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榮榮,梁 妤
(廣東省陽春市人民醫(yī)院兒科,廣東 陽春 529600)
小兒肺炎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病情進展加重,可造成患兒病危、死亡,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1]。目前,對于這類患兒的臨床治療主要采用藥物的方式進行,頭孢克肟顆粒、氨溴特羅口服液屬于臨床常用藥物,在小兒肺炎患兒的治療上有著一定的療效[2]。但是,隨著人們的健康需求不斷提高,諸多的臨床實踐表明,單一用藥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療效仍然不夠理想,有待進一步改良治療方案[3-4]。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58例在我院門診就診的小兒肺炎患兒。均符合以下標準:①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咳痰、氣喘、食欲下降、煩躁等;②血常規(guī)、病原學、胸部X線影像學等檢查確診;③病程≤7d;④知情同意。排除合并重癥器官功能障礙、伴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或精神功能障礙、相關藥物過敏、不耐受等。隨機分為:觀察組(n=29例)與對照組(n=29例)。觀察組,男孩16例,女性13例;年齡5個月~5.5歲,平均(2.71±0.68)歲;就診時已發(fā)病1~7d,平均(2.81±0.56)d。對照組,男孩15例,女性14例;年齡6個月~6歲,平均(2.73±0.65)歲;就診時已發(fā)病1~7d,平均(2.79±0.57)d。兩組患兒基礎資料比較(P>0.05)。
對照組患者口服氨溴特羅口服液(國藥準字H20040317,韓美藥品生產(chǎn),規(guī)格:60mL/瓶)進行治療,用藥劑量根據(jù)患兒的年齡進行調(diào)配:1歲以下5.0mL/次,2~3歲7.5mL/次,4~5歲10.0mL/次,6~12歲15.0mL/次,2次/d,連續(xù)服用7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溫開水沖服頭孢克肟顆粒(國藥準字H20030045,廣州白云山制藥生產(chǎn),規(guī)格:50mg/包)進行治療,每次用藥劑量為3mg/kg,2次/d,連續(xù)服用7d。
依據(jù)臨床癥狀及各項檢查指標的恢復情況,將療效分為治愈、顯效、有效、無效四種狀態(tài)。比較兩組患兒療效、癥狀消失時間及不良反應的差異。
運用SPSS 17.0進行t或χ2檢驗分析,統(tǒng)計學意義以P<0.05確定。
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96.55%高于對照組的75.86%(P<0.05),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比較(n/%)
觀察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皆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P>0.05),見表3。
表3 不良反應率比較[n(%)]
小兒肺炎作為嬰幼兒時期最為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是造成嬰幼兒死亡的重要因素[5]。氨溴特羅口服液具有平喘、止咳、促進排痰等功效,單獨應用起效較慢,療效不理想[6]。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96.55%高于對照組的75.86%(P<0.05),即頭孢克肟顆粒該藥對多數(shù)β-內(nèi)酰胺酶穩(wěn)定,在口服后能夠迅速被患兒機體吸收,有著較高的生物利用度,能夠產(chǎn)生迅速、良好的殺菌效果,在小兒肺炎的治療中也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7-8]。本研究證實聯(lián)合用藥能充分發(fā)揮二者的臨床藥理特性,協(xié)同作用下顯著的提高了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同時,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癥狀消失時間更短(P<0.05),即在小兒的臨床治療過程中,癥狀改善所需時間的長短正是患兒家長最為關注的內(nèi)容,也是容易造成醫(yī)療糾紛的重要因素[9]。頭孢克肟、氨溴特羅二者聯(lián)合用藥能夠顯著促進門診小兒肺炎患兒癥狀改善,而且臨床上將頭孢克肟做成顆粒劑,也深受兒童喜愛,這對于降低患兒痛苦、提高患兒家長的依從性與配合度,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另外,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P>0.05),這充分說明第三代頭孢菌素對腎毒性的危害較小,屬于兒童服用比較安全的抗菌藥物,與類似研究結論相仿[10]。因此,聯(lián)合用藥方案不會增加門診小兒肺炎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