好夠用,如果解決了Type B安裝成本高的問題,將會成為主流產(chǎn)品。
Type B TLED產(chǎn)品有兩類實現(xiàn)方式,一火線和零線從同側插腳接入;二火線從兩側插腳接入。這兩種方式都有一些弊端。第一種方式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首次替換時需要更換燈座,由于歷史技術原因,北美市場熒光燈大都使用瞬時啟動型鎮(zhèn)流器,這種鎮(zhèn)流器只需要配合短路燈座即可。所以要從同側兩個插腳接入火線零線時,需把燈座替換成非短接燈座,由于北美人工成本高,據(jù)市場調查,替換一個燈座成本達到7美元。第二個問題是后期更換時,如果燈管使用單端供電方式,更換時需要辨識燈管方向,使用便捷性下降。第二種方式使用相當方便,無需更換燈座,僅需簡單改線。但是在安裝燈管過程中,單端插入火線燈座時,另一側插腳被安裝者碰到,則可能通過人體對大地構成回路,引起致命電擊,如圖1所示。國內也有相關分析文獻[1]。某品牌商甚至斷言,因安全問題他們不打算給市場提供Type B的燈管產(chǎn)品[2]。
圖1 安裝電擊示意圖Fig.1 Electric shock of during installation
由于需求的存在,市場里出現(xiàn)了小量嘗試性的產(chǎn)品,一類在燈的兩頭各裝有微動開關,當燈管插入燈座后,微動開關被壓下。還有一類索性不做任何防護,甚至都沒有UL的安規(guī)認證。在中國市場上至今也存在大量這類不安全的產(chǎn)品。由于兩頭燈座間距離并不是理想的尺寸,距離偏大時,用微動開關方案反而產(chǎn)生大量投訴,主要集中在微動開關未閉合,導致燈點不亮。UL公司也出臺了相應認證標準,來確保產(chǎn)品的安全,最終并沒有形成大量的實際銷售。
電擊之所以對人致命,主要是通過心臟的電流超過一定值以后,引起心室纖維性顫動[3],測試電路如圖2所示[4]。
圖2 電擊風險測試圖Fig.2 Risk of electric shock measurements
UL對測試泄漏電流有一個測試網(wǎng)絡,用這個網(wǎng)絡代表人體極限參數(shù)。如圖3所示,在V3位置測量值小于5MIU(Measurement Indication Unit,MIU是表征泄漏電流的單位,在60 Hz,1 MIU等于1 mA),則符合安全測試。
圖3 泄漏電流測試輸入網(wǎng)絡Fig.3 Leakage current measurement circuit
網(wǎng)絡中0.22 μF電容在瞬態(tài)時可以視作短路,則設計中如果能區(qū)分網(wǎng)絡中是否存在500 Ω電阻即可。設想如果能有一個極短時間的電脈沖,由于時間足夠短,能量太小以至于不足以對人體產(chǎn)生傷害,在這個足夠短的時間內完成對安裝狀態(tài)的探測,則能夠保證安裝者在誤碰到帶電插腳時得到足夠的保護。
一般在驅動電源的整流橋后都會安裝一個濾波電容,在上電初期忽略其他器件,電流路徑的等效電路如圖4所示,在濾波電容和整流橋之間串接一個開關,那開關瞬間的動作時,流過開關電流峰值計算如下:
圖4 安裝正常(左)和人體接入電路(右)等效電路Fig.4 Leakage current measurement circuit
安裝正常時電流峰值計算公式
(1)
取Vinpk=50 V,Rfuse=10 Ω,初始狀態(tài)時Vcap=0
人體串入時,最大峰值電流計算公式
(2)
Vin取305 V時,Rfuse=10 Ω,初始狀態(tài)時Vcap=0
Ipk=0.8A
(3)
可見,兩者有顯著差別,可以用來做安裝狀態(tài)判別。
實際使用風險來源,是電網(wǎng)供電的不理想,從供電變壓器到燈管端物理距離過遠,導致饋電線路的分布電抗過大,檢測脈沖發(fā)出時,無法獲得相應的電流峰值,導致誤判為人體接入,燈管無法點亮。設脈沖動作電壓為V,忽略啟動回路電阻的影響,動作時間為t,令t<<8.3 ms,則可以認為檢測開關動作時電網(wǎng)輸入電壓保持不變則
(4)
如需要滿足檢測脈沖能夠可靠檢出,設檢測閾值為2 A,動作電壓100 V,檢測時間20 μs,則要求回路電感量
L≤V×dt/di=1 mH
(5)
即,如果動作電壓設定100 V,動作時間設為20 μs,檢測閾值設為2 A,從供電端到燈管的等效電感量≥1 mH時,會有無法檢出良好安裝的可能性導致燈管無法啟動。
圓形直導線計算公式
(6)
其中μ0為相當磁導率,l電線長度,r電線直徑。
把常用的美規(guī)11號線代入式(6),1 km的導線,相當于2.7 mH電感量。查找國標配電網(wǎng)規(guī)劃設計技術導則[6],對于經(jīng)濟供電半徑,A,A+ 類不宜超過150 m,B類不宜超過250 m,C類不宜超過400 m,D類不宜超過500 m,雖然美國和中國國情有差異,在缺失美國相關供電規(guī)范情況下,以中國設計規(guī)范為參照,應該也相去不遠。
設計時,選擇檢測閾值1.5 A,檢測時間50 μs,動作電壓設定100 V,
L=3.3 mH
(7)
基本能確保在1 km的供電半徑內不會有啟動風險,考慮電網(wǎng)各點有容性負載的存在,更會大大改善啟動性能。
由于是一種新式的保護方式,市面上并沒有相關的IC可供使用,需要定制IC實現(xiàn)相關的控制模式。IC原理框圖如圖5所示。
圖5 觸電防護IC設計原理框圖Fig.5 Diagram of shock protection IC
脈沖形成電路產(chǎn)生定寬的脈沖串,通過或門對驅動電子開關進行檢測。電流檢測電路對流過電子開關的電流進行檢測,達到設定閾值鎖存電路對狀態(tài)進行鎖存,保持電子開關閉合狀態(tài)。當人體模型接入電路,電流檢測電路無法達到設定閾值,則脈沖持續(xù)發(fā)出,直到電流達到設定閾值才保持電路長通。
圖6為一個帶有防觸電保護功能的驅動電路原理圖,紅框中是防觸電功能電路,U51是我們定制開發(fā)的IC,內含電子開關。U51串接在整流橋后的母線上,當U51得電后開始釋放測試脈沖,通過F1,整流橋BD1,濾波電容C1和U51構成閉合回路。當U51內置電子開關閉合時,輸入電壓對C1充電,充電脈沖電流正常時如式(1)所示,人體模型接入如式(2)所示。當電流達到閾值后,U51常閉,后端Buck電路正常啟動,驅動LED,點亮燈管。
圖6 帶有防觸電保護功能的驅動電路原理圖Fig.6 Schematic of drive circuit with 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ic shock
當人體模式接入后,脈沖達不到閾值,會持續(xù)給C1進行脈沖式充電,當C1累積電壓達到Buck啟動電壓后,Buck會啟動把C1電壓拉低,重新開始充電,直到燈管可靠連接。否則會一直處于測試模式。
圖7為120 V和277 V下測試流過U51的電流波形,達到閾值。表1為測試模式下測試數(shù)據(jù),在整個宣稱工作電壓范圍內,漏電流均小于UL規(guī)定的5 MIU(Measurement Indication Unit,MIU是表征泄漏電流的單位,在60 Hz,1 MIU等于1 mA)。
圖7 測試電流波形Fig.7 Waveform of the testing current
表1 測試模式下測試數(shù)據(jù)Table 1 Measured data under test mode
由檢測原理可知,檢測回路之前不能有差模電感,也不能接太大的共模電容,而產(chǎn)品還必須滿足美國FCC指定的相關EMC的要求,而電網(wǎng)的一直輸入線從另一頭經(jīng)過1.2 m的距離回到驅動電源上,給產(chǎn)品EMC的設計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PCB布局上需盡可能減少輸入線和輸出線之間的耦合。除此以外,Buck主開關和續(xù)流二極管的開關速度也要很仔細的調試,尋找適當?shù)奈諈?shù)。
圖9為實際的驅動電源圖片,框中為觸電防護模組。
圖9 雙端TLED的驅動電源Fig.9 PCBA of the TLED double ended driver
使用脈沖進行檢測的方式進行防觸電保護,是一項技術創(chuàng)新,已經(jīng)獲得多個專利[7]與專利組合的授權,并實現(xiàn)了產(chǎn)品化。
本文中所采用的方法為串聯(lián)方式進行檢測,實際上基于脈沖測試的原理,也可以采用并聯(lián)方式進行檢測。此種方式有檢測電流小、成本更低的好處,缺點在于對并聯(lián)燈管支數(shù)有限制,需要進行更加精巧的設計以規(guī)避多燈啟動不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