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麗 徐 艷 張 震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護理部 (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隨著醫(yī)療體制的深入改革,人們的法律知識和維權意識不斷增強,這就對護士的法律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減少護患糾紛的出現(xiàn),醫(yī)院需要不斷對護士進行法律知識培訓,提高其法律意識,靈活處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確保護理安全。而我國目前的學校教育中法律知識教育不足[1],醫(yī)院不重視護士法律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造成我國護士法律風險防范意識不足,醫(yī)學院校和醫(yī)院應重視護士法律法規(guī)知識教育,加強法律法規(guī)培訓,以提高護理人員法律素養(yǎng)總體水平[2]。在眾多培訓評估方式中,柯氏四級評估模型(Kirkpatrick's four-level model of evaluation)是一項風靡了半個多世紀的培訓或教育評估方式,是由唐·柯克帕特里克(Donald L.Kirkpatrick)于1959年提出的,故亦稱為柯氏模型[3]。本研究對新入職護士進行衛(wèi)生法律法規(guī)知識培訓,對比培訓前后護士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為醫(yī)療衛(wèi)生部門或學校的培訓教育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2018年在本院參加新入職護士培訓項目的58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本研究是以新入職護士為研究對象的自身前后對照類實驗性研究。培訓前以問卷形式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衛(wèi)生法律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調查,然后實施培訓,在培訓后進行問卷調查、考核和情景模擬,以評價培訓效果。
1.2.1 制訂法律素養(yǎng)培訓方案 通過查閱文獻、專家小組討論,制訂了新入職護士法律素養(yǎng)培訓方案,包含臨床工作中的法律知識、護理糾紛案例分享、如何規(guī)避護理工作中的法律風險等內容。法律知識主要有護理條例、侵權責任法、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立足于臨床常見問題和新入職護士培訓需求,將實際案例分享納入到培訓中[4],并教授護士如何規(guī)避護理中的法律風險,保障患者安全和自身權益。
1.2.2 培訓教師的選擇及培訓安排 培訓教師均經過教師資格審查和試講程序的審核認定,最終選出5名臨床護理專家、1名法醫(yī)學教授作為培訓教師。臨床護理專家結合護理工作教授相關法律知識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應用情況,法醫(yī)學教授通過真實法律糾紛案例警示護理工作,提高防范意識。講授24個學時,然后分小組進行情景模擬,并寫一篇培訓心得體會。
1.3 研究工具
1.3.1 一般資料情況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學歷。
1.3.2 護理相關法律知識問卷 本問卷由課題組自行設計,主要調查新入職護士對護理相關衛(wèi)生法律法規(guī)關鍵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問卷包含了與護士護理行為相關的10余項衛(wèi)生法律法規(guī),包括《護士條例》《侵權責任法》《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yī)院感染管理辦法》《麻醉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病歷書寫基本規(guī)范(試行)》等,以此為依據(jù)判斷護士對護理相關法律法規(guī)知識的掌握程度。每個條目答對得5分,不對不得分,總分為各條目得分相加,得分越高說明對于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掌握越好。通過預實驗,該問卷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1.3.3 情景模擬主題和心得體會 課題組根據(jù)護理工作中常面臨的一些法律風險,提供情景模擬主題,從執(zhí)行護理操作、病情觀察、護患溝通、尊重患者隱私權、護理告知、護理文書書寫等方面展開,讓護士分小組進行討論和情景再現(xiàn),根據(jù)護士的表現(xiàn),糾正不良的護理行為并教會護士如何規(guī)避不良行為,減少護患糾紛的出現(xiàn)。心得體會提供四項主題,包括法律法規(guī)知識在護理工作中是否重要、培訓法律法規(guī)是否有必要、培訓后你獲得了哪些、你認為培訓還有哪些需要改進。
1.3.4 滿意度調查表 用于了解護士對培訓老師、培訓時間安排、培訓形式等的滿意程度,共5個條目。評分標準: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按照“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完全不滿意”依次給予5、4、3、2、1分,每個項目為單項選擇,得分越高,表明學生對該條目的滿意程度越高,反之,對該條目滿意程度則越低。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收回調查問卷進行整理,數(shù)據(jù)輸入計算機,雙人錄入和查對,保證數(shù)據(jù)錄入的準確性。采用SPSS 19.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和分析,統(tǒng)計學方法包括描述性統(tǒng)計、t檢驗、方差分析等。
2.1 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新入職護一般資料(n=58)
表1 新入職護一般資料(n=58)
一般資料 人數(shù) 百分比(%)性別 男 4 6.9女 54 93.1年齡 20 1 1.7 21 15 25.9 22 23 39.7 23 6 10.3 24 9 15.5 25 3 5.2 26 1 1.7學歷 本科 12 20.7大專 45 77.6碩士 1 1.7
培訓前,護士衛(wèi)生法律知識掌握不足,培訓后衛(wèi)生法律知識考核得分高于培訓前。通過情景模擬和心得體會,總結出護士培訓后對臨床工作更加自信、法律風險防范意識更強。
表2 培訓前后護法律知識得分情況
表2 培訓前后護法律知識得分情況
最低分 最高分 images/BZ_37_1351_1170_1373_1213.png±s t P培訓前 65.00 125.00 91.120±11.774 12.229 0.000培訓后 90.00 140.00 119.913±13.523
新入職護士對法律素養(yǎng)培訓的總體評價感到滿意,總體滿意度得分為21.345±2.236。
表3 培訓后護滿意度得分情況
表3 培訓后護滿意度得分情況
項目 均值 標準差對培訓的老師是否滿意 4.21 0.789對培訓的時間安排是否滿意 4.29 0.838對知識培訓的形式是否滿意 4.22 0.879對培訓的內容是否滿意 4.41 0.750對情景模擬是否滿意 4.21 0.833總體評價 21.345 2.236
反應層通過滿意度來衡量學員對培訓課程的喜好程度[5]。培訓對象對總體滿意度較高,對培訓內容的滿意程度較高(4.41±0.750),說明新入職護士法律素養(yǎng)培訓項目得到臨床護理人員學員的認可,基于本次培訓方案是在文獻回顧、前期調研和專家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制訂的,具有較好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學員對培訓老師和情景模擬滿意度較低,可能是因為教師大多來自臨床,教學技巧和方法方面在一定的不足,需要不斷學習,增強臨床教師的教學能力。情景模擬的效果可能與新入職護士剛剛進入醫(yī)院,互相不熟悉,小組成員不能很好地協(xié)調和溝通有關,因此需要小組成員相互多交流和溝通,老師給予正確的引導。
通過學生的情景模擬互動,老師明顯感覺到護士對法律法規(guī)的認識有所提高,互相之間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非常有助于臨床護理中應對突發(fā)護理糾紛,對護士進入臨床工作很有幫助。護士的心得體會也反映出幾乎所有護士都認為法律素養(yǎng)培訓非常重要,能夠有效提高其法律知識和素養(yǎng),使其更加有自信保護自己和保障患者安全。
學習層是通過問卷調查來了解護士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的,護士參加培訓后成績明顯高于培訓前,說明法律素養(yǎng)培訓的方案能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知識。行為層是通過情景模擬來了解護士對法律知識的運用情況的,情景模擬有助于激發(fā)護士學習興趣,增強對護理法律的理解和應用。醫(yī)療單位或服務人員違反規(guī)則制度,診療護理常規(guī)、侵害患者生命權的失職行為屬于侵權行為[6]。所以要求護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嫻熟的技術,自覺履行護士職責。目前醫(yī)院也在不斷加強護士法律教育[7-9],提高護理隊伍整體素質,促使護士不斷進步。開展安全培訓是提升人員安全意識與技能的有效手段,是減少不安全行為、保障企業(yè)安全生產的重要途徑。
理論培訓后進行情景模擬中,護士在執(zhí)行護理操作、病情觀察、護患溝通、尊重患者隱私權、護理告知、護理文書書寫等方面的法律意識提高,進行護理之前就進行初步評估和預防,風險防范意識明顯提高。法律意識教育應列為臨床護士在職教育的內容,雖然人文素養(yǎng)一直是護理行業(yè)關注的重點,但是護士人文素質和交叉學科教育相對薄弱[10]。與發(fā)達國家相比,護士對法律知識缺乏和不足,護理人員普遍存在法制觀念淡薄,缺乏與醫(yī)療護理相關的法律知識[11]。所以,將法律素養(yǎng)培訓作為臨床護士的入職教育內容十分必要。
保證培訓的效果是培訓的重點和主要目標,效果評估是檢驗培訓效果和質量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柯氏模型為培訓評估工具,評估對新入職護士進行法律素養(yǎng)培訓方案的效果,該方案提高了護士對法律的掌握,增強了防范意識,得到護理人員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