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燕飛,張遠朝,李全培
(信宜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信宜 525300)
糖尿病腎病為糖尿病并發(fā)癥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主要由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變所致,一旦出現(xiàn)此類并發(fā)癥,將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蛋白尿的情況,進而對其腎功能造成一定損傷,若未及時發(fā)現(xiàn)及治療,非常容易導致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甚至誘發(fā)腎功能衰竭,對患者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威脅[1]。由于糖尿病腎病在患病早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因此患者在接受檢查的過程中往往會發(fā)生漏診的問題,造成治療時機延誤,使之治療效果受到影響,嚴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2]?,F(xiàn)階段針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診斷指標種類較多,例如腎小球過濾率等,不同診斷指標帶來的診斷結果存在著一定的差異[3]。隨著檢驗醫(yī)學的不斷深入,血清CysC和Hcy等指標的檢驗工作逐漸得到重視,并在評估早期腎功能損傷中產生的突出的應用價值,為此本文將展開進一步深入研究。
本次研究選擇的時間節(jié)點從2019年6月開始到2020年6月截止,納入研究組中的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共計150例,納入對比組的健康人員同樣共計150例,在研究組中,共納入女性患者74例,男性患者共計76例,年齡均值為(41.59±2.64)周歲。在對比組中,女性與男性之間的比例為73∶77,年齡均值為(41.64±2.58)周歲。針對兩組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展開對比,結果顯示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實施對比研究。兩組研究對象對于本次研究的全部內容均已知曉,并且在知情同意書中簽字確認表示配合研究,且研究組患者均為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排除患有原發(fā)腎病、糖耐量異常、存在嚴重感染的患者。
所有研究對象均通過相同方式接受血液樣本采集和檢驗,具體內容包括:(1)血液樣本的采集:叮囑兩組研究對象在接受樣本采集之前,應當保持空腹8h以上的狀態(tài),并于清晨接受采集,樣本采集量均為3mL,完成采集后,采取抗凝及離心處理,離心時間設定為8h,離心機轉速設定為4200r/min。成功將血清樣本分離后,對相關指標進行檢測。檢驗方法為:選用膠乳增強免疫透射比濁和酶循環(huán)法分別對血清樣本中CysC和Hcy進行檢驗,其中試劑盒與檢驗設備相配套,并嚴格按照說明書中的操作標準完成。血清CysC指標在1.25mg/L以下,則視為處于正常指標范圍以內。血清Hcy指標在15μmol/L以下,則視為處于正常指標范圍以內。(2)尿液樣本的采集:取一潔凈容器,將患者24h尿液進行收集,于第二日送至檢驗科檢驗,重點針對尿微量清蛋白含量進行測定,利用到的設備為尿微量蛋白分析儀,從而計算出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
經過檢測后,針對兩組研究對象血清CysC和Hcy檢驗結果展開對比分析,并針對血清CysC、血清Hcy分別單獨檢測以及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檢出結果進行對比。
經過對兩組研究對象血清CysC和Hcy檢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后,結果顯示研究組各項檢驗結果均明顯高于對比組,P<0.05,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血清CysC和Hcy檢驗結果的對比情況
研究結果表明,應用血清CysC及血清Hcy聯(lián)合檢驗的方式較單獨檢驗獲得的陽性檢出率更高,P<0.05,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血清CysC和Hcy單獨與聯(lián)合檢測結果對比[(n)%]
糖尿病為臨床常見疾病,且發(fā)病率逐年增長,患者患病后,機體中會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對其生命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而糖尿病腎病則為并發(fā)癥中較為嚴重的一種,在臨床上屬于微血管病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若病情未得到良好控制,則易導致患者腎功能逐漸受損,甚至引發(fā)腎功能衰竭[4]。因此為使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應當在患病早期采取恰當?shù)臋z驗方式,從而對其病情發(fā)展情況進行良好掌控。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針對人體血清CysC和Hcy指標帶來的臨床應用價值展開研究,且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應用效果[5]。
首先,血清CysC屬于內源性標志物中的一種,可以有效反應腎小球濾過率,其主要原因在于,該物質可以不受炎癥因素、性別因素、體質等因素的影響,同時其相對分子質量較小,可以在腎小球過濾的整個環(huán)節(jié)中自由通過,再加上腎小球不會分泌血清CysC,因此利用該物質能夠將腎小球濾過功能產生良好檢驗[6]。當患者病情較輕時,該物質在血清中的含量同樣相對較低,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不斷加重,該物質的含量也會隨之升高,因此能夠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更加及時有效的診斷。其次,血清Hcy在人體中主要通過腎臟排泄,若人體腎臟處于健康狀態(tài),則該物質可以得到良好代謝,但根據(jù)相關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當糖尿病腎病患者處于患病早期階段,往往會誘發(fā)高Hcy癥的出現(xiàn),此時Hcy在患者機體中屬于非常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容易被氧化,最終形成超氧化物以及氧化物的生成,使機體自由基清除能力不斷下降,進一步破壞血管內皮功能,導致腎小球濾過功能受到損傷,造成蛋白尿的出現(xiàn),因此往往會利用該指標在血清中的變化對患者患病情況進行判斷[7]。而將兩種檢驗指標進行聯(lián)合應用,可以發(fā)現(xiàn)能夠對患者臨床檢驗結果產生了更加積極的應用效果。
研究結果顯示,與對比組相比,在經過血清CysC和Hcy檢驗以后,研究組各項指標明顯更高,P<0.05,同時與單一檢驗相比,聯(lián)合檢驗得到的陽性檢出率更加突出,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臨床中在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臨床診斷過程中,運用血清CysC和Hcy檢驗方式的應用效果突出,且聯(lián)合應用能夠具有更高的陽性檢出率,對于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盡早發(fā)現(xiàn)以及及時治療提供了有利條件,值得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