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瑛
每個給二(5)班上課的老師,一提起小慧的名字,就忍不住搖頭。這個班中最高大的女孩,卻有著一顆幼稚頑劣的心。她每天都要惹出一堆事情來,不是拿了別人書包中的牛奶喝掉,就是把同桌的文具扔一地;不是動手打了同學,就是上課一個人玩游戲……不僅老師們看到她頭痛,連同學都對她“敬而遠之”,不喜歡跟她玩。
經(jīng)過家訪,我才得知,其實小慧是個可憐的孩子,父親因故坐了牢,母親一個人帶著她生活。母親在外資企業(yè)工作,每天早上七點多上班,要到晚上八點才回家,白天只能讓小慧待在外婆家,晚上下班再接回家。母親雖然很想多關心小慧,但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小慧在外婆家很孤單,渴望能得到外婆、舅舅、舅媽的疼愛,但是他們非常忙碌,沒時間理會她的要求。而不懂事的小慧總是惹是生非,外婆總是嫌棄她、埋怨她、訓斥她。從小缺少父愛、母愛的小慧更加渴望得到重視,得到肯定,得到真誠的關愛。在她的生活經(jīng)驗中,想得到的東西只能靠武力來奪取。因此,到了學校,她還是按照她的想法做事情:別人有牛奶,她也想要,她的辦法就是拿過來喝了它;別人的文具很漂亮,她也想要,就順手拿了;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她也想?yún)⒓?,就打跑一個自己替上;上課時她覺得不感興趣了,就自己玩起了游戲……
我想,小慧缺少的是關愛。教育的本質(zhì)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她需要的是師長用心去傾聽她內(nèi)心的感受,用欣賞的眼光肯定她的進步,用真情去喚醒她真善美的心靈。
一、巧用幽默,化解小慧“抵御”情緒
生活在指責、埋怨家庭中的孩子,自尊心特別強,很難接受別人的批評和建議,小慧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因此,在班上她與同學之間的摩擦不斷,經(jīng)常有孩子來告她的狀。每次請她來辦公室談話,她總是瞪大雙眼,繃緊了小臉,警惕地看著我,似乎是個手拿盾牌的“戰(zhàn)士”。每次見到她這個模樣,我都要把她拉到身邊,跟她開個玩笑。幽默的語言,微笑的態(tài)度,這些小小的舉動,讓小慧感受到了溫暖,緩解了她緊張的情緒,交流變得更加順暢。
二、耐心傾聽,走進小慧美好的內(nèi)心
小慧和別的孩子一樣,有很多想要與人分享的話語。但是媽媽太忙,外婆又不愿聽,她很少有時間去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煩惱,自己的快樂。所以,我常常利用課間時間,把小慧和幾個同學拉到身邊,聽她講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和同學玩了什么游戲,和媽媽一起讀了什么書。聽著聽著,我和幾個同學還適時給她一個微笑、一聲贊嘆或者一個建議。
一次上課,我們學習了課文《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同學們對這個會關愛長輩的孩子都很羨慕,我便請大家講講自己給長輩做過哪些有意義的事情。平時生活在長輩無微不至關懷下的孩子都不知道說什么好,而小慧卻高高舉起了手。她動情地說著媽媽回家后她幫媽媽做的事:把省下的水果給媽媽吃,給媽媽端水泡腳,跟媽媽講學校有趣的事……我們靜靜地聽著,這時的小慧臉上洋溢著自豪、幸福、快樂的表情,變成了懂事的小大人。大家給了她熱烈的掌聲,我忍不住擁抱了她,稱贊她是個懂得關心媽媽的好姑娘。
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互相傾聽、應答的過程。我的耐心傾聽,贏得了小慧對我的信任和尊重,她感受到了被尊重、被肯定。
三、真心欣賞,給予小慧成長的動力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無論什么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卻不大容易。而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惡言。”在教學中,我細心尋找和挖掘小慧的優(yōu)點。小慧上課很容易開小差,但是她也是個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她的發(fā)言總是讓人耳目一新,給人如同采擷到一顆閃亮的珍珠般的驚喜。所以,我經(jīng)常在她快要開小差時請她發(fā)言,并表揚她上課專心聽、愛思考。她的注意力就會被我“抓”回來。她很貪玩,總是想趕快把作業(yè)做完玩游戲。我每次走過她身邊,都要從她潦草的字中找到一個寫得好的表揚她,還問她:“這個字寫得很漂亮,你是怎么寫出來的?”再建議她把潦草的字擦掉重寫,她會很開心地接受。
在教育中,多給孩子一點欣賞,就等于多給了他一陣春風、一陣雨露,讓他脆弱的自尊心產(chǎn)生強大的動力,讓他更自覺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健康快樂成長。
四、引導交往,開啟小慧友善的心靈之窗
小慧是個非常自我的孩子,喜歡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同學,喜歡用兇巴巴的語氣威脅人,所以她遭受的總是大部分同學的回避和拒絕。她每次跟我講到這樣的事情,總是很傷心地說:“別人都不理我,只有小煜跟我好,愿意跟我玩”。
為了讓小慧更好地與同學交往,我給她一點小建議:“如果你有禮貌并微笑地說這句話,一定會得到驚喜的”。另外,我也經(jīng)常跟其他同學聊天,問問他們對小慧的看法。私下找到班中人緣好、能力強的學生,讓他們在小慧有禮貌地提出請求時接受她。當小慧歡天喜地地告訴我這個辦法有效時,我及時表揚她的進步,告訴她:“想要讓同學歡迎你,只要改變你的方法,善待別人,尊重別人,就一定能做到”。小慧在一次次這樣的練習中得到肯定,終于慢慢學會了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寬容,學會了友善,成了受歡迎的小女孩。
生命有愛,心靈才能芬芳彌漫;生命有愛,心靈之間才有通道。小慧的轉(zhuǎn)變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啟迪人的心靈才是真正的教育。作為教育者,我們一定要用真誠、理解、包容和呵護輕輕喚醒孩子的心靈,讓孩子綻放陽光般燦爛的笑容。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鱸鄉(xiāng)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仲英校區(qū))
責任編輯:閔 婕