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小繁
(東莞市石排醫(yī)院,廣東 東莞 623330)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人口老齡化的情況越發(fā)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高發(fā)疾病,由于此類疾病所導致的老年人死亡占了國內老年人死亡原因的大部分[1]。而高血壓則是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國內有文獻指出[2],患有高血壓疾病的患者往往出現(xiàn)心腦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很高,同時疾病惡化的可能性也很大,此類疾病逐漸成為了我國現(xiàn)當今社會的主要疾病負擔。社區(qū)醫(yī)院或者社區(qū)服務中心往往是國內針對于慢性疾病防治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醫(yī)改的逐步深入,改變以往的傳統(tǒng)策略,全面推廣慢病長處方策略,已成為推進家庭醫(yī)生制度建設、完善分級診療模式、緩解慢性病疾病負擔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研究中,通過選取來東莞市石排醫(yī)院就診的100例高血壓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慢病長處方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用藥安全性的影響?,F(xiàn)已取得較好結果。
選取來東莞市石排醫(yī)院就診的100例高血壓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選取時間為2020年1月-2021年6月,按照患者的治療方法分為常規(guī)治療組與長處方治療組,兩組各有患者50例。本次研究中所選取的患者均經臨床確診為高血壓患者,且得到了較為良好的控制,病情穩(wěn)定處于長期服藥階段。患者均在我社區(qū)醫(yī)院進行建檔管理。常規(guī)治療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齡31~61歲,年齡均值(35.21±8.25)歲,病程1~18年,病程均值(8.54±2.25)年;長處方治療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齡32~58歲,年齡均值(35.24±8.26)歲,病程1~18年,病程均值(8.52±2.26)年。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基本無差別(P>0.05)。本次研究中所有的人員均對于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方案均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1治療方案
常規(guī)治療組單次門診基于患者的情況,進行高血壓藥物的開具,單次開具藥物為2~4周用量,周期基于患者的情況進行判斷;而為長處方治療組進行高血壓藥物的開具,單次開具藥物為8周左右用量。兩組患者均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干預管理,主要是進行居家護理與自測血壓的宣傳指導,并對高血壓健康檔案進行指導與完善,基于患者的血壓情況進行血壓分層管理,以及個人情況、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進行個性化干預方案的制訂,對患者進行健康處方的開具,同時對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有效的規(guī)范,督促其規(guī)范服藥的同時,強化其自我管控意識,規(guī)范自身的飲食并使其能夠制定合理的運動方案。與此同時還應該定期的開展組織高血壓病的防控講座,知識宣講會等,使患者能夠有一定的疾病知識與自控意識,了解此類疾病的危害,提升其治療依從性。
1.2.2觀察指標
患者的一般資料均來源于我社區(qū)醫(yī)院建立的患者健康檔案,定期為患者進行門診隨訪,并每周進行電話隨訪,隨訪周期為一年。門診隨訪主要是針對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收縮壓數值、舒張壓數值、體質量指數等數據進行收集與統(tǒng)計。在最后一次隨訪的時候對患者的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與收集,并同時患者的每月就診花費時間,統(tǒng)計患者的就診次數,在對患者的血壓控制率情況進行一定的計算。
1.2.3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22.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為期一年的隨訪結束后,長處方治療組收縮壓為(134.3±10.4)mmHg、舒張壓為(77.4±8.1)mmHg、血壓控制率為70.00%(35/50);常規(guī)治療組收縮壓為(136.2±10.1)mmHg、舒張壓為(78.2±7.2)mmHg、血壓控制率為66.00%(33/50)。經對比,兩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血壓控制情況經對比基本無差別(P>0.05)。
表1 對比兩組患者隨訪結束后的血壓情況與血壓控制情況情況[mmHg、n、(%)]
為期一年的隨訪結束后,在患者滿意度與就診情況方面,長處方治療組患者滿意度88.00%,就診花費時間為(56.9±19.7)min,就診次數為(22.1±11.7)次;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滿意度70.00%,就診花費時間為(76.5±23.2)min,就診次數為(30.7±13.6)次,經對比,長處方治療組患者的就診花費時間、就診次數明顯低于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組間差異明顯(P<0.05);而在患者滿意度方面,長處方治療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組間差異明顯(P<0.05)。
表2 對比兩組的患者滿意度與就診情況(次、min、n、%)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在經一年的隨訪干預、疾病干預、健康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血壓情況、血壓控制情況等情況均無較為明顯的差異,兩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血壓控制情況經對比基本無差別(P>0.05);提示常規(guī)治療或者長處方治療均對于患者的血壓控制有一定的效果,長處方治療與常規(guī)治療的治療效果與血壓控制效果基本無差別,同時也不會對治療造成影響。通過規(guī)范化的社區(qū)慢性疾病管理與針對性的高血壓疾病管理能夠有效的對于患者的疾病進行控制,同時通過積極有效的健康教育與社區(qū)醫(yī)院慢性病管理小組展開工作,更加有利于患者的依從性的保持,提升患者的按時就診情況,總體提升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水平。
同時在本次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患者滿意度與就診情況方面,長處方治療組患者的就診花費時間、就診次數明顯低于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組間差異明顯(P<0.05);而在患者滿意度方面,長處方治療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組間差異明顯(P<0.05)。提示開展長處方工作能夠有效地對于患者的就診時間,同時增加患者的總體滿意度,在對門診就診壓力進行緩解的同時也能夠減少社區(qū)醫(yī)院醫(yī)師的工作壓力與重復工作,提升了其工作效率,從而使得醫(yī)療資源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優(yōu)化配置。
綜上所述,對于高血壓疾病患者而言,采用慢性病長處方與常規(guī)治療方法相比并不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安全性與治療質量產生影響,同時還能夠有效的縮短患者的就診時間,減少其就診次數,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滿意度,有利于醫(yī)療資源進行更加合理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