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康
1931年1月中旬,工農紅軍第七軍兵分兩路,3300余人翻過湘桂邊的大錫界到達江華碼市,另有200多人由桂嶺跨過粵桂交界的鷹揚關,經過連山上草、禾洞到碼市會合大部隊。1月19日,由鄧小平政委、張云逸軍長、李明瑞總指揮率領的紅七軍3600余人進入連縣(今連州)石馬鄉(xiāng),當天下午抵達東陂墟。
東陂是教導隊隊長馮達飛的老家,由于國民黨當局事先造謠,污蔑紅軍“殺人放火”,百姓多已“逃難”,經馮達飛通過故舊好友的宣傳,群眾很快回家接待紅軍。1月20日,部隊進入星子墟宿營,當晚通過商會籌得大洋1000多元,大米3000多斤,生豬10多頭。原欲由此進入湘界宜章轉樂昌,后“得報說離此30里之黃沙堡已有湘軍千余人到來,……該處有一山坳(鳳頭嶺)甚險,如有千余兵力守住,難通過,故又決定去連州一次”(鄧小平:《七軍工作報告》語)。次日早,部隊從星子轉上潭源洞下到朝天橋,于1月21日下午,前鋒進入連州外城。
部隊進入連縣后,沿途在石馬、東陂、星子各鄉(xiāng)寫標語,發(fā)傳單。宣傳隊員沿街張貼《中國紅軍第七軍司令部政治部布告》,散發(fā)傳單,刷寫標語??傊笓]李明瑞和政委鄧小平分別在城隍廟和學宮前廣場召開民眾大會,講演“本軍之目的在于推翻國民黨統(tǒng)治,肅清貪官污吏,解除民眾痛苦……”群眾聽了,敵人謠言不攻自破。
紅軍入星子時,群眾已走散,洋花街“永成”油榨鋪無人看管,紅軍一面派兵看管店鋪,防止偷盜,一面派人找老板回來打理生意。此事立即獲得群眾好評。在連州,火災一起,紅軍立即投入救火,并從軍餉中撥款以2個銅板一擔水,發(fā)動市民挑水救火。軍民從火場搶救出的大批煤油、布匹、百貨在學宮地坪堆積如山,為防搶盜,紅軍哨兵守護現場。市民見了十分感動,無不稱贊紅軍是“仁義之師”。
到連州后,因隨軍無法治療的百多名傷病員,得以送入基督教會辦的惠愛醫(yī)院。經過教會醫(y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幾十名輕傷病者數日即治愈歸隊了。另幾十名重傷員留下來,半年后也痊愈了,陸續(xù)通過教會的關系,轉道香港、上海,進入江西蘇區(qū)。
在連州,軍需供給部和馮達飛隊長通過談判,得到廣、楚兩商會的支援,籌得現洋4萬多元,大米8千多斤,生豬150頭,還有大批布匹、藥材等物資。
紅七軍在連州,聯(lián)系到地下黨湘粵邊工委連州特支成員,向隱蔽在連州、三江的彭嚴、毛中心、鄺挺光等人了解敵情,鼓勵他們堅持斗爭。紅七軍還向堅持在朝天進行戰(zhàn)斗的地下黨員李兆甲等人贈送步槍20多支,組成赤色游擊隊,使連州地下黨堅定信心,倍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